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花镇迳孔田了岗四组建成小公园、篮球场等设施。老旧收音机、单车、黑白电视机、旧木具……近日,英德市黄花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陆续收到村小组捐赠的老旧物件,利用它们筹建起了展厅,将通过文字、图片、实物等多种形式,生动展示村庄的沧桑巨变,年代感十足。
这是黄花镇加快打造乡村振兴新样板的举措之一。近年来,黄花镇加快推进人居环境整治,让近百条村庄换新颜。
发挥基层党支部力量掀起新农村建设热潮
黄花镇外出务工人员众多,许多村庄几乎都是留守老人和儿童常住,村事务长期荒废,公益事业也难以发展。
2014年始,各村党支部和党员主动响应党的号召,联系镇政府有关部门,了解美丽农村建设的相关政策,与此同时,党支部也不断凝聚外出务工乡贤的力量,推动村庄各类公益事业建设。各村在党支部的带领下,陆续召开村民理事会,投票选举产生新一届理事,掀起了新农村建设的热潮。
“党员们行动起来,村民们也积极响应,总之就是能整合的,都整合,包括田地、破旧房子、荒废的建筑用地等。”回忆起村里筹建美丽乡村的场景,平星蓝房党支部党员邓观林很是感慨,“看到村的变化,心里很欣慰,只希望我们村越来越好。”
党员带头做表率,村民齐心共同参与村庄创建,平星蓝房村整合土地200余亩,发展茶园,增加收入。最终,在村民的努力下,平星蓝房村成了黄花镇最早建成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的村庄之一。
投入3000余万元让生态宜居有“颜值”
“以前到处是危旧房,垃圾乱堆、污水横流、杂草丛生等现象随处可见,更不用说会有篮球场、健身器材这些了。”黄花镇放板洞心村村民梁房明表示。
为了改善黄花镇的人居环境,该镇党委政府安排申请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奖补资金2833万元,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奖补资金220万元。截至目前,建成74条美丽乡村(其中3个示范村1个特色村),新建乡村小公园38个,体育活动场所168个,清拆危旧泥砖房2548间,面积约4.1万平方米。
“凡建成清远市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的村庄都建有能实现雨污分流的管网,确保生活污水规范排放。”黄花镇美丽乡村办陈渭珊说到,近年来,黄花镇建成了平星蓝房、新民何屋、刘屋等27个污水处理池,实现村庄的污水集中处理。
此外,在改善人居环境的同时,黄花镇还全面带动农旅发展。其中,平星蓝房村、城下蜜仔薮等村小组因地制宜发展茶叶、桑蚕等特色农业产业。百担洞香蕉园、德高信茶园以农特产品种植、文化体验为主题,挖掘乡村旅游行及休闲农业相结合的文旅资源。去年,黄花镇引进来“小绿车(自行车)”,成为全市第一个实现“共享自行车进乡村”的乡镇。游客只需租一部共享自行车,再通过黄花镇旅游地图,就可以游遍黄花镇的旅游景点,吃遍黄花镇的特色美食。
图/文:清远日报记者苏永杰通讯员黄伟兴
新闻推荐
南方日报讯(记者/邓文燕通讯员/李依然)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人代会的召开时间未定,期间如何保证镇政府工作正常开展,人大代表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