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牛鱼嘴景区。
3月24日,“党媒营商环境百企行”采访团一行到清远市牛鱼嘴生态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调研采访。
3月24日,参与“一元抢购门票”公益活动的游客进入景区。编者按: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进一步落实市委机关报“新闻施政纸,党民连心桥”的定位,发挥党报服务企业发展的作用,不断增强记者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由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崔建军点题并授旗,清远日报社联合市内有关媒体,启动“党媒营商环境百企行”调研采访活动,组织采访团队陆续走进清远市100家规模以上企业,深入挖掘企业党建、品牌建设、行业发展等方面的亮点,同时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听取企业对优化清远营商环境的意见建议和发展中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努力帮助企业搭建解难题的桥梁,着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3月24日,虽是工作日,牛鱼嘴景区仍有少量游客入园。刚刚过去的周末,牛鱼嘴刚开园迎来近4000人次的游客量。
“虽然大都是一元抢购和市民卡的游客,而且整体接待量同比减少八成左右,但让我们看到了信心。”清远市牛鱼嘴生态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尘介绍,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在原本是创收黄金期间,牛鱼嘴景区和全市所有景区一样暂停营业,经济损失达到500万元。
牛鱼嘴景区位于清城区东城街道秀田螺村,距离省职教城、奥体中心不到5公里。对此刘尘对景区发展仍保持信心,他分析,“疫情发生后,人们会更加注重健康,主打自然山水的景区自然也会受到欢迎”。
刘尘也坦诚,牛鱼嘴景区本身硬件上的唯一性不突出,但他希望通过突出清远山水特点,将牛鱼嘴打造成为清远旅游的小资景点。
连续举办节庆为禾雀花注入文化元素
牛鱼嘴景区于2004年2月创办开园。当时在清远旅游行业中,温泉和漂流是两大品牌,是两种体验型旅游业态,生态休闲旅游几乎是空白。
如何在基础相对薄弱,山水资源并不突出的大帽山打造成生态休闲旅游景区?牛鱼嘴景区运用景区禾雀花众多的特色,从2006年开始连续14年举办禾雀花观赏节,并与华南植物园合作人工栽培禾雀花,扩展品种,延长花期。同时还为禾雀花节注入了诸多文化元素。2013年,被人大代表和各界人士所认可,最终被评选为清远市花。
景区创办开园十余年来,该公司本着“不开发就是最好的开发的理念”,着力打造牛鱼嘴原山原水原生态低碳旅游品牌,致力于创建牛鱼嘴自然生态保护区。
刘尘介绍,2006年至2017年是牛鱼嘴发展的基础阶段,打造了禾雀花品牌,随着禾雀花被评为市花,牛鱼嘴也打上了禾雀花的标签,这实际上是牛鱼嘴充分做好清远山水资源文章的成果。
据统计,这个阶段该景区的游客量维持在每年20万至30万人次的区间。
近年来,景区先后被有关部门命名为广东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广东省社科院旅游研究基地、广东省森林生态旅游示范基地、中科院华南植物园禾雀花植物资源栽培研究与示范基地、牛鱼嘴森林公园,以及中国十大生态旅游景区等荣誉。
开发建设广东首座悬空式玻璃吊桥项目
近年来,随着清远市旅游事业的蓬勃发展,民宿、乡村旅游、农家乐、自驾游等项目逐渐成为广大市民的旅游热点。牛鱼嘴虽然占了一席之地,但在刘尘看来,大帽山的资源还没有被充分利用,特别是山上文章还可以再深化。
2017年初,景区开发建设了广东首座悬空式玻璃吊桥项目,该项目于2017年4月28日正式投入试运行,从3月17日投放宣传至试运营开始期间,短短一个多月时间,项目的腾讯视频点播达800多万次,其热度在珠三角地区乃至整个广东,甚至周边省、市地区引起了广大市民的热议和轰动,前来景区游览观光的游客与以往相比有大幅度的增长。
