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理夫妻二人的奉献精神,也感染了两个儿子。受访者供图
黄平和妻子育有两个儿子,家庭幸福和睦。受访者供图
冯杨凤照顾住院治疗的婆婆。受访者供图
编者按:廉江市2020年“最美家庭”“最美媳妇”“最美抗疫家庭”评选结果日前出炉。表彰先进、树立典型,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崇德向善、赶先争优的氛围,把千千万万个家庭凝聚成决胜全面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创建文明城乡的重大力量。
《南方日报·廉江视窗》从获得表彰的名单中,选取部分典型代表,展现这些家庭、个人的先进事迹,让读者了解他们的故事,学有榜样、赶有目标。采写:张思燕
“最美家庭”:乡村教师陈理一家
助弱济困传承好家风
在廉江市横山镇乾案村,提起教师陈理一家,人人竖起大拇指称赞。他们一家四口常年帮助孤寡老人和残疾人,把传统美德、文明家风散播到身边。今年6月,陈理一家被评为廉江市“最美家庭”。
言传身教育文明家风
陈理现任横山镇乾案小学教导主任,扎根基层教学30年,把教育当成毕生的事业用心经营,曾获得湛江市教育局举办的廉政征文活动作品二等奖、“教坛之星”等荣誉。
妻子李丹用奉献担当修为睦邻,与乡邻结下“好人缘”,乡亲们都亲切地叫她“丹姐”。2018年8月,“丹姐”整合乾案村委女性力量,组建乾案村委“好家风”广场舞队。
“她既是领队,又是"保姆",每晚跳舞前把场地打扫干净,布置音响。”陈理说,组队之初,“丹姐”自掏腰包买音响设备,查找教学视频学跳广场舞。
受家风的熏陶,两个儿子把“小而立勤悟道,大而立德报国”作为座右铭,常以感恩之心怀揣梦想。
长子陈荣冠考上武汉理工大学后,一边求学一边创业,参与完成了国家电网光谷电力研究所、东风汽车运营中心大厅设计等大型系列项目,受到合作单位的充分肯定。“我上中学的时候就接触了计算机,父亲是计算机能手,他会做课件还会绘画。”陈荣冠认为父亲是自己职业生涯的灯塔。如今他在广州工作,先后获得全国大学生“助学、筑梦、铸人”优秀个人,广东省中山市小榄“五四”优秀青年,中山市团委青年企业家等荣誉。
小儿子陈荣恒目前正在广东财经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就读本科,大学期间,他荣获广东省宿舍多媒体文化大赛一等奖、第十五届广东省“挑战杯”一等奖、中山市优秀团员等荣誉称号。
爱心助困上阵“父子兵”
“以前我和妻子经常打扫校园,儿子也会加入。”陈理说,耳濡目染下,两个儿子从小热爱集体,时常参加志愿者活动,关心残疾、孤寡老人。
2018年春节期间,陈理父子三人共同参与成立了“乾案体育文化委员会”,并成功举办乾案村委第一届“贺岁杯”篮球赛。
“"贺岁杯"篮球赛连续举办了两年,每届赛事都给乾案人民留下了美好的回忆。”乾案村委书记郑少玲说。
为激励上坡仔村子弟勤奋读书,陈理父子出谋献策,促成“上坡仔村教育基金会”在2019年成立,专门奖励高考、中考取得优异成绩的子弟,深受群众好评。
今年疫情期间,了解到武汉紧缺医疗物资,陈荣冠动员身边亲朋好友募捐5万只口罩寄到武汉,助力武汉抗疫。
家风相连成民风,民风相融会国风。谈及家风,陈理说,大事面前知道奉献,小事面前懂得宽容,整个社会将更加和谐美好。
“最美抗疫家庭”:医生黄平一家
夫妻同心抗疫
有这样一个“双医家庭”:他们各自坚守,同心抗疫,用无私的大爱展现着新时代“双医家庭”的责任与担当。
黄平是廉江市人民医院感染科主任,妻子吕洪燕是陆川马坡中心医院妇产科医生。自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夫妻俩舍小家为大家,均奋战在抗击疫情的一线。今年6月,他们家庭被评为廉江市“最美抗疫家庭”。
夫妻并肩战疫守护大家
今年1月,新冠肺炎疫情袭来,医院感染科是防控的重中之重。廉江市人民医院感染科是新冠肺炎定点收治医院,作为感染科主任的黄平第一时间投入抗疫工作。
黄平参加过17年前抗击非典的战斗,经验告诉他,在最初条件还不完善的情况下,确保“不交叉感染”尤为重要。每次进病房前,黄平和同事们严格做好防护,稍微活动几下就是一身汗。
从早上开始工作,一忙就是一整天,汗水湿透了衣服,连喝水的时间都没有,吃饭也是简单的扒拉几口,说话的声音也沙哑了。
