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州筑起红色防疫堡垒,实现辖内零疫情,为守好广东“北大门”贡献了力量。潘贤强摄
连州落实“免减延缓”政策,企业喜领1600万元大礼包。黄津摄
连州3名医务人员驰援荆州市监利县。图为在隔离病房工作的丘金霞。资料图片
立夏已过。湟川河畔,巾峰山下,花红柳绿,生机盎然。
难以想象的是,在几个月前,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让这座位处粤湘桂三省(区)交界处的千年古城按下了“暂停键”。
疫情面前,清远连州市委、市政府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响应统筹唯早唯快,决策施策唯精唯准,防控保障唯严唯全,系列“硬核”举措落地有声、落地有效,呈现出众志成城织牢疫情防控网的“连州温度”、打好战“疫”复产双战役的“连州速度”。
闻听号令,顷刻响应,紧急行动……特别是在疫情防控中,连州广大党员干部争先报名、带头请战,医务人员、公安干警、基层干部、志愿者以及各个方面的共产党员不畏艰险、冲锋在前,筑起了红色防疫墙,实现了辖内零疫情的“连州力度”,为守好广东“北大门”贡献了力量。
撰文:黄津黄迪潘贤强
越是艰险越向前
战“疫”一线党旗红
危难时刻见真章,越是艰险越向前。连州党员干部在党组织带领下亮出身份、勇敢“逆行”,通过站好“先锋岗”,汇聚“正能量”,牢牢筑起了基层一线战“疫”的坚强堡垒。
2月5日,年十二。凌晨1时才睡下的黄雄伟,在清晨7时又准点起了床。把前一天过境车辆和人次,发热人员、湖北籍车辆和人员等相关数据整理好报给上级,然后他又奔往3个防疫检测点巡逻。
傍晚17时许,黄雄伟驱车来到宜章县S346线进入大路边油田村检疫站。这是他当天第二次到该检测点巡查,到了晚上,他还需再巡一次。
一辆湘牌小货车驶了过来,黄雄伟举手示意车辆停下,协助医务人员检测体温。看到司机没戴口罩,黄雄伟立即进行劝导:“老乡,外出记得要戴口罩啊,为了自己也是为家人着想——你家人都想你健健康康的,对吧?”
身为大路边镇党委委员、派出所所长的他,从大年初一开始,连续20多天战斗在抗疫前线,数过家门而不入。“这只是我的工作职责所在罢了。”平凡的话语,体现的却是一名党员、一位基层公安民警的忠诚和担当。
一个党支部就是一个堡垒,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在连州抗击疫情第一线,有着众多黄雄伟这样的“硬核”党员干部。
至今,连州成立12个检疫站临时党支部、1262个党员先锋岗、235个党员突击队和党员志愿服务队,累计组织党群志愿者支援3470人次,全市700多个基层党组织和4000多名党员带头防控,构筑起一道道群众生命健康的守护墙。
同时,连州在辖内设立23个检疫站,落实“逢车必检、逢人必查”要求,实行三班倒24小时轮流值守检查,共排查车辆57.45万车次、人员198.69万人次,阻断了疫情输入,实现了辖内零疫情。
防疫宣传广覆盖
田间地头无遗漏
人人家园无疫,方可城市无恙。
新冠肺炎疫情忽然袭来,农村地区成了防控的重点也是薄弱点。如何守护好村民的健康,防止疫情的发生?宣传是关键之一。
“戴口罩、宅在家、勤洗手”……防疫期间,连州市民在拨打电话时,发现手机显示屏上多了一个“防控疫情三字经”视频显示。
“这是非常好的一种宣传形式,让我们群众能在日常生活高频率的举动中,加深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知识的了解,”东门北路的90后连州街坊陈玥珊说。
这是连州为加大和创新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知识宣传推出的新方式,确保做到宣传全覆盖、无死角,营造了排山倒海、铺天盖地的良好氛围。
在乡镇,连州结合农村数量多、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密集等实际情况,作出了镇(街)、村(社区)联防联控、发动群众参与的群防群治工作部署。
“防控新冠肺炎,要注意室内通风,避免到人群密集场所,要戴口罩、勤洗手……”如在星子镇各村65个党员岗,响起了由大喇叭发出的熟悉“乡音”,这些用星子话、白话播报的内容通俗易懂,将防疫声音传到田间地头。
“一企一策”助力
