措施要求督促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做好开工前的各项检验检查。贺欢摄
南方日报讯(记者/贺欢)有序复工复产关系到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日前,清新区市场监管局发布疫情防控期间支持企业复工复产10条措施。10条措施涉及行政许可审批、打击制假售假、打击野生动物违法违规交易、监管防控物资市场经营和质量安全生产等多个市场环节。
据介绍,10条措施结合了该局市场监管职能和当前疫情防控的要求,旨在落实复工复产保障,优化营商环境,加强餐饮、商超、知识产权、特种设备、药店的监管等,保障清新区市场有序运行。
措施1
行政许可“网上办,零见面”
一是行政许可网上申请,网上审批,压缩审批时限,实现复工复产企业登记注册“零跑动”。
二是开辟疫情防控期间审批“直通车”。疫情防控重点物资凡不涉及法律法规规定前置审批项目,办理公司新设立、经营范围变更等登记业务的,立办立结。
三是证照管理“延时办”。对在疫情防控期间营业执照登记事项发生变化又不能及时办理变更登记的,允许延期至疫情解除之后一个月内办理,保障企业正常运营。
四是实行容缺受理。疫情防控期间,开展许可业务时,允许企业在提交相关材料时出现临时性的缺项,让有条件可以生产经营的企业,先生产经营、再走程序、补手续。
措施2
活禽经营落实“1110”制度
加强农贸市场的监管,活禽限售区严禁一切活禽交易,非活禽限售区内活禽经营市场严格落实“1110”制度,一周一清洁,一周一大扫除,一月一休市,零存栏。严禁一切形式的野生动物经营活动。
措施3
强化商超、药店等经营单位价格监管
加强对商场超市、药店、医疗机构等经营单位价格监管,严厉打击米、面、粮油等食品以及口罩、体温计、药物等医疗物资价格违法违规行为,严厉打击防控物资制假售假行为。
措施4
监管防控物资市场经营和质量安全生产
对于防控疫情用的消费品,重点检查以下行为,对于违法者严厉查处,绝不姑息:1.生产、销售不符合强制性产品标准的产品行为;2.生产、销售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以不合格冒充合格产品行为;3.无照生产、销售产品行为;4.生产、销售无厂名厂址、无合格证等“三无”产品行为;5.销售过期、失效产品行为;6.其他违反产品质量法律法规的行为。
措施5
严把复工食堂、餐馆、网络订餐安全关
对辖区工厂食堂开展复工前的检查和防控知识的宣传培训,重点检查餐具、烹饪用具消毒、食品原料进货来源情况,推行分餐制,避免聚集就餐,确保工人用餐安全。加强餐饮环节专项检查,督促餐饮单位严格落实进货查验、索证索票等制度,督促辖区内美团、饿了么外卖配送站点加强对各外卖配送点的配送人员健康情况、配送工具卫生情况以及配送过程的疫情防控措施的监管,确保送餐过程中食品不受污染。
措施6
知识产权专利类资助申报基层所代收相关材料
知识产权专利类资助申报受理工作,将企业和个人的实用新型、外观专利,由属地镇市场监管所负责通知以及收取申报材料,再提交到区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股进行统一审核。
措施7
督促落实特种设备安全主体责任及疫情防控措施
公共场所和小区的载客电梯(包括手扶电梯和轿厢电梯)在疫情防控期间要做好消毒、疫情防控宣传措施。做好电梯搭乘人员佩戴口罩的劝导,制作《电梯安全倡议书》,与电梯消毒情况一并在电梯显著位置公示。
督促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准备好疫情防控物资,做好开工前的各项检验检查,在疫情防控稳定的基础上,监督特种设备从业人员规范操作。开展特种设备安全教育培训。开展隐患自查自纠。制定完善特种设备事故应急预案。
措施8
规范药品购进、存储等信息上报
督促药品经营企业按照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要求经营药品,规范药品购进、存储、销售行为。做好疫情防控期间在零售药店购买发热、咳嗽药品人员信息登记上报工作。落实价格管理,明码标价。
措施9
“一对一”指导个体工商户复工复产
实地排查复工复产个体工商户,对其进行疫情防控复工复产指导,指导购置体温监测仪、消毒水、口罩等防疫物资,督促个体工商户加强内部排查,做好广东省外人员(特别是湖北籍、温州籍、境外)经营者返清的排查工作。开展个体工商户复工复产消防安全监督检查、无证无照专项检查。开展2019年度市场主体年报公示工作。
措施10
加强防控物资等广告监测检查
严厉查处售卖侵权、恶意侵权产品等假冒违法行为。重点加强经营和利用野生动物或猎捕工具发布广告行为的监测检查。对发布的商品服务的虚假违法广告包括涉及疫情防控食品、药品(含中成药)、医疗器械、医疗服务等广告的监测检查。
新闻推荐
近日,清新区龙颈镇辖区内两家拥有扶贫项目的农业科技公司率先恢复生产,带头解决贫困户的就业增收问题。图为龙颈镇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