5日,在清远市清城区横荷街道百加社区,志愿者、社工们带着一份份装有口罩、消毒液的“防疫温暖包”,走进特困家庭。通讯员罗欢摄
口罩、消毒凝胶、油米……3月5日,在清远市清城区横荷街道百加社区,志愿者、社工带着一份份“防疫温暖包”走进特困家庭。
3月5日是第57个学雷锋纪念日。当天,清远市文明办、共青团清远市委员会、清远市志愿者联合会,组织号召广大党员团员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为全市百余名空巢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等特殊群体送上一份关怀。
战“疫”仍在继续,其中有一道动人的风景,他们就是奔走在防疫一线的2万多名志愿者。因为他们的“逆行”,守护了千家万户的安康。截至3月5日中午12时,清远累计开展防疫志愿活动1417场,参与志愿者2.6万余人次。
●南方日报记者苏晨通讯员团市委
助力疫情防控
逆行上岗争当“疫”线先锋
“我们下午2点到达劝导点,一直忙到晚上7点都顾不上喝水吃饭。”春节期间,在连州三水乡云雾村交通安全劝导点,连州市防疫志愿预备队二组的10名志愿者穿梭在车流之间,对往来车辆驾乘人员进行体温检测。
“虽然我们人数不多,但也缓解了当地的压力。”组长吴秋伟透露,疫情来袭,像吴秋伟一样,上百名来自连州市直单位的党员干部、团员青年,组成防疫志愿预备队,投身防疫一线。在清远各大高速路口、汽车站、社区、村组等地,“红马甲”成为一道亮眼的风景。
检测点是严防疫情输入的“第一道防线”,而城乡社区则是疫情防控的“最后一公里”。日前,在清城区凤翔社区,4名疫情防控党团志愿突击队志愿者,承担起多项疫情防控工作。“2月11日报到以来,我们对接湖北籍返清人员和居家隔离人员,及时了解他们的情况,并组织隔离人员进行咽拭子测试。”组织隔离人员进行咽拭子测试时,志愿者需协助医务人员维持秩序,避免测试人员聚集。此外,志愿者还要进入住宅小区张贴及派发防疫传单,每天向社区环卫工人发放口罩等防疫物资,定期对隔离人员进行电话回访。
除了发动志愿者活跃在防疫一线,团市委还积极动员清远各级青年商会、青年企业家为战疫一线捐物捐资。截至目前,共购置并整合医用手套18000双、医用口罩3.4万只、医用酒精2吨、医用防护服3180套、护目镜288副以及一批消毒液,还发动爱心企业向清远市卫生健康局捐赠价值160万元的医疗设备,用于支援清远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疫情防控工作。
助力复工复产
化身车间农场一线工人
日前,在清远高新区的贝乐(清远)非织布有限公司(下称“贝乐公司”)生产车间内,30余名工人分散在各自工位上,有的裁剪布料,有的操作缝纫机,忙着赶制一批防护服。这些“工人”,实际上是清远志愿者。
贝乐公司是清远为数不多的具备生产医疗防护物资能力的企业之一。当获悉该企业复工面临人手不足的状况后,30余名志愿者主动报名,支援防疫物资生产一线。经过多方努力,贝乐公司疫情防控物资的产能已经得到了明显提升,最初防护服日产能100套不到,现在已经达1000多套。
“从未有过这么长的假期,我一直在思索着该怎样参加志愿服务。”大学生志愿者陈小燕表示,希望通过自己的微薄之力,为战疫一线做好后勤保障。在连山永和镇,23名志愿者协助当地果农进行采摘、分装砂糖橘,3天的时间内,共协助分装上万斤。在连南,爱心助农志愿服务队积极了解企业复工复产需求,通过加强与农产品滞销地餐饮企业的沟通,并积极对接珠三角地区等地商家,有效帮助当地农户解决了农产品滞销问题。
“前几天我们还在担心人手不足,现在来了"共享员工",问题迎刃而解。”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团市委鼓励青商会、青农会抱团取暖,共享生产资料和用工需求,助力企业复工复产。此外,团市委还开展2020年农村创业青年小额贴息贷款政策宣传、推广活动,增加合作金融机构,上调贴息额度,对受疫情影响较大且具有较好的示范带动效应的农业项目,贷款额度可增至50万元。
■相关
志愿者开展“花式”防疫宣传
组建流动车队及时拉响乡村防疫警报
上车,打火,点开播放器,出发。随着熟悉的声音响起,李志强又开始了新一天的疫情防控“巡回”宣传。
李志强是清远市清新区浸潭镇青年农业发展促进会会长。春节期间,他便开始组织青农会会员进行防疫宣传,并利用私家车和移动音箱,走街串巷进行防疫宣传,让村民第一时间了解情况,切实认识到疫情的严重性并正确地采取防疫措施。
