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本
“如果你想外出务工,我可以帮你联系找工作。”近日,在黎埠镇大塘村,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驻大塘村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长罗新国走进村里贫困户余作民家中,为他带去就业招聘信息。
战疫不误战贫。经过数年帮扶,大塘村脱贫攻坚成效明显。截至目前,大塘村7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195人全部实现稳定脱贫和有序退出。
贫困户住上了小洋楼
说起现在的生活,余作民觉得很美。“这两年,村里积极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罗书记帮我在施工队里找了一份工,每天收入就有150元。加上现在我两个女儿也毕业了,收入大大增加了。这不,去年加层建起了两层小洋楼。”
余作民家中发生的这种喜人变化,是罗新国乐于见到、也是他作为扶贫干部后一直努力实现的目标。
2019年6月,罗新国接任该村驻村第一书记。在原有的帮扶措施上,罗新国积极探索适合本地发展的长效农业机制,引进农业龙头企业开展“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带动贫困户种植晶宝梨等经济作物,合作开发合信生态乐园、荟丰百果园等项目,积极发展乡村旅游,进一步提高贫困户收入。2019年底,村里的人均年平均收入达到16900元,比上年增加了31%。
“通过驻村干部和政府帮扶,去年我年收入从原来1万多元增至4万多,较往年翻了几倍。”村里贫困户黄永华通过种养和家门口务工,凭借自己的辛勤劳动收入实现了数倍增长,带动全家成功脱贫。
教育扶持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村里的贫困户邓月明,是村中几个最贫穷的家庭之一。日子过得非常艰辛不说,大女儿甚至差点要退学了。2016年,工作队到来后,经过多方协调,三个小孩均获得了教育补助金。2019年,邓月明最小的孩子已经毕业务工,邓月明也找到了合适的工作,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了2万元。
“通过教育扶持,提高贫困群众的文化素养和技能实现减贫,是长远的,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措施。”罗新国说。
这是该村教育扶贫的缩影。罗新国告诉记者,工作队会从工作经费当中拿出2万多元作为教育补助资金,每个学生每年补助1500元。目前,建档立卡的贫困户中的15名在校学生均已享受。
“目前,大塘村虽然已经申请相对贫困村整体退出,7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195人全部实现稳定脱贫,但摘帽不摘帮扶,我们的帮扶政策不变,帮扶力度不减,帮扶措施再加强。”罗新国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加大教育扶持力度,今年计划从15名学生增至33名学生给予教育补助,每名在校学生补助从1500元增加到2000元一年,并且继续帮助他们发展农业产业,确保实现稳定收入致富,让他们早日过上小康生活。
南方日报记者段灿
通讯员卢志满陈斯铭刘嘉庆
新闻推荐
重点整治5类涉及摩托车电动车交通违法行为时间:3月2日到9月30日
阳山交警部门集中开展摩托车、电动自行车专项整治行动。(通讯员供图)清远日报讯特约通讯员张丽思通讯员黄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