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无接触”的移动支付方式越来越受到市民的欢迎。(清远日报全媒体记者陈荣汉摄)每天早上9点,家住三角市场附近的邓伯就出门买菜。与以往不同,他不用再背上小挎包,只需带着一部手机,就可以完成所有的支付。“买菜经常要用到零钱,这个包就是拿来装现金的。”邓伯说,每次买菜回去,都要整理各种零钱,比较麻烦。
邓伯的转变只是一个缩影。“出门不用带钱包,一部手机全搞定。”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这种“扫一扫”就支付的移动支付方式也因其“无需接触”,受到越来越多的清远市民青睐。有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月,全市移动支付客户数同比增长了28.39%。
金融机构倡导移动支付结算方式
疫情发生以来,金融监管部门及金融机构通过多种形式,倡导民众及相关单位积极使用移动支付工具,减少人员交叉感染风险,满足民众及复工企业金融服务需求。
2月28日,中国人民银行通过其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关于疫情防控期间现金使用有关问题的说明》表示,央行一贯鼓励现金、非现金等多元化支付方式和谐发展。疫情防控期间,为减少人员接触,可优先采用安全合法的非现金支付工具。
人行清远中支也要求,各大银行机构要做好疫情防控期间银行卡及移动支付服务工作,各银行、支付机构要强化电子渠道支付服务保障,灵活调整相关业务限额,引导客户通过电子商业汇票系统、个人网上银行、企业网上银行、手机银行、支付服务APP等电子化渠道“非接触”在线办理支付结算业务,规避现场办理交叉感染风险。
同时,清远市各大金融机构也加大疫情防控期间移动支付宣传推广力度,利用微信公众号、微信朋友圈、短信等形式,提示民众及复工企业通过线上渠道办理各项业务,减少外出频次,齐心协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确保复工复产工作的有序推进。
有银行业内人士表示,疫情期间,各大银行都按照人民银行的要求,对回笼的现金经紫外线或高温消毒后,并实行“隔离”7天或14天以上才会投放市场。“但为了减少面对面的接触,以及现金交易可能带来的病毒传播风险,我们都会建议市民进行线上交易或移动支付。”
一些机构也推出了优惠,鼓励市民使用移动支付。如使用云闪付APP,3月10日至4月9日,在清远益华百货和鸿兴超市等指定商户,出示付款码支付完成3笔交易,单边交易金额不少于2元,即有机会1元抢购视频会员月卡兑换券;3月31日前,在钱大妈、煌上煌等活动商户使用银联二维码支付,单笔消费可享满2元随机立减最高10元的优惠。
移动支付客户数同比增长28.39%
以往,邓伯也了解过手机支付,但他总觉得把现金拿着手里比较踏实,并且比较少使用移动支付,担心一不小心按错键造成损失。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他听说现金会带有细菌和病毒的风险,于是主动向女儿请教,学习手机支付的技巧。现在,他已经能熟练地使用手机支付,甚至还教会了小区里的另外两个老人。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越来越多的人像邓伯一样,为尽可能地减少彼此直接接触,避免病毒通过纸币传播,扫描商家出示的收款二维码结账的移动支付方式已成为当前清远市民的生活常态。
“尽管目前还不清楚病毒可以在现金表面存活多久,但为了确保安全,我们正在减少面对面的现金直接交易。”连江路一家便利店店长告诉记者,最近以来,店里超过8成的顾客在结账时会选择手机支付。“以前还有一部分人使用现金支付的,疫情以来,绝大部分人都使用手机支付了,包括不少老人家。”
三角市场一家水果店的老板告诉记者,目前该店每天的营业额约在2000-3000元左右,但每天收到的现金很少超过千元。“以前三天两头都要跑去银行存钱取钱,现在一个礼拜都不去一次。”
人民银行清远市中心支行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月,全市移动支付客户数达到562.57万户,同比增长了28.39%。其中,单位移动支付客户数31.13万户,同比大增33.91倍;个人移动支付客户数达到531.43万户,同比增长21.53%。
中国银联广东分公司的数据也显示,今年1月23日至3月9日,清远市发生银联二维码交易15万笔,手机闪付交易3.9万笔。其中,手机闪付方式(Apple Pay、HuaWei Pay、MI Pay和SamSung Pay等)获得群众欢迎,交易笔数同比增长13%、交易金额同比增长37%。
■链接
移动支付风险如何防范?
对于普通市民来说,移动支付已经逐渐渗透到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然而,移动支付迅速发展,给人们带来了很多便利,也存在一些问题。中国支付清算协会日前发布的《2019年移动支付用户问卷调查报告》显示,2019年,移动支付用户最担心的问题是存在安全隐患和商户不支持,分别占比65%和61.9%。用户最常遇到的安全问题仍是个人信息泄露、账户资金被盗用和扫描到伪假条码,排名第一的个人信息被泄露占比80.3%。
那么,如何才能安心安全地使用移动支付呢?
确保终端安全:①为手机安装专业安全软件,防范手机病毒和恶意程序;②尽量不要越狱或ROOT手机,到官方站点或有安全认证的电子市场下载手机应用程序。
妥善保管敏感信息:①保管好个人身份证、银行卡及手机校验码等隐私信息,不轻易提供给他人;②不要在手机浏览器中保存账户或密码信息,并定期清理浏览器中的缓存、Cookies和表单等信息。
重视密码安全:①为手机设置开机、屏幕解锁等密码;②避免“一码走天下”,在不同网站设置不同的用户名和密码组合;③避免使用连续、重复、生日、身份证号码等简易容易被猜中的密码,使用大小写字母、数字、符号组合的复杂密码,并定期更换密码。
养成良好操作习惯:①为转账等交易设置每日每账户交易限额,确保账户支付在一定额度之内;②在登录手机银行或支付机构网站时,应尽量使用银行或第三方支付公司的手机应用程序,建议不要直接通过浏览器进行操作。
采写:清远日报全媒体记者陈荣汉通讯员罗倩文
新闻推荐
3月10日,完成阶段性任务的清远援荆医疗队为队员杜银霞(左二)庆祝24岁生日。受访者供图清远日报讯全媒体记者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