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文明城市是综合评价城市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尺,也是城市竞争中最具价值的“金字招牌”。作为清远创文的主战场、主阵地、主力军,过去五年来,清城区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与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落实,锲而不舍、一以贯之地狠抓城市环境和生活配套设施的完善,切实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今年是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决战之年”,城市竞争更加激烈,加之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部分工作延缓,工作任务更加艰巨。针对存在问题,立足当前形势,清城区确定了今年创文工作思路:坚持突出“一个重点”、做好“两个结合”,落实“9+2+3”提升行动,全力决战决胜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现场
凤城街投280万打造9个社区“微改造”项目
9日上午9点,2020年清城区文明委成员单位第一次(扩大)会议召开前,主办方组织了部分参会人员实地参观了凤城街社区“微改造”项目。
复古庭院、老水井、红色电影海报、老照片、休闲桌椅……在凤城大观街12号,一块面积约380平方米的闲置之地,经过“微改造”,变身为一个集休闲、观赏、静心、交流,并能体现清远地域文化特色的影剧主题街角公园。
“很感谢政府,很贴心,我们对这些改造非常满意,打开家门就是公园,不仅环境整洁美化了,活动场所也扩大了,幸福感"蹭蹭蹭"上涨!”说起家门口的小公园,80多岁的陆玉葵笑得合不拢嘴。但在2019年以前,陆玉葵家门前这块地还是一片残砖破瓦,由于常年失修导致杂草丛生、垃圾成堆、蚊虫滋生,附近居民对此意见较大。
如何改善闲置之地的环境,又能满足社区群众需求?2019年,凤城街征求群众意见后,将其纳入创文“社区微改造”项目范围,与大观街周边的历史文化,如清远电影院、清城影剧院及清远工人文化宫等具有集体回忆的场馆相融合,投入34.6万元,打造一个影剧主题街角公园。
大观街角公园的“嬗变”,是清城区积极推进社区“微改造”的典型代表。地处老旧城区的凤城街,辖区内各项城市基础设施陈旧、缺位,可供建设的区域基本饱和且极其有限,但不少地方仍然具备翻新重建的价值。2019年,凤城街以“微改造”项目作为创文工作的着力点,重点对老旧小区、市场周边、公共配套等进行改造,扎实推进社区基础建设,同时融入社区志愿者、楼长协同参与模式,尊重融合周边社会热心群众的意见共同谋划商议改造方案,真正实现“共建共治共享”社区服务理念,为辖区居民创造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福祉。
截至2020年3月,凤城街约投入280万元,成功打造包括大观街角公园、高基里社区法院花坛广场、东门社区小型公园广场、西门社区美丽垃圾站等9个创文“微改造”项目,群众人居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
回顾
城市面貌持续改善城市环境进一步优化
像社区“微改造”这样,把创文“创”到群众心坎里,着力打造一座具有“文明温度”的城市,过去一年来,清城区不遗余力。
其中,围绕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开展学习宣传“六进”活动、“我和我的祖国”等系列主题活动1650场,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3000多场,凝聚了同心筑梦的精神力量。
全面实施环境卫生、公共交通、城市基础设施、农贸市场、公益广告、市民文明行为等“创文六大提升工程”,完成了社区(小区)、背街内巷、城乡结合部、城中村、市场周边、公共厕所、停车位、社区网格化试点、垃圾分类项目试点等“九个一批项目”,狠抓环境卫生、交通秩序、农贸市场和城乡结合部等突出问题综合整治,整治内街背巷近万平方米,开展了159个社区微改造项目,对14个农贸市场进行提升改造,修复市区路面9.1万平方米,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38.8万起。在各级各部门携手努力下,城市面貌持续改善,城市环境进一步优化。
此外,以文明城市创建为抓手,各单位、各街镇共同发力,大力开展文明家庭、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文明校园创建,各类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卓有成效。选出清远市“文明家庭”、清城区“最美家庭”32户,25个单位积极申报创建各级文明单位,文明村镇覆盖率达90.1%,3所学校被确定为广东省“创建全国文明校园先进学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走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先进行列。
展望
强化资金投入,优先确保“9+2+3”提升行动落实到位
决战之年,面对严峻形势又“志在必得”的清城打算怎么干?在9日召开的2020年清城区文明委成员单位第一次(扩大)会议,清城区吹响了决战决胜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冲锋号”。
根据部署,清城区今年的文明创建工作将突出“一个重点”,全力抓好疫情防控精神文明教育;做好“两个结合”,实施“创文+巩卫”整体部署。值得一提的是,在市文明委“9+2”提升行动的基础上,根据工作实际,清城区把九大提升工程具体化,并增加景区、商业大街、公共场馆等三类点位的提升工程,细化为“9+2+3”提升行动,并针对每一个提升工程出台工作方案。据悉,清城区今年将持续推进老旧小区、城中村、背街内巷“微改造”工作,四个街道将分别打造一个老旧小区示范片区,然后以点带面、逐步推开。与此同时,加大对中心城区市政道路、广场、无障碍设施、环卫等公共设施的建设、改造提升以及城市亮化、绿化、美化力度,开展好社区标准化建设,完善新建小区养老服务等设施建设,为市民提供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
清城区明确,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一号民生工程”,各级各部门要把创文工作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坚决落实领导责任、属地责任、目标责任、包干责任、督办问责“五项制度”,把创文各项工作任务细化到人、明确到岗,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9+2+3”提升行动任务重、时间紧,各牵头单位、各职能部门要严格对照点位标准和存在的薄弱环节,确保资金投放和问题解决的精准度,把力量用在刀刃上。各街镇要继续实行包干制度,着重突出市场周边、社区周边、学校周边、镇政府周边和点位周边,优先确保“9+2+3”提升行动涉及的点位和工作落实到位。
清城区“9+2+3”提升行动
“9”是指城乡环境卫生、市政交通、“门前三包”、市场及周边片区、社区及周边片区、老旧小区及城中村、公益广告、文明行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等9个方面提升工作。
“2”是指网上申报、满意度等两个方面提升工作。
“3”是指“景区、宾馆饭店、经营性网吧和旅行社点位”、“商业大街、商场超市、政务大厅(出入境办证大厅)和医院点位”“公共广场、公园、公共文化设施、城乡公共卫生间、建筑工地和城市避难场所点位”
等3个方面提升工作。
采写:清远日报记者沈艳莉特约记者李丽珍通讯员罗志东
新闻推荐
完善预案、储备物资、隐患排查、应急演练清城区多措并举 全力做好防汛防风工作
清远日报讯(记者/沈艳莉通讯员/罗欢卢美杨)进入汛期,清远市强降水和强对流频繁,土壤含水量高,地质灾害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