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创文升级改造,澜水市场环境变得更好更靓。南方日报记者黄玉熹摄
5月14日起,清城区设置了社区服务官的25个社区正式启用“逢四说事”热线。每周四下午4—5时,只要拨通热线,社区服务官将第一时间倾听街坊心声和诉求,尽力协助解决群众身边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创文为民,创文惠民”的理念在清城区得到越来越具体的落实和体现。东城街道澜水市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经过创文升级改造,澜水市场环境变得更好了,前来买菜的街坊都说:“市场很干净,过来这边买菜很舒服!”澜水市场已连续3次获得创文点位评比的第一名。
目前,清城区正全面深入推进“六大”提升工程,抓好“九个一批项目”,提高城市品位,打造特色活动引领文明风尚,推动社区学院建设,打造清城特色的社区教育品牌,推动文明创建,提升群众幸福感、满意度。
●南方日报记者黄玉熹
通讯员李丽珍罗欢
旧城老街怎么改听听街坊怎么说
凤城街大观社区第一期“逢四说事”活动,日前在大观街角公园进行,一帮老街坊闻声而来。
这几年,大观社区不少街坊提出希望重新打造南门街,特别是南门口的广场,重建南门口牌坊,重塑历史旧貌,打造老凤城新地标。在当天的活动现场,大观社区的社区服务官林泽洪就向各位街坊征集意见,“有什么建议和意见可以向我提,我们尽量做好。”
其中一位老街坊说,打造清远文化街,建议以南门街的牌坊为核心,联动南门口亲水码头,让现在的小朋友能重拾旧日时光。而另外一位老伯则说,因为新街出了很多文人,包括书法家和画家,建议打造为文化新街。
在老街坊们眼里,凤城街道既有古建筑实体和街道肌理,又有古文化以及传说的历史基础。特别是南北门街以及两侧的城隍街、起凤里等老街,更是这一段历史的集中承载,希望通过微改造,让这些街区重燃生机,焕发新生。林泽洪表示,会将街坊们提的意见和建议一一记录下来,能解决的马上解决,不属于社区和街道办解决范畴的将积极协调。
5月8日,清城区在全市率先启动“社区服务官”项目,首批25名“社区服务官”正式履职,履行“传思想传文明传文化办实事”工作职责,通过广泛实施形式多样的“民生微实事”,讲好社区发展故事。
寻找社区合伙人
引导居民参与管理
近日,凤城街道鹤堂社区开展凤城街道“寻找合伙人,共建文明社区”项目之一的“有趣歇后语”文化宣传活动。活动吸引了不少社区居民带着孩子前来参加,主办方向居民介绍了歇后语的由来,与居民玩击鼓传花、猜歇后语。居民答对一定数量歇后语,还可获得奖品激励。
据了解,此次“有趣的歇后语”文化宣传活动是凤城街道“寻找合伙人,共建文明社区”项目之一,这场活动由鹤堂社区凯旋团队筹划主办,团队成员由热心的社区居民自愿组成。此次“有趣歇后语”文化宣传活动是以小游戏形式组织社区居民参与,目的是为了提高社区居民的文娱生活和精神生活质量,通过小活动弘扬文明精神,助力清远创文。
参与活动的刘女士说,能参与歇后语的活动很开心,“以后应该多开展此类活动,对社区居民,特别是小朋友有教育意义,增进文化知识。”凤城街道社工欧小燕表示,成立这个项目的目的是培育社区居民自主参与社区事务管理,激发社区活力,让他们感受到主人翁精神。
鹤堂社区党总支部书记余思伟表示,社区本年度将举办约60场创文活动,“通过开展相关创文活动,增加社区和居民之间的了解和沟通,丰富社区居民文娱生活和精神生活,吸引更多居民参与清远市的创文工作。”
连续获评冠军背后澜水市场越来越靓
“一段时间没到市场逛,越来越漂亮了,”随着疫情的逐步稳定,家住澜水的苏伯也开始重新出门,到市场上逛街买菜了。重新装修的澜水市场让他耳目一新。澜水市场环境的改善,也得到市里的认可,已经连续三次夺得创文点位评比冠军。
走进澜水市场,市场内环境干净整洁,摊位物品摆放秩序井然。今年1月,该市场完成了硬件的升级改造工程。在市场内可以看到,每一个活禽档口顶部都装有大型抽风器,防止活禽气味散发;水产区的桌面统一改造成大理石,加高了防溅水玻璃,地面和水渠也做了防堵处理,给买菜市民提供干爽的购物环境。
市场还聘请了6名保洁员,从早上7时到晚上7时对市场及周边进行保洁,并且每2个小时对电梯等进行消毒;市场建立了完善的管理制度,安排专人巡查监管,对违反规定的商铺会进行谈话,对严重违反规定的要求其撤出市场。
澜水市场升级改造的变化,都被居民看在眼里,周边住户对市场的环境更是赞不绝口。“一直都在澜水市场买菜,这里干净又通风,没有出现污水横流的情况,让人感到很舒服。”刚刚买完菜的黄先生说。
根据创文红黄旗制度考核评测办法,农贸市场考核主要分为综合管理秩序、交通秩序、食品安全、消防安全、市场管理五个方面,通过以奖代补的形式提高农贸市场业主和社会资金投入改造的积极性,营造干净、整洁、舒心的购物环境。在4月的清远市区创文农贸市场红黄旗考核中,澜水市场以96.33分连续第三次获得第一名,并连续四次获得红旗称号。
社区实现“门前三包”
道路环境干净整洁
东城街道基龙社区联合网格员、城监以及志愿者,持续开展了“门前三包”宣传工作,动员辖区店家认真履行好“门前三包”责任,对占道经营、乱摆乱放等行为的商家进行劝导,并要求落实整改;对违规商铺进行现场劝说,明确告知商店要文明经营。
基龙社区网格员李远锋介绍说,网格员每天都会对商铺、群众进行宣传,监督他们做好“门前三包”。针对一些商贩、小贩、菜贩乱摆卖现象,网格员会对他们进行劝导,引导他们去就近的临时摆卖点进行售卖。
志愿者也加入了创文的工作中,积极维护辖区内的卫生整洁,对乱停乱放进行劝导,派发宣传单张等。其中一位志愿者告诉记者,每天会组织志愿者组成小分队,维护整个社区的环境卫生,商店门前的劝导,不要占道经营,实行“门前三包”。
目前,基龙社区辖区内居民、商铺创文意识明显提高,街头巷尾、商铺门口卫生整洁,占道经营、乱摆卖等不文明现象几乎没有。有店主告诉记者,自从创文以后,周边的环境卫生好了很多,作为商家,坚持做到货品摆放整齐,门前环境干净整洁。
基龙社区党支部书记林玉明表示,希望广大群众做到垃圾烟头不落地,齐心协力将社区创文工作做到更好。
新闻推荐
茂名晚报讯记者柯泽彪通讯员杨振文在深圳市某单位工作的清远籍男子唐某锋,利用职务之便,侵占公司50多万元货款玩失踪。令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