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德波罗镇新时代文明实践防疫“小剧场”拍摄现场。通讯员供图
连州文艺志愿者黄钦辉以画战疫。通讯员供图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清远市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作用,依托“一所九站”的阵地优势,通过制作张贴公益广告、宣传劝导、便民服务、志愿者招募等多种方式,为疫情防控集聚全民抗“疫”正能量。
波罗镇文明实践所:实践所成小剧场,疫情防控宣传“入脑入心”
“演员请就位,1、2、3,开始……”“"蓝朋友"提醒你,宅在家、不聚集,行不行?”“不行,笑场啦,再来一遍吧!”。2月14日上午,清远市英德波罗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变身文明实践小剧场,来自青年志愿服务队的7名身穿蓝马甲的志愿者化身成“演员”,为达到更好的防控宣传效应,他们正认真地为村民群众拍摄疫情防控宣传微剧目。
据悉,自吹响“战疫”号角以来,波罗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组织党员志愿者、青年志愿者和宣传文化志愿者共拍摄输出9个疫情防控宣传微剧目,其中包括《临床症状篇》《杜绝谣言篇》《有效洗手篇》《有效预防篇》等4篇及《“蓝朋友”在线小贴士系列》5篇,同时在各微信群、QQ群、朋友圈广泛传播,以耳目一新、通俗易懂的方式,给广大村民群众输送最硬核的防控小知识,实现防疫声音户户通、人人知。
波罗镇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细化疫情防控工作措施。全镇1个文明实践所,9个文明实践站,10支志愿服务队全部行动起来,积极组织志愿者深入超市、农贸市场、镇街商铺等重点场所,配合有关部门和村委做好入户走访调查、防控知识宣传、关卡排查、入户测量体温、消毒等工作。
“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的一员,我应冲在最前线!”正在入户走访宣传的青年先锋志愿服务队队员陈翠媚坚定地说道。据介绍,自疫情暴发以来,为解决群众所需,特别是孤寡老人和孤儿等弱势群体的“燃眉之急”,波罗镇党员志愿服务队、巾帼志愿服务队、青年志愿服务队志愿者争当群众“买手”和义务“快递员”,细心选购好大米、花生油、面、鸡蛋、棉被、衣服、棉鞋等物品并亲手送到村民家中。
连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文化志愿服务“艺心战疫”结硕果
连州市则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文化志愿服务平台作用,积极引导全市广大文化艺术志愿者投身抗击疫情第一线,打通城乡基层文化志愿服务最后一公里,挖掘和开展疫情防控主题文艺创作,以优秀的文艺作品记录、讴歌抗击疫情一线的先进事迹。截至目前,共征集到以抗击疫情为主题的诗歌、美术、书法、摄影、音乐、小品等作品400多件。
“这些作品以画记录、以歌声援,以笔传情,发出了自己"守望相助"的心声,共同凝聚起全社会战胜疫情的强大精神力量。”该中心一名志愿者说。
连州西江镇还以文化服务平台“东岳书苑”为阵地,活跃文化生活,积极普及疫情防控知识、及时报道联防联控措施和取得的成效。
“东岳书苑”自2019年7月正式成立以来,以创新教育模式和人才培养体系为目标,开展写作、合唱、朗诵等培训活动,共有35名学员参与。
疫情防控期间,“东岳书苑”微信群热闹非凡:“党群志愿服务队用大喇叭宣传防疫知识值得推广”“红色娘子军战疫凤头岭这角度不错”、“扶贫干部防疫扶贫两不误”……学员们以“笔”为援,立足岗位、各司其职、主动担责,结合党建、妇联、扶贫等中心工作,不断挖掘防疫抗疫中典型故事和先进事迹,报道联防联控措施和成效,既引起镇干部对防疫工作的重视,又引导群众正确理性看待疫情。2020年“东岳书苑”学员采用“共享写作”模式,规范和完善信息发布机制,共撰写了31篇(含28篇疫情防控)稿件,较去年同期增长244%,其中省级媒体采用稿件9篇,市级媒体采用3篇,有效地激发正能量、弘扬真善美,营造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的抗“疫”氛围。
采写:清远日报全媒体记者朱文华通讯员罗绮莹
新闻推荐
英德重拳查处“涉摩涉电”交通违法行为 无人机“喊话”违规驾驶人
英德交警查处一批无牌无证摩托车、电动车。陈咏怀摄交警对无证电动车进行查处。陈咏怀摄日前,英德开展为期半年的摩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