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德计划打造一批国家、省、市临床重点专科。陈咏怀摄
日前,英德市印发《英德市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行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以医疗、医保、医药联动(以下简称“三医联动”)改革为抓手,争取在公立医院医疗价格、人事薪酬、药品流通、医保支付等重点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加快构建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按照计划,2020年,全市布局合理、分工协作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分级诊疗格局基本形成,以健康为中心的医疗卫生服务模式基本实现,县域内住院率提高到90%左右。
推动医疗机构高水平建设
《方案》指出,英德要实施高水平医院建设,构建强基创优建高地的医疗服务引领机制。英德市人民医院积极创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英德市中医院积极创建三级中医医院,英德市第二人民医院(东华镇中心卫生院)积极创建二级甲等综合医院,九龙镇、大湾镇、英城街道卫生院积极创建二级综合医院。着力在该市人民医院、中医院、妇计中心、浛洸镇中心卫生院打造一批国家、省、市临床重点专科,发展新技术、建设高水平临床科研平台、集聚拔尖医学人才、建设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提升全市整体医疗服务水平。
鼓励公立医院以“托管”等形式支持民营医疗机构发展,允许公立医院和社会力量合作办医提供高端医疗服务,探索建立多种形式的国际医疗健康中心,鼓励重点建设医院率先创办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医项目。进一步推进广清帮扶医疗卫生合作。鼓励公立医院在职和退休医生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多点执业或兼职开办诊所。
强化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落实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政策措施,大力培养引进急需紧缺的专业人才。
推进完善异地就医结算系统
《方案》提到,据清远市医保支付方式,全面推进完善按病种分值结算工作,不断完善按病种分值结算工作,着重提高创新技术的病种分值标准,将日间手术和符合条件的门诊术前检查纳入按病种分值结算范围,对同病同效的中医治疗病例给予相同支付标准。逐步扩大医疗保险基金支付范围,将符合条件的医疗机构中药制剂、针灸及治疗性推拿等中医非药物诊疗技术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
完善异地就医结算系统,推动全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及部分有需求的一级医疗机构接入国家和市异地就医结算系统,全面实现跨市异地就医和市内就医直接结算。加强医保基金监管,加大对骗保、公立医院及医保医师违反法规或服务协议侵占医保基金等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查处力度。健全多层次医疗保险体系,鼓励商业保险机构开发与基本医疗保险相衔接的补充医疗保险。
试行医院主要负责人年薪制
《方案》表示,英德要优化公立医院薪酬结构、合理确定薪酬水平、改革主要负责人薪酬制度、完善内部薪酬分配办法、拓宽薪酬经费保障渠道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加快构建以绩效考核为依托、更好强化公益性导向、体现知识与技术价值的薪酬分配制度。
试行公立医院主要负责人年薪制,合理确定公立医院主要负责人薪酬水平。公立医院主要负责人年薪在单位绩效工资总量外单列核定,薪酬水平根据主管部门对公立医院及主要负责人的绩效考核结果确定。实行年薪制的公立医院主要负责人不再参与公立医院的其他分配,不再从单位领取年薪制以外的薪酬,严禁与所在医院的经济收入直接挂钩。
建设“互联网+医疗健康”
《方案》指出,2020年,建成覆盖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业务网,并确保公立医院全部接入清远市级平台,并逐步扩大民营医疗机构接入范围,实现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联网上云、互联互通、业务协同。建成完善的全员人口、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三大数据库,整合健康医疗信息,实现居民个人健康医疗信息的一人一档、连续记录、动态更新、共享共用。
鼓励二级以上医院提供远程医疗服务,以治疗常见病、慢性病复诊为服务内容,实行线上问诊、线下检查、线下拿药。探索建设处方流转平台,支持医院、药品零售连锁企业共同参与处方流转、药品配送,推进“医药分开”。鼓励开展网约护理、网约家庭医生等服务,为居家养老、医养结合提供支持。推进卫生健康服务证照管理改革,实现多证合一、一码通用。
南方日报记者陈咏怀
通讯员沈习文
新闻推荐
英德成立未成年被害人一站式办案救助中心 加强未成年被害人司法保护
该中心内配置了沙发、玩具、沙盘等设施,能较好地安抚未成年人的情绪和判断其心理状况。陈咏怀摄南方日报讯(记者/陈咏怀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