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人大代表,我牢记使命,时刻用代表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并将代表职责和义务融入到日常工作中,融入到自己的一言一行之中。”自2016年当选为黄花镇第三届人大代表以来,李胜槐积极履职、为民发声,展现了新时代基层人大代表的风采。
同时,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李胜槐从教21载,在平凡的教育岗位上默默耕耘、倾情奉献,用爱书写了一首“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神圣诗篇。“人大代表和人民教师,其实都是开展群众工作,只是角度不同,希望不负人民群众希望,做一名优秀的代言人。”李胜槐说。
串街走巷勤履职
“李代表,请您停一下,我反映一下这地方污水污染问题,希望您向上级部门反映……”早在2017年,李胜槐上班时经过黄花镇旧市场,就有群众拉住他,向他反映问题。他耐心地听群众讲完,并把这些情况一一记在本子上。
根据群众反映的情况,李胜槐利用下班或周末时间走村入户走访,得知该片区因前期规划问题,当时没有建设污水排水道,导致旧市场附近经常污水横流,环境“脏乱差”,周边群众苦不堪言。
作为人大代表,李胜槐经过调研清楚问题的来龙去脉后,整理好群众反映的意见和建议向上一级人大汇报,并提出旧市场尽快建设下水道排放污水的解决措施,后期也紧密跟进事项的进展。
其间,因个别群众只顾个人利益增加计划实施的难度,导致问题解决进度滞后。为此,李胜槐又深入群众家中做解释工作,与群众探讨个人与集体的得失,舍小家为大家的道理等等。经过其不懈努力,当初阻挠挖下水道的群众慢慢转变态度,当地镇政府也迅速行动,建设了6条共115米的下水道,切实解决了旧市场污水乱排问题,当地群众多次自发地找到李胜槐当面致谢。
为民发声促发展
“要是能有一条直接通过运动场的天桥多好呀!”这是黄花镇中心小学师生多年来的期盼。
据悉,黄花镇中心小学教学区与运动场分隔,学生上体育课、开展体育活动都要经过一条马路,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学生家长曾经多次跟李胜槐反映。
李胜槐听在耳里,急在心里。随后,他找到校长商量,能否通过人大代表向上级提出议案的办法申请建设一条天桥。得到校长支持后,他和学校其余老师积极收集学生及家长的意见,组织教师召开座谈会听取多方建议,走访协调周边群众,最后将意见建议汇总后形成书面建议,将师生及家长们的心声反映到上级人大部门。
经过上级多部门的实地考察和深入调研,很快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重视并提出解决方案——在小学教学区与运动场间建设一条人行天桥。该人行天桥于2019年开始立项、设计,目前有关建设工程正在有条不紊进行中。天桥建成后,将大大方便学生们的出行,也进一步助力学校未来的发展。
“完成学生安全之桥这一民生工程,是我作为人大代表,给群众交出的一份答卷。”李胜槐说。
立足岗位爱教育
除了是人大代表,李胜槐还是黄花镇中心小学的一名英语教师,并担任副校长一职,负责学校德育工作。21年来,他始终坚守在教学岗位,兢兢业业、辛勤耕耘,把大部分时间都奉献给学生们,默默地在三尺讲台上,体验着育人的担当与快乐。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在李胜槐眼中,班级无小事,学生无差生。他非常注重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为了不让任何一位学生掉队,在教学中他注意研究各种不同类型、不同性格、不同层次的学生,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尽可能多地给学生们创造学习进步的机会,使每一名学生都能经过努力有所进步、有所获得。
去年,六年级学生小杰因与家人闹矛盾,产生逆反心理,学习成绩直线下降,家长和班主任多次疏导后效果不佳,李胜槐知道后,主动找到小杰开展思想工作。刚开始,小杰很抗拒,但李胜槐并不放弃,反而天天跟他一起在饭堂吃饭,放学也跟他回宿舍,慢慢打开他的心扉,并有针对性开展心理疏导,最终小杰的学习成绩逐渐提升上去。在今年的小升初考试中,小杰以优异成绩排在全镇前列。
“我只是在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李胜槐认为上述“小事”不值一提,更愿意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证明“初心”。多年来,他的辛勤付出也换回硕果累累,先后被评为黄花镇优秀教师、黄花镇优秀党员、英德市先进工作者、清远市模范教师等。
南方日报记者邓文燕
通讯员廖婉茹
新闻推荐
捐资显爱心 修桥促发展 英德公会GEC环保志愿者协会捐资助建横石塘镇共耕大桥
刘祥益一行与共耕村“两委”干部一起参观大桥建设情况。通讯员供图南方日报讯(记者/焦莹通讯员/邓南景冯德清)日前,英德公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