2月初,浸潭镇青农会还自发组建了一支防疫宣传志愿服务车队,共30台车辆40余人参与,每台车辆都统一标识、安装上小喇叭,会员沿路发放防疫宣传资料,通过车队流动宣传的形式,立足本村本镇开展宣传工作。
快递车队出发防疫的声音奏响社区
“叮!您的快递请查收。”近日来,在清远市青年战疫志愿宣传突击队的号召下,全市快递小哥纷纷化身“战疫志愿宣传员”,为清远市民送上一份特殊的“快递”。
快递小哥上路的同时,快递三轮车也换上“新装”,贴上了印有“拒绝人群聚集,不图一时热闹,但求平安健康”等防疫知识口号的蓝色海报。据悉,该活动集结了全市7家快递公司,共350辆快递车辆助力宣传防疫科普知识,旨在通过快递车辆的流动效应,把防疫宣传送到社区的每个角落。
同样加入城市宣传队列的,还有数百名滴滴车司机、私家车主。他们在自家车辆上张贴防疫宣传标语海报,走入社区、走入农村,让疫情防控宣传“无死角、全覆盖”。
拍摄微剧目多渠道输送防疫知识
“演员请就位,1、2、3,开始!”近日来,英德市波罗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变成文明实践“小剧场”。在这里,来自青年志愿服务队的7名志愿者化身演员,用略带生涩却认真的表演,为村民拍摄疫情防控宣传微剧目。
波罗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所拍摄的微剧目,包括《临床症状篇》《杜绝谣言篇》《有效洗手篇》《有效预防篇》以及《“蓝朋友”在线小贴士系列》等,内容涵盖疫情防控的方方面面。这些微剧目在当地媒体平台、村民朋友圈、微信群里广泛传播,以耳目一新、通俗易懂的方式,给广大村民群众输送防控小知识,实现防疫声音户户通、人人知。
■一线故事
抗“疫”服务队:当好困难老人的“贴心小棉袄”
“今天有师傅来帮我理发,我一早就煮好了这些鸡蛋等大家来!”日前,家住清远市清城区的曾婆婆,在义剪志愿者的帮助下,解决了困扰她多日的“头”等大事。
老年群体是新冠肺炎易感高危人群,而独居、孤寡老人面临的防疫与生活困难更多。无法出门购买生活物资、不了解最新疫情、心理焦虑无人倾诉……针对这些情况,清远市大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社工迅速行动,开展各类关爱活动,成为老人的“贴心小棉袄”。
“我们其实是老人和爱心企业之间的连接者。无论疫情期间还是平时,都对特殊老人十分关注。”清远市大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主任刘振华透露,疫情发生以来,大同社工第一时间通过电话和走访的方式,了解特困老人遇到的困难、需求,并制定专业帮扶方案,联动志愿者、爱心企业等不同的社会资源,为特困老年人提供走访探视及必要帮助。
为更好地关心关爱老年人,清远市大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组建了一支“34名专业社工+30名志愿者”的抗“疫”服务队,除了开展配送生活物资、进行家居清洁消毒、提供心理疏导等活动,还针对老年人免疫功能相对较弱的特点,推出“长者防疫爱心包”计划。爱心包内含有一次性医用口罩、消毒用品、乳胶手套以及防疫宣传单等物品。
作为清远市社区矫正教育帮扶工作的合作组织,清远市大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联合“新菁年”志愿服务队一同走进社区,为多名特困、独居老年人送上“长者防疫爱心包”。“新菁年”志愿服务队成员是一些25岁以下的、清城区社区矫正人员,在探访过程中,志愿者耐心地向老人介绍消毒用品的使用方法与口罩的佩戴方式,确保老人安全有效地使用,并为行动不便的老人进行居家消毒。
“这些物资都是现在需要的,而自己很难买到,真的非常感谢。”73岁的独居老人刘姨正打算前往医院复诊,但家中缺乏口罩。接到刘姨求助电话后,大同社工与“新菁年”志愿者第一时间为她送上长者“防疫爱心包”,缓解了她的燃眉之急。
新闻推荐
清城区交通局疫情防控、执法巡查“两手抓”全力维护交通运输秩序安全有序
清远日报讯全媒体记者沈艳莉通讯员陈畅清城区划为四级防控区后,各类公共场所对外开放,各类企业复产复工,辖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