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鸣路(走过,路过,不放过)
清明节马上就要到了,按照传统,人们会在清明期间祭祀扫墓。随着时代进步,文明祭扫已被越来越多市民所接受。但由于传统风俗习惯一时难以彻底改变等原因,仍有不少群众喜欢以放鞭炮、焚烧纸钱、点蜡烛等方式祭祀祖先,祭扫区域一般草木密集、可燃物较多,稍有不慎极易引起火灾。(3月18日《清远日报》)
清明扫墓,以烧纸钱、燃香烛、放爆竹等祭扫方式寄托哀思,这种习俗在我国由来已久。农耕时代人口稀少,墓地分散,而且大都在空旷的原野上,焚烧香蜡纸烛等的社会危害性或许可以忽略不计。而如今,早已进入工业文明时代,人们格外注重环保,而且公墓环境也优雅整洁,在这样环境下大肆“动火”显然就不合时宜了。更重要的是,这种祭扫方式对森林安全是一个严重威胁。综观近年来以往各地发生的森林火灾,很大一部分就是由扫墓祭祖引发。
遗憾的是,近些年来随着封建思想的沉渣泛起,焚烧祭品的祭扫方式不仅没有被人们所摒弃,反而还发扬光大,用来焚烧的祭祀品也不仅仅是香蜡纸烛,诸如“别墅豪宅”“高档汽车”“信用卡”“保姆”“小姐”“伟哥”等等,可说花样繁多、应有尽有。这些东西不仅被搬到故人的墓前,甚至还在街道、公路、广场、居民小区等非公共祭扫场所大肆焚烧,把一个好端端的清明节搞得乌烟瘴气,简直就是亵渎逝者英灵。另外,新冠肺炎疫情尚未解除,清明节期间进行人员聚集性祭扫活动,可能带来的疫情传播风险。
近期广东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成效明显,但疫情防控仍然面临一些新的变化和挑战。清明期间正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近日广东省文明办、广东省民政厅下发《文明祭扫同心战疫倡议书》,此举正是为了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全力打好清明前后疫情防控硬仗的要求,巩固拓展疫情防控持续向好形势,严防疫情反弹,大力倡导绿色、文明、简约的祭扫新风尚。
很显然,该倡议书中所倡导的“网络祭扫,减少出行”,不失为时下祭祀亲人和表达哀思的一种好方式。虽说网上祭祀是疫情之下的权宜之计,但事实上,网上祭扫因其绿色、安全等特点,是这些年来民政部一直在积极倡导的文明绿色祭扫方式,也逐渐得到了许多人的认可。
当前疫情防控形势虽说正向好的态势拓展,但零新增不等于零风险,疫情防控还有极大的不确定性,成效也有脆弱的一面,疫情还存在反复的可能。因此,在这疫情防控的“非常时期”,大家还应自觉响应省有关部门文明祭扫同心战疫的倡议,尽量采用网上献花、留言寄语等文明祭扫的形式追思先人,减少现场祭扫,避免人员集中造成疫病传播,不为疫情防控添堵,这也是用实际行动为“战疫”助力。
□程绍德
新闻推荐
清远市民政系统热议“党报聚焦·书记论责”专栏稿件群众利益无小事 增强新形势下防腐拒变能力
清远日报讯全媒体记者彭勇珍由本报和市纪委监委联合开设的“党报聚焦·书记论责”专栏第十期刊登了市民政局党组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