把“两难”变“两全”
面对日趋稳定的疫情防控形势,连州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将防疫与复工的“两难”变成“两全”。
为做好复工复产,连州市委书记欧国伟多次到建滔集团等重点企业调研,倾听企业需求解决实际困难;市长唐庆卫频频深入企业和农业基地现场办公,对复工进行指导部署。
早上7点,13名工人来到龙坪村的连州市绿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大棚基地,开始一天的劳作,按照年前的规划做好新柑橘品种和150亩水稻的种植。
不久后,在距离基地6公里外的青石村,160名工人检测体温后陆续走进广源碳酸钙有限责任公司车间,生产线的机器开始轰鸣起来。
田间地头春耕忙,工厂机器响起来……近段时间,连州社会经济发展呈现良好势头。
面对疫情,连州因地制宜制定《连州市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十“必须”》等“一企一策”举措,指派专人指导企业筹备复工复产,从金融支持、减轻税费负担、降低营运成本、稳岗支持、技改扩能等方面,助力企业渡过难关。
连州还鼓励企业信息化远程办公,通过电话、网络视频办公等形式,保障企业正常工作,减少企业人员聚集、流动,更好地防控疫情。
在连州市凯恩斯纳米材料有限公司,工人正在生产车间紧张工作。“得益于连州相关部门指导有序有效,我们公司成为行业里最早复工复产的企业之一,在市场中占据了先发优势,也赢得了新订单。”执行董事郑贺存说。
今年1至3月,连州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额6.2亿元,同比增长123%;实际利用外资金额同比增长740%。目前全市共有1960间企业复工,发展步入正常轨道。
企业喜收千万元大礼包
落实“免减延缓”政策
不用申请,也不用打报告,清远市粤运汽车运输有限公司连州分公司日前收到了社保退费8.6万多元。“运输服务业受到疫情冲击很大,"免、减、延、缓"政策能这么迅速落实到位,连州市委、市政府真是雪中送炭!”该公司罗总经理说,这样的惠企措施给了公司很大的信心。
为促进企业尽快复工复产,共度时艰,连州行动迅速,相关部门把失业稳岗补贴、社保费“免、减、延、缓”等惠企措施落实到位。连州还深入贯彻省市关于“促进就业九条”政策,加大重点用工企业服务力度。
不久前,连州市举行受影响企业失业保险费返还仪式,向4家企业补贴返还金额共计1218多万元,受惠职工达1600人,返还资金将主要用于企业开展职工转岗培训、技能提升,以及缴纳社会保险等项目支出。
建滔(连州)玻璃纤维有限公司总经理常国强表示,疫情的忽然袭来,公司虽然未停工,但原材料供应和销售也受到较大影响,资金周转遇到困难。“危难之时,连州市委、市政府急企业之所急,划拨受影响企业补贴资金,极大缓解了公司资金压力。”
至3月底,连州已为全市1000多家企业减免费用和发放补贴累计1600多万元,纾解了企业困难加快了复工复产。仅实施社保“减、免”期间,连州企业每月就能减少社保缴费300万元。
■战法
1全
树立全市一盘棋思想,及时健全完善了一把手负总责、组建一套专班、制定一个方案、统一一个口径“四个一”应急处置机制,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覆盖、无死角的疫情防控工作格局。
2强
成立12个联合检疫站临时党支部、1262个党员先锋岗、235个党员突击队和党员志愿服务队,筑起红色防疫堡垒。
3防
设立23个联合检疫站,三班倒24小时轮流值守检查,落实“逢车必检、逢人必查”要求,严守广东“北大门”,坚决阻断输入型疫情。
■数读
●在辖内设立23个联合检疫站,共排查车辆57.45万车次、人员198.69万人次,阻断了疫情输入、扩散。
●组织党群志愿者支援3470人次,全市700多个基层党组织和4000多名党员带头参与一线防控工作。
●共有1960间企业复工,其中正常经营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44间,已全部复工。
■访谈
连州市委书记欧国伟:
筑牢入粤“北大门”抗疫防线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启动以来,连州坚持全市“一盘棋”,全面启动“四个一”应急处置机制,建立起完善的疫情防控体系,筑牢入粤“北大门”抗疫防线。
