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金锋
进入秋冬季节,天气干旱少雨,是露天焚烧秸秆的高峰期,大气污染防治及森林防火压力增大。为减少露天焚烧带来的危害,目前清远已建立县、镇、村、村民小组四级网格化管理体系,加强对露天焚烧监管。
露天焚烧秸秆并非新话题,公众对其危害、隐患以及治理难度都有一定的认知。据清远消防部门通报的前三季度数据,草地、田地等非构筑物火灾发生357起,占火灾发生总量36.1%,仅次于居住类火灾。今年6月,清远印发了《清远市禁止露天焚烧工作方案》。
虽然“禁烧令”的执行与督查越来越严格,但每年这个季节还是出现大量露天焚烧秸秆现象。这并不能简单归结于农民群众环保意识淡薄或地方政府宣传、督查力度不够,究其原因无非几点,一是随着农村作业方式的改变,过去可以拿来喂牛羊的秸秆,现在不吃香了;二是是稻谷收割后剩下的秸秆必须迅速清理掉,不然会耽误下一茬作物的种植,焚烧实属无奈之举;三是清理成本最低、操作最快捷的方法就是烧掉。
清远是农业大市,丰收后很多地方都有焚烧秸秆的习惯,要改变这种状况,绝非一个法规或一份方案颁布、印发后就能立竿见影。还需堵疏并举、多管齐下,用恒心和耐心打一场持久战。
进一步加强宣传普及是当务之急。要继续加大力度进行更加广泛的“禁烧”宣传,实现家喻户晓。据前期清远各地检查的情况来看,持“平时都有焚烧这个习惯”观念的农民群众占了很大比例。这就需要继续持续宣传、长时间引导,结合典型案例让农民群众减少消极执行情绪,从心底真正认识到露天焚烧的现实影响和长远危害。欲速则不达,各地需把这项工作当做一场长久战来谋划,而不是一次大干多少天的速决战。
进一步打造综合利用产业是长远之计。秸秆回收利用,既是现实需要也符合长远发展,但实施起来却又有诸多无奈:在不少地方,青壮年大部分在外地,请人收割秸秆得花钱,把秸秆运到企业还得花钱,最终很多人还是选择“烧了算了”。所以,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秸秆露天焚烧问题,还需多措并举实现秸秆从田头到市场的有效对接,秸秆收上来后探索深加工再利用。这方面清远有的地方已在探索,值得期待。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期待有更多有眼光的企业家参与进来,借助市场的力量,将资金资本及科技成果、经验做法带到广阔农村;另一方面也需政府部门进一步加大秸秆综合利用政策、资金扶持力度,将其作为推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措施之一落实落地落细,这样一个新兴产业才会逐渐成长,实现可持续发展。
新闻推荐
烧伤后如何正确处理? 清远市人民医院专家表示,别用盐杀菌消毒,可用流水冲洗
瞬间的大意,就可能造成小孩的热液烫伤、火焰灼伤等,而你真的了解烧伤后的处理吗?很多家长不仅没有及时减轻孩子的损伤和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