“我们也没想到会吸引这么多人,做玻璃桥的初衷只是希望吸引游客往山上走。”刘尘给牛鱼嘴的定位就像健身房,花钱出一身汗,只是牛鱼嘴在户外,“我们不能把爬山这种绿色健康的事情变得枯燥、无味、单调,希望通过加点乐趣,吸引游客去爬山。”
业内人士当时也评价,牛鱼嘴首座玻璃桥较好地带动了周边景区(点)、农家乐、乡村旅游等特色旅游项目的发展,促进了本地区旅游业的发展。
随后在清远乃至广东各地,不少景区都开发建设了玻璃桥项目。清远玻璃桥目前总共有13座。
刘尘说,以前清远旅游市场上,各景区互相更具有互补性,后来慢慢趋于同质化,近几年又往好的方向发展,景区更加注重自身硬件设施、服务品质的提升。当业界看到连州地下河、黄腾峡这种较大型景区在花钱、花力气投资项目、整改不足,会觉得市场前景很好,对从事旅游行业更加有信心。
牛鱼嘴的玻璃桥项目也让该景区进入了新的阶段,玻璃桥投入使用后,景区游客量最高峰每年超过100万人次。
景区发展带动周边新增20多家农家乐
牛鱼嘴玻璃桥火爆,秀田螺村的村民也敏锐地发现商机。
2017年起,不少村民就到景区门口卖起农产品、开起便利店。恰逢清远正处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进程中,乱摆乱卖是需要规范管理的不文明行为。
“商贩聚集,对景区来说是好事,说明我们景区旺。”刘尘介绍,当时为了配合创文,牛鱼嘴于是在景区门口建造了一排商铺档口,一共16个,免费供秀田螺村民小组集体使用,规范村民以往在景区正门口等区域乱摆乱卖行为。
刘尘介绍,事实上牛鱼嘴景区的发展与村里一直是息息相关的。牛鱼嘴占地面积3800多亩,这些土地都是其公司从秀田螺村租下来的,产权属于村民,公司只有经营权。“也就是说,地面上所有的建设工程,租期到了都是村民的。”
景区的发展也带动了周边村民的收入。以停车场为例,一到旺季,景区的停车场一般只停旅游大巴就停满了,剩下的车辆都会停到村小组的停车场。此前村小组的停车场主要是种龙眼树,但算下来还是该做停车场收入更高。
作为经营者,刘尘只希望村里的停车场收费管理规范,“因为如果有问题游客投诉的是景区不是村民,一旦有投诉,不管景区有没有理,伤害的都是景区。”
“一个企业好,也有社会责任,村民口袋满了,我们事情也少一点。”
为此,牛鱼嘴景区还于2018年4月与清远市红十字会联动设立“秀田螺村定向帮扶基金”,由景区每年不定期捐赠专项救助金,定向用于秀田螺村扶贫帮困助学。使用流程是由需要帮扶的村民提出申请,经村民小组和景区协商并出具意见后,提交给清远市红十字会审核发放。截至2019年底,景区共捐赠资金8万元人民币,目前暂未收到需要资助的申请。
据统计,近年来,牛鱼嘴景区周边2公里内新增柠檬、草莓等蔬果采摘园和黄花风铃木、宫粉紫荆树等绿化观赏苗木场,以及各式农庄、农家乐、餐厅20多家,“牛鱼嘴”成为了当地有名的特色乡村休闲旅游热点。同时,景区运营直接带动就业100多人,其中70%以上员工是周边的农民。
疫情重创之下坚持参加公益行动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让清远旅游业遭到重创,原本做好准备迎接春天游客高峰的牛鱼嘴也不例外。
刘尘介绍,得知疫情发生后,景区通过LED屏等方式滚动播放宣传标语及公益宣传短片,提醒广大市民和游客朋友做好自我防范措施;每天对游客中心、旅游厕所等游客聚集区,以及自助售取票、闸机等设备进行消毒;加强宣传教育工作,为工作人员派发口罩,按要求佩戴口罩上岗。与此同时,该景区将按照规定控制客流量。
随着市文广旅体局通知暂停开业后,牛鱼嘴景区立即响应。“春天原本是禾雀花开的季节,也是景区最忙的时候,今年是放假放到头皮发麻。”刘尘说。
但是总得做点什么。牛鱼嘴景区除了参与到慈善总会、市旅游协会、青商会的抗“疫”公益行动中,还发起了“一元抢购门票”公益活动,以1元的价格出售景区大门票,销售所得均捐赠给公益机构用于抗击疫情。
活动得到广大市民支持,“一元抢购门票”公益活动仅推出一周,就卖出8万多张景区门票,牛鱼嘴随后将这批资金捐赠给清远市慈善总会,另外捐出40台平板电脑,由慈善总会捐给贫困学生。