不少患者入院后会焦虑、急躁,甚至产生恐惧心理。每天早上,黄平第一件事就是进病房询问患者的情况,帮患者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在临床治疗的同时,他还抽出时间与病人沟通交流。此外,他还要抽出时间学习最新的新冠肺炎诊疗方案,总结治疗经验。
疫情防控期间,黄平所在科室收治可疑排查患者64人,排查出2例新冠肺炎患者,1例阳性检测患者,3例患者均治愈出院,医务人员“零感染”。
同是医务人员的妻子吕洪燕,无条件支持黄平的工作。春节期间,吕洪燕轮休回廉江过春节,疫情发生后,她提前取消休假,主动请缨返回单位,参加发热患者的排查,共排查约110人次。
“选择了医者,就选择了无私,不论工作多辛苦,多危险也不能退怯。”吕洪燕说,全国防控疫情一盘棋,作为医务人员必须身先士卒,在前方作战。
父母在后方照顾小家
为了心无旁骛地参与抗击疫情工作,黄平夫妇将7岁和3岁的两个儿子托付给父母帮忙照顾。在携手抗疫的日子里,夫妻俩通过微信视频互相鼓励打气。
儿子、儿媳都在抗击疫情的一线,守在家里的黄裕光负责照顾两个孙子。有时,吕洪燕的父母也过来帮忙照看。
“虽然内心有万千不舍,但他们是医护人员,救死扶伤是他们的责任。”黄裕光说,平时怕打扰他们工作,电话里简短问候,将担心藏在心底。
谈起自己的家庭和孩子,黄平表示,没有家人的支持,自己不可能全心投入工作。“他们是我身后最坚强的后盾,希望疫情早日结束,能抽出时间陪伴家人。”谈到疫情结束后最想做的事情,黄平这样说。
“最美媳妇”:石角镇荔枝园村冯杨凤
孝、善、勤感染身边人
“我们都是世间最平凡的儿女,最平凡的父母,我们做的事都是自己应该做的。”多年来,石角镇油房村委会荔枝园村“外来媳妇”冯杨凤以孝化人,以善立教,以勤治事,用孝善勤感染身边人。冯杨凤一家五口,是村里有口皆碑的模范家庭。今年6月,冯杨凤被评为廉江市“最美媳妇”。
孝善作则,老人眼中的好闺女
婆婆一直身体不太好,冯杨凤一边帮丈夫邓周山打理40多亩的鱼塘,一边服侍婆婆,种责任田,养猪喂鸡,里里外外一把手。
今年4月,婆婆不小心摔倒扭伤腰,冯杨凤赶忙将她送到医院治疗。正在外地办事的丈夫闻讯后赶到医院。“看到老婆正给我母亲倒便盆,擦身体,当时很感动,心想没有娶错人。”邓周山说,娶到杨凤是福气,母亲身体不适住院,多亏有妻子的悉心照顾,而且没有一句怨言。
婆婆逢人便夸儿媳贤惠勤劳、为人善良本分。“杨凤待我好,比亲闺女还亲。”婆婆罗杰芳说。
“教育孩子,其实我也没有什么诀窍,就是遵循一个原则:与其说教孩子十句,不如父母认认真真做一件事。”冯杨凤说,任何事情只有当父母的做到了,才有资格要求孩子。
一儿一女在她的潜移默化中形成了待人礼貌、尊老爱幼的良好品德,学习勤奋刻苦,成绩优秀。
2013年9月,儿子邓虎考上广州体育学院,并于2016年作为在校大学生光荣入伍,于2018年8月底光荣退伍后继续完成大学学业,现在在广东省政协工作。
2015年9月,女儿邓媚考上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在校期间品学兼优。“妈妈的孝心善行,是我们的航标灯塔。”目前已在广州就业的邓媚感慨道。
以勤治事,群众口中的好党员
冯杨凤是一名党员,自2014年当选油房村委会妇女主任以来,她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带领村民勤劳致富。
她经常想尽办法争取上级医院帮村里妇女免费检查身体。今年4月以来,她积极下乡发动本辖区内的妇女到镇卫生院进行“两癌筛查”,并建立微信群,每天督促她们做好疾病的预防。另外,她还极力协助镇妇联做好恤孤助学的工作,经常下乡探访慰问贫困人员、老党员、老干部、孤儿并捐献爱心物资。
为了提高村民的安全意识,冯杨凤积极进村入户宣传平安家庭“六防六无”安全知识,2017年获得“湛江市平安家庭创建活动示范户”荣誉。工作之余,她还组织妇女们参加文体活动,并曾在镇里、市里获奖。
冯杨凤曾多次被评选为石角镇优秀党员,2016年先后当选为石角镇党代表、石角镇人大代表、廉江市第十六届人大代表,2019年被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她的家庭曾获得“党员之家”“光荣之家”等荣誉称号。
新闻推荐
汤塘镇依托“温泉+古村落”发展全域旅游 打造黄花湖省级旅游度假区
汤塘镇熹乐谷温泉度假景区的“氡”温泉吸引珠三角众多游客前来体验。程浩摄南方日报讯(记者/程浩)近年来,佛冈把全域旅游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