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德市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视频签约仪式现场。
南方日报讯(记者/邓文燕通讯员/曾慧芳)4月27日上午,《英德市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视频签约仪式举行,标志着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英德市人民政府三方正式合作,将为青塘遗址考古公园项目建设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为充分发掘利用英德历史文化遗产带来新机遇,推动英德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事业迈上新的台阶。
签约仪式上,英德市委副书记、市长肖勇科表示,英德市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工作。今年1月召开的英德市十三届五次党代会提出,要做好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工作,全力把青塘遗址打造成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肖勇科提到,希望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充分利用各自资源优势,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帮助英德市提升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水平,共同做好青塘遗址保护、研究、传承和利用工作,争取将青塘遗址列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列入《大遗址保护“十四五”专项规划》,获得更高层次的国家专项保护政策支持。
接下来,英德市也将按照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目标任务和要求,加强与合作各方的沟通交流,做好相关支持配合工作,为青塘遗址考古公园建设和英德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提供好服务保障,努力将青塘遗址打造成内涵丰富的文化景观,早日打造成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为保护文化遗存、延续城市文脉、弘扬历史文化作出更多英德贡献。
■链接
青塘遗址列入第八批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英德是广东省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悠久、文化遗存丰富。迄今为止,全市共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青塘遗址)、省级10处、市级93处,全市不可移动文物共562处。
其中,石器时代的青塘遗址非常具有代表性。自2016年起,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英德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连续三年对青塘遗址开展系统发掘和综合研究,经过三年考古工作,青塘遗址建立起距今2.5万年至1万年连续的地层与文化序列,清理出墓葬、火塘等多个重要遗迹,出土古人类化石、石器、陶器、蚌器、角骨器、动物骨骼化石及植物遗存等各类文物标本一万余件。最重要的是发现华南地区可确认葬式、年代最早的墓葬,出土距今1万年前、广东保存最为完整的古人类化石,并发现距今1.7万年的陶器。
2019年,青塘遗址获“201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2018中国考古新发现”,经国务院核准并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新闻推荐
与亲人相认,李祖芬(左二)脸上露出笑容。陈咏怀摄南方日报讯(记者/陈咏怀通讯员/罗家裕李子麟)“感谢你们!让我重新找回失散2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