“一元抢购的活动,我们也没想到有这么多人购买,毕竟疫情发生之后,旅游业信心都不足。”牛鱼嘴副总经理杨超强介绍,这一定程度上也得益于景区重视党建和公益。景区发展需要党员在企业经营管理中起到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以往每个月的主题党日活动,景区都会组织党员和景区员工参与“冬日暖阳敬老慰问活动”“我为党旗添风采———义务植树活动”等各类公益活动,同时围绕“文明旅游志愿服务”“党员先锋岗”“扫黄打非”等内容开展实践活动,“我们希望做一个有担当的旅游企业”。到3月13日,景区才恢复营业。据统计,牛鱼嘴的经济损失达到500万元。刘尘介绍,他和很多景区在收到可以营业的通知,心理也没底。“不开园可能亏少一点,大家按照基本工资过;开园后各类支出就恢复了,如果没游客,可能还要亏多一点。”
让刘尘意外的是,牛鱼嘴开园后的第一个周末迎来了近4000人次的游客量,“虽然大都是一元抢购和市民卡的游客,而且整体接待量同比减少八成左右,但让我们看到了信心。”
未来将继续深耕“大健康”项目
对于今年旅游行业形势,刘尘分析,一方面部分人收入受到疫情影响可能降低,所以就算出游,消费力也会降低;另一方面随着学生暑假取消,学生市场带来的出游人群也会随之大幅度减少;同时旅行社团队游这部分,客源地出游欲望不高,所以今年旅游行业得到恢复的几率不高。
“我们对自己讲,再苦不会苦过以前。”刘尘介绍,景区会降低准入门槛,让更多人享受自然资源生态资源;同时在这段困难时期,景区还将抓紧二期工程建设,完善相关配套项目建设,提升景区服务品质。
根据牛鱼嘴的发展规划,随着玻璃桥慢慢降温,游客量会回到每年60万至80万人之间,如何为这些人提供更好的服务?刘尘说,疫情发生后,旅游业内都会意识到,游客会摒弃浮躁,回归到关注健康、关注自然、关注生态的状态。牛鱼嘴在下一个五年将围绕大健康、大生态概念,让更多人享受自然。
这一理念,在牛鱼嘴的二期规划里边也有所体现。据介绍,牛鱼嘴二期建设项目目前已经完成空中漂流、水上乐园、玻璃滑道、游客服务中心等项目建设内容,双创中心(旅游驿站)、生态停车场(汽车营地服务区)、索道、摩天轮、动物园、生态住宿区等项目相继需要落地实施,该项目也列入清城区的重点建设项目。
杨超强介绍说,牛鱼嘴二期项目也是乡村特色旅游项目,景区将所在区域原生态保持完整,当地的农耕文化、乡村风貌、民俗文化得到传承展示;同时,景区利用节庆活动、项目设计、展览展示等多种手段挖掘地方民俗文化,为游客植入文化记忆,充分发挥旅游的引擎带动功能,有效促进农民增收,农村环境改善。“相信这类贴近生活、贴近自然生态的项目,特别在疫情发生之后,生命力更强。”
希望政府多关注本地中小企业
目前在清城区积极打造“两圈一带”的宜游中心中,牛鱼嘴景区被纳入清远市东北部生态休闲旅游产业圈,串联清城区北部景点的旅游大道经过牛鱼嘴风景区。
牛鱼嘴景区5公里内有省职教城、奥体中心,在刘尘看来,这一片区还相对粗糙,要成为宜游中心还需要政府牵头进行更加精细的打造。他相信,随着珠三角地区旅游需求转型,休闲度假旅游飞速发展,这个片区将以更加多元化的旅游产品和更加贴心的服务满足游客的需求。
对于清远旅游行业的发展,刘尘建议政府多关注在本地成长的中小微企业。“长隆集团这种大企业必然是地方发展的重大引擎,但中小企业也可以积少成多,特别在旅游行业,企业不管大小都是依托绿色生态,对消费拉动也是不容小觑。”
以牛鱼嘴为例,刘尘介绍,中小旅游企业融资渠道少,特别在没有土地的情况下,在银行只能进行经营权贷款,贷款期限弹性不足,一旦做项目,资金链容易断掉,很难有突破性发展。
此前在和市文广旅体局座谈时,刘尘也提出由于政府牵头成立旅游扶持基金的建议,通过政府的扶持基金为清远旅游企业在做项目的时候提供短期的现金流支持。
刘尘还希望企业社保、养老金、税收等方面出台相应政策,针对旅游景区的行业特点,细化相关支持政策,如融资降息、延长还贷周期、景区优惠活动奖补措施等。
采写:清远日报记者朱文华
摄影:清远日报记者李思靖
新闻推荐
清远市第三次通报巩卫工作存在问题整改落实情况55个存在问题全部整改完成
清远日报讯(记者/曹成飞)2020年1月2-4日,省爱卫办委托广东省卫生创建工作暗访组对清远市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情况进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