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英德市浛洸镇政府邀请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村科技合作部科技特派员团队,到镇南村开展科学系统的种桑养蚕技能培训班,希望通过种桑养蚕技能的传帮带,提升农户专业种养技能,助力脱贫攻坚。
当天,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华南农业大学教授刘吉平和省蚕桑产业技术体系蚕病防治岗位专家、省农科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研究员杨琼,分别做《桑园管理及病虫害防控技术》《养蚕关键技术要点》专题培训,两位专家系统培训了蚕桑种养关键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以及生产事故应对处理方式,解答蚕农在蚕桑种养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难题,进一步提升农户专业种养技能。
省农科院技术团队还为参会的人员免费派送蚕药、蔬菜种子2000多包(份)及相关农业科技资料500多份,受到参会人员的热烈欢迎。
培训期间,特派员团队还到镇南村产业扶贫蚕桑示范基地实地调研产业扶贫基地运营情况。据悉,镇南村位于浛洸镇南部,2016年被评为广东省相对贫困重点村,并与广新集团(原丝纺集团)开展精准结对帮扶。2019年,广新集团立足镇南村悠久的蚕桑文化基础,瞄准“优质种茧生产”目标,建起了镇南村产业扶贫蚕桑示范基地,基地配套6000㎡现代化养殖蚕房及150亩机械化管理连片桑园,是英德市最大的原种茧生产基地。基地面向农户提供固定岗位18个、临时性岗位15-20个,与40多户农户签订桑叶采购协议,可解决约73户农户就业问题,每年可带动农户工资性收入约172万元。同时,鼓励当地农户参与种桑养蚕,2020年新增桑园面积达到百余亩,涉及建档立卡贫困户19户。
镇南村产业扶贫蚕桑示范基地以实现“生产优质蚕茧、带动当地就业、促进农民增收,发展一村一品,打造品牌效应”为目标,将该村打造成为蚕桑养殖示范村,努力形成原种饲养、小蚕共育、桑芽菜加工、农技推广为一体的蚕桑产业新格局,探索出一条农民增收、农业生态发展的新路子,为浛洸镇蚕桑产业的发展提供新方向。
南方日报记者陈咏怀
通讯员朱巧玲车小勇
新闻推荐
清远英德鱼咀村以农业休闲旅游为核心发展文旅产业 文旅民宿改变“空心村”
发展文旅产业让鱼咀村的面貌焕然一新。南方日报记者张迪摄4月30日晚,清远英德市浛洸镇鱼咀村文旅项目的咖啡吧里,村理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