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佛冈县农业农村局举办2020年冬种紫云英植保无人机撒播推广现场演示会。
使用者可通过手机软件轻松操控长轴多功能植保无人机撒播紫云英。
11月5日,佛冈县农业农村局在石角镇小梅村优级农机专业合作社种植基地,举办2020年冬种紫云英植保无人机撒播推广现场演示会。演示会上,技术人员展示了2台多功能植保无人机撒播紫云英的技术。清远市农业农村局农机科科长朱杰才、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江飞跃到现场指导工作,各镇分管领导、农综站站长、农机员,种植合作社和种植大户在现场观摩。
助力农业机械化
据江飞跃介绍,目前佛冈农业生产耕作、收割等环节已经基本实现机械化。但在播种、植保防治方面比较落后,还停留在传统人工、半机械化作业水平。植保防治一直是农业种植生产环节中的难点,存在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并且可能导致农药中毒等一系列问题。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近年来农业机械更新换代不断加速,遥控植保无人机的发明与应用促进农机植保防治飞跃发展。植保无人机作为一种新式农业机械,主要应用于农药喷洒作业。
对比传统人工植保防治作业,无人机喷洒农药作业具有多重优势。节约环保,采用无人机喷洒至少可以节约30%农药使用量和90%的用水量,有效解决农药残留及土壤,水源污染问题,喷洒农药用量少,环保效果好。用传统人工方法防治水稻病虫害,每人每天喷洒农药仅10亩,而用无人机喷洒每小时可作业50—60亩,1天就可作业100—200亩,同时避免了人体直接暴露于农药喷洒范围内,保障了人体安全。采用无人机喷洒螺旋机翼产生的强大气流将农药直接吹送作用于农作物的各个部位,药水随气流可深入到农作物的根部、叶子的背面,能够有效杀灭害虫。无人机不受地面条件限制,适应性广,特别适应佛冈这种丘陵地区。
大力推广推进植保防治机械化,既是解决农业生产劳动力短缺问题,稳定农业生产,又是提高农业生产的劳动生产率,增加农民收入的迫切之举。佛冈通过开展现代示范农业项目,落实国家补贴政策,扶持农业合作社购买植保无人机,积极推进植保无人机的推广工作,推进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
现场演示高效播种
据了解,今年县农业农村局购买了1.4吨紫云英种子分发到各镇。种植紫云英对垦造水田后期管护地力提升起重要作用。紫云英作肥有多重优势,既可以固氮,产生大量的有机质渗入农田中,为农田提供较多的养分,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化肥的施用量,还可以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减少肥料进入水源的机会,从而达到减少污染的效果。此外,紫云英可以调整土壤结构,防止板结。通常农民会在水稻收割前的10天左右,将紫云英种子撒播在田里,种子开花长成后可作为肥料。
现场演示会上展示了短轴和长轴2台多功能植保无人机撒播紫云英,使用者可通过手机软件轻松操控。工作人员往无人机的播种箱内倒入紫云英种子,当细微褐色的种子填满承载器后,无人机便在手机的操控下起飞。短短七八分钟时间,5公斤的紫云英种子全部被均匀播撒在8亩稻田里。
2台农用无人机皆可根据不同用途,选择加装不同的挂载设备,具备播种、施肥、打药、浇水等功能,载荷量为25—30公斤,正常情况下可抵御6级以下风力。
“无人机可以节约很多人工成本”,这是观摩完无人机技术后,当地农户最大的感想。种植水稻、芋头、蔬菜还要经常除虫,这要花费很多人力,而无人机可轻松实现高效施肥打药。
不少种植大户观摩之后都对无人机表现出很大兴趣,但对价格和使用技术有所顾虑。据珠海羽人无人机公司负责人介绍,现场展示的短轴和长轴无人机报价分别为6.3万元和10.8万元,国家给予相关补贴政策,农户购买植保无人机最高可补贴2.12万元。同时,销售方表示会提供培训服务,保证教会农户使用。文/图罗沅琪
新闻推荐
用动物血充人血 故意别车制造事故同是车祸“碰瓷”为何量刑不同我国首次对“碰瓷”作出明确界定,如何定罪量刑也说清楚了
我国首次对“碰瓷”作出明确界定,如何定罪量刑也说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