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日报讯全媒体记者张彩霞通讯员李佩娜“工作量减轻了好多,统一填报避免了重复填报多方发送的问题,而且操作简便,只要有电脑有网络随时随地可以填报数据。”阳山小江的基层干部黄兆强说。2月22日,清远市建立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张表”在线数据报送机制,各县(市、区)及镇(街)只需要通过登录疫情防控“一张表”在线数据填报平台即可完成相关信息的报送。目前,全市8个县(市、区)85个乡镇已全部启用疫情防控“一张表”在线数据报送机制。试运行从2月22日至3月8日期间,系统共上报数据1707份,已归集基础数据共135841条。3月8日当日报送122份,报送率100%。
创新村(社区)数据采集方式减负不扰民
“村民健康信息审核”登记渠道通过运营商发送到居民手机中,居民登录进行信息填报后,统一汇总的社区,社区人员再进行核实、排查。
“以前要逐家逐户排查,有时候居民外出给排查带来不便,居民有时候也会有安全上的顾虑。”清城区凤城街道办凤桂园社区党支部书记范倩洁表示,现在只需要对照没有登记的居民再进行排查即可,既减轻了社区人员的工作量,也不扰民。
据了解,疫情防控“一张表”创新村(社区)数据采集方式,直接采用移动终端报送即可,只要有手机有网络,随时随地可采集数据,关注“清远办事”公众号,村民可打开“清远办事”公众号入口“一门服务”———“健康采集”———“健康信息上报”进行个人健康信息填写。大数据监控的重点人员系统会发信息提醒报送个人健康信息。系统可为自己和
他人报送健康资料,如14日内密切接触确诊或疑似患者、个人健康是否有发热、干咳等情况等信息一目了然,9条的信息以选择题为主,居民只需要几分钟即可完成自主填报,对无法使用手机填报的居民,可通过他人代劳。
11个分类63个数据项“一张表”纵横互通
“刚开始时社区的排查数量大,数据多,报送需要较多的时间。”清城区一街办相关负责人表示,疫情防控初期,社区通过邮箱报送相关表格和数据,自己通过这些数据进行汇总、消化,还需要把每个种类的数据进行分类和分析。“有时候会忙到凌晨两三点才统计完。”
该负责人表示,现在填报系统逐渐简化,“一张表”系统出来后,只需要把数据进行登记,系统自动更新好人统计,无需再用人力统计,节省不少时间。不仅如此,后台还会发出提示,告知未报送的信息。
疫情防控以来,如今数据上报渠道由原来的邮件、微信、传真、纸质等各种方式统一归口到平台系统电子报送,所有数据一目了然,避免错漏;且报送过程规范清晰,统一内容审核,统一跟踪监控,统一提醒督促,全面提升报送效率。
自“一张表”试运行以来,经过十多天的实践,报送机制日益完善。根据各级工作人员反馈意见和建议进行完善,每天下午6点迭代更新系统功能,现时全市共计启用1张表,设有网格化管理防控情况、交通枢纽和交界口岸流动人员管理情况、农贸市场、宾馆酒店、各类学校、公共交通、大型活动等管理情况共11个数据分类,63个数据项。
据介绍,全市共用“一张表”,纵向横向互联互通,纵向,村、镇、县、市四级数据互联互通,横向,各职能部门相关数据通过一张表汇流到本地区疫情防控指挥部,最终由各级指挥部汇总到市指挥部,各级数据始终“一个入口一个出口”。
数据实时共享指令更高效
经过十天的实践操作,指挥部的工作人员对要求报送的数据已非常明确,虽然每天的摸排工作都在数据变化,但是具体的工作人员已经能够非常娴熟的数据拧起来,只需要有网络即可导出所需数据,实时共享实时了解全市疫情防控相关数据。
相关负责人表示,“多表合一,只填一张表,只报一次数,避免数据多头报送、重复报送,有效降低基层人员工作量。”市政数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一张表”通过村、镇、县三级数据逐级合并,自动汇总,减少人工计算,加快报送效率,保证数据准确度。
多部门数据实时共享,不仅避免了部门重复采集数据,更为部门间联合防控第一时间提供数据支撑。所有的数据汇聚在一张表中,让指挥部成员更加了解全市疑似病例、密切接触人群分布情况,并统筹全市疫情防控工作,明确个地区布防任务,形成全市一盘棋的防控格局,市指挥部及各部门根据系统数据判形势,让指令精准高效。人员和防疫物资部署倾斜到重点防控区域、单位。市政数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一张表”将继续完善,继续实行疫情防控报表减负,让基层干部有更多精力投入到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第一线。
新闻推荐
■凤鸣路(走过,路过,不放过)3月3日,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印发《关于全市A级旅游景区室外部分恢复开放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