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角镇帮扶干部经常利用休息时间深入贫困户家中说家常,沉下身子与贫困户交心。程浩摄
南方日报讯(记者/程浩通讯员/张敏)2020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脱贫攻坚工作到了最后决胜时刻,石角镇精准施策,吹响脱贫攻坚“冲锋号”,利用“望、闻、问、切”四步工作法,着力补短板、强弱项,为贫困户“把脉开方”,确保全镇贫困人口如期“清零”不返贫,以决战决胜姿态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
望
深调研察实情
石角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带头部署和调度扶贫工作,653名结对帮扶干部深入全镇1365户3091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家中,通过与贫困户面对面交流,仔细检查政策落实情况,对照清单逐项排查,看贫困户“两不愁三保障一安全”是否达标,看是否稳定脱贫,看群众是否满意,看家庭是否干净,看现状,察实情,确保掌握鲜活真实的第一手情况,从而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坚实的基础。
“进了一家门,就是一家人”,村干部李庚原每次到来,贫困户黄大爷都笑开了颜。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因交通运输受限,石角镇黄花片区不少农产品一时找不到销路。看着乡亲辛苦种出的果子就要烂在树上,李庚原获悉情况后,出镜录制视频“带货”,通过抖音等线上平台多方宣传,帮助黄花片区滴水岩、杨梅坑、存久洞、莲塘等村小组的贫困户卖出2.5万斤砂糖橘和1万多只青头鸭。
闻
心连心扣心声
石角镇帮扶干部经常利用休息时间深入贫困户家中闲话家常,沉下身子与贫困户交心。“只有真正与贫困户融为一家人,贫困户才会将自己的内心想法告知,从而推动脱贫工作走心走实。”佛冈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石角镇党委书记陈发兴说。因大多数贫困户白天都在地里劳作,因此开展入户工作基本都是早上8时以前和晚上。
石角镇帮扶干部通过采用错时段的方式贴近群众,拉家常、谈政策,听诉求,倾听善听问题症结之所在,再利用正常上班时间整理资料,总结归纳当前阻碍脱贫攻坚的热点、难点问题,细致分析,靶向发力,逐一突破,为进一步清除脱贫攻坚的“拦路虎”,啃下战贫路上的“硬骨头”。
问
问民意汇民智
脱贫攻坚最重要的是让贫困户增加收入,甩掉“贫困帽”。然而,贫困户的现实情况均不相同,要增加收入,就要根据具体实际,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一村一户脱贫方案,一步一步认真实施,耐心推进。石角镇帮扶干部不嫌烦、不怕累,在走访过程中,时刻坚持问题导向,带着方案到贫困户家里问落实情况,问整改进度;问危改资金、低保、残补等是否到账;问扶贫工作满意度,看是否有其他问题需要反映;问政策知晓率,如特色种养业、扶贫就业政策等,如不知晓,马上登记在册,做好产业项目扶持,推荐扶贫就业等。通过问计于民,集中民智,使“联系帮扶”“决战脱贫”工作更为具体和精准。
石角镇三八片区众富种植专业合作社里,15万盆兰花整整齐齐摆放在花棚。石角镇三八服务站站长李扬明充分运用国家扶贫小额信贷政策,带领村中贫困户成立专业合作社,发展兰花种植产业。
贫困户朱大叔的兰花滞销,李扬明就成了“卖花姑娘”。每到周末,李扬明开着私家车逐一为预订者送兰花。“我们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有事就找我。”这句话常挂在扶贫干部的嘴边。
切
开良方解难题
石角镇在精准发现和准确把握上下足“绣花功夫”,坚持“五级书记”齐抓共管,层层压实责任,因地制宜,直击问题,精准施治,根据“望”“闻”“问”归纳整理的问题,能够立即解决的,立行立改。对一些重点、难点问题进行分类汇总,提交镇党政联席会议讨论研究,通过“日报告,周调度,月总结”的工作模式,严格对照脱贫攻坚总体要求,对标施策,制定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为贫困户开好“良方”,对症下药。据了解,石角镇1365户3091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已全面脱贫,均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标准。
当前,脱贫攻坚工作正处在攻坚克难、闯关夺隘的重要阶段,面对新形势新挑战,下一步,石角镇将着力巩固脱贫成果,把防止返贫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扎实推进精准脱贫“回头看”,做到问题查摆全覆盖,整改问题无死角,推进脱贫成效的再提质、再升华,凝聚一切可凝聚的力量,采取一切可采取的措施,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实现“全面小康路上不落一人”的庄严承诺。
新闻推荐
开学后,校园寝室恢复了往日的热闹场景。在经历了上午紧张学习后,学生们回到食堂就餐。对课室进行全面细致打扫和消毒。为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