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日报记者 周永龙
通讯员 肇公宣
这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抢险保通历程。
6月以来,清远市连南县普降暴雨到大暴雨,造成寨岗河洪峰多次通过S261线连接寨岗镇和大麦山镇的廻龙桥,桥墩受到严重冲刷。
6月7日清晨,廻龙桥桥墩出现下沉、拱圈拉裂、桥面凹陷等险情,交通公路部门鉴定为危桥,并实施封闭管理,当地近3万群众只能绕道10多公里而行。经广东省公路事务中心与当地政府及交通公路部门、勘察设计单位现场勘察,决定在迴龙桥下游15米处架设一座“汽-20”标准、长42米双排单层加强型ZB200型钢桥,确保端午节前完成架桥任务,保障当地人民群众安全出行。
灾情就是命令 保通就是责任
6月15日,广东省公路事务中心发出《关于调派钢桥架设队伍支援连南县公路保通工作的通知》,急令肇庆市公路局应急架桥队(隶属于肇庆马房大桥管理所管理)迅速赶赴连南县支援公路抢险保通。接到命令后,马房大桥管理所立即启动应急抢险预案,派出技术骨干赶往受灾现场仔细勘察地形、了解社情民情,会同上级主管部门、当地政府和交通公路部门共同研究制订架桥保通具体方案。同时,迅速做好人员发动和装备器材、桥梁准备工作。马房大桥管理所党支部书记、所长吴启荣率先垂范,第一个在应急架桥保通突击队名单上签名;架桥队副队长、共产党员李建华因肋骨骨裂正在休养,他二话不说带伤上阵;共产党员陈锦泉因病刚出院,闻讯后主动请缨,强烈要求参加这次抢险保通任务。经过充分准备,应急架桥队按照上级要求于6月18日16时按时到达指定地点,顺利完成人员、装备集结。
烈日炎炎架桥 铁骨铮铮战斗
连日来,连南地区持续高温天气,体表温度37℃以上、地表温度接近50℃。这次应急架桥,队员们不仅要和时间赛跑,还要与高温搏斗。由于连续高温作业,当地一台投入抢险的挖掘机突发自燃,架桥队员迅速以灭火器进行灭火,同时组成人链接力浇水灭火,为车主挽回近20万元的财产损失。
面对高温暴晒和繁重任务的双重压力,架桥队员们始终以血肉之躯战天斗地、攻坚克难,危险的地方党员先上,脏累活儿党员先干,时刻践行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吴启荣还有4个月就要退休了,接到命令后,一如既往地靠前指挥。因年龄较大、长时间在高温下工作,身体出现中暑症状,但他一直咬牙坚持,以自己的模范行动鼓舞士气;架桥队队长、共产党员谢永赞自始至终勇挑重担、不畏艰险,最危险的工作总是第一个冲上去,身上的衣服就没有干过,但他从不叫苦叫累,白天劳累了一天,晚上回到宿营点还要筹划第二天的工作,每天睡眠不足4小时,充分发挥了排头兵作用。在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的积极配合下,在全体应急架桥队员的艰苦努力下,6月22日11时许顺利完成了钢桥架设任务,比上级下达的任务期限提前了2.5天,实现了端午节前开通便桥的目标。
迴龙便桥开通当天,59岁的村民李秋莲特意来到现场,她饱含泪水激动地说:“今天是个好日子,我很开心,去镇区再也不用绕行十几公里路了,我的孙子又可以上学复课了。”当地政府和群众称赞迴龙便桥时说:“这是一座便民桥,也是一座连心桥。”
危急时刻能战 屡建功劳先锋
据悉,肇庆市公路局应急架桥队现有队员15名(其中党员8名),是肇庆乃至周边城市唯一一支公路应急抢险突击队。2009年组建以来,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时刻牢记使命担当,一直秉承“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理念,平时苦练精兵、锻造筋骨、磨炼意志,急时勇当先锋、攻坚克难、顽强拼搏,一直担负着珠三角地区机动抢险保通任务,11年来先后12次出色地完成广东省交通运输厅、省公路事务中心赋予的应急架桥任务,充分发挥了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彰显了公路人的责任与担当。2019年,马房大桥管理所被广东省交通运输厅授予“十大南粤交通楷模”荣誉称号。
新闻推荐
廻龙钢便桥13天建成 因洪水中断17天的省道S261线连南县寨岗段恢复通车
廻龙钢便桥通车,群众骑摩托车经过。胡歆鸣摄南方日报讯(记者/陈国飞通讯员/梁东华)“很开心,去镇区再也不用绕十几公里的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