外防输入。设立23个联合检验站,实行三班倒24小时轮流值守检查,落实“逢车必检、逢人必查”要求,构筑起战“疫”第一道“防火墙”。
内防扩散。抗疫战斗打响后,连州全力推动防控重心向基层下移,党员干部、镇村干部、网格管理员乃至志愿者纷纷加入,开展入户大排查行动……一个个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覆盖、无死角的疫情防控网格迅速建立。
党建引领。在防疫中,广大党员干部当先锋、作表率,全市共成立了12个联合检疫检查站临时党支部、1262个党员先锋岗、235个党员突击队和党员志愿服务队,让党旗在防控疫情第一线高高飘扬。
打好政策组合拳,按下复工快进键。根据省政府印发的《关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的若干政策措施》和我市制定的《连州市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十“必须”》,指派专人指导企业完成复工复产准备工作,确保企业在符合防控机制到位、员工排查到位、设施物资到位、内部管理到位、宣传教育到位的“五到位”条件下才能复工复产。
截至5月9日,共有1960家企业复工,其中正常经营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44家,均已全部复工,全市经济发展呈现良好势头。
■一线
三人驰援监利县
患者写来感谢信
3月9日,随着荆州市监利县人民医院最后一批患者治愈出院,也宣告了连州3名医务人员完成了阶段性任务。
驰援监利的3名医务人员均来自连州市人民医院。最早进入隔离病房工作的莫文庆,不顾身穿三级防护服工作的辛劳,多次放弃休息日连续上班。“"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我喜欢这句诗也常常以此激励自己。这次前来监利,就是希望能用自己的所学所长,为打赢这场战疫献出绵薄之力。”他说。
精准施治的莫文庆,赢得了患者的好评。“您不辞劳苦的加班,甚至通宵,与时间进行着赛跑,只为治好我们的疾病;您身先士卒,逆向而行,只为挽救我们的生命。”2月23日,一名出院患者专门写来一封感谢信,点赞他的无私付出。
从2月20日开始,90后曾慧从监利县人民医院转战监利县中医院ICU,这边收治的都是重症患者,工作迎来了全新挑战。她负责的3个患者,有一个是70岁的老伯,插着胃管和尿管,大小便失禁,还戴上了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
戴着口罩和护目镜以及全身包裹密实,对患者进行翻身擦洗是最累的活,一下子曾慧就汗湿衫背。清洗完后,测生命体征、喂给营养餐、吃药、输液……一项项完成下来,就用去了一个多小时。
中午1点半交班出病房,那一刻曾慧感觉有点虚脱,“浑身湿透不说,主要还是非常饥饿,因为早上不敢吃太多,至今也近7个小时了。”经过全体医疗队员奋斗,监利县中医院于3月1日实现患者清零,取得战“疫”阶段性胜利。
3名医务人员中,24岁的丘金霞年纪最小。她本来留着一头漂亮的长发,来到监利后,为了方便工作剪成了寸头。“留了两年半一直没剪过,确实有点不舍,哈哈——今后再慢慢等它长呗。”
发口服药、雾化治疗、打针、量体温、测生命体征……在隔离病房的这些工作,对原本在感染科工作多年的丘金霞来说,已是轻车熟路。不过,难度却要比以前大。
戴着3层手套,以及护目镜,让简单的操作变得麻烦起来。“比如静脉流置针,戴着手套手指不灵活,血管不好找;戴着护目镜,视线受影响,”丘金霞介绍,这比平时要耗多一倍的时间。
“这段时间身体适应了穿上三级防护服的工作强度,脸上深深浅浅的勒痕刚消失又浮现,习惯了。”丘金霞说,帮助患者减轻痛苦,让他们能早日康复出院,是我们的职责所在,也是我们此行的目的。
从2月11日出发到4月3日返连,连州3名“最美逆行者”不负使命出色完成了任务,全部平安归来。
新闻推荐
星子镇上线连州首批“探头河长” 实现河道全天候监控,让乱倒乱排行为无所遁形
南方日报讯(记者/黄津通讯员/周小丽)在河道乱倒乱排是非常不文明的行为,既让人不齿,也会影响生态环境。为解决这一顽疾,星子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