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清远 今日清城 今日清新 今日英德 今日连州 今日佛冈 今日阳山 今日连山 今日连南
新岭南 > 广东 > 清远 > 今日清城 > 正文

清城区源潭镇 田园综合体助乡村振兴

来源:南方日报 2020-11-18 07:23   http://www.kcqsx.com/


源潭镇新马村南凤溪谷稻虾共生种养区,连片稻田被溪水环绕。曾亮超摄

源潭镇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曾亮超摄

源潭镇新马村南凤溪谷乡村振兴样板区的龙虾已经成熟,准备上市。资料图片

依托广清空港现代物流产业新城,源潭镇加速推进现代物流业等重点产业项目发展。曾亮超摄

在源潭镇新马村南凤溪谷稻虾共生种养区,连片稻田被溪水环绕,一只只小龙虾在清澈见底的溪流里游弋,不远处的村民汤玉群正在岸边除草。家住清城区源潭镇新马鱼仔坑村的汤玉群,目前在源潭镇新马南凤溪谷项目工作,主要负责园区内除草、种树等。“从家里到项目走路仅需5分钟,每个月还有3000多元的工资拿。”汤玉群说,她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有效增加了家庭收入。

源潭镇新马南凤溪谷乡村振兴样板区项目,是清城区承担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任务项目之一,也是2020年清城区45项重点建设项目之一,被列入农林牧渔系列项目重点推进。以新马南凤溪谷项目建设为核心,源潭镇按照“一村一主题、一村一文化、一村一特色”标准,全力推动辖区美丽乡村建设,高标准打造乡村旅游精品路线,构建立体发展新格局。

源潭镇抢抓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广清接合片区建设机遇,加速实现乡村振兴发展,带动辖区群众致富奔康。同时,借助广清空港现代物流产业新城建设东风,源潭镇加速推进现代物流业、装备制造+现代服务业等重点产业项目,凝聚高质量发展强大动能。为清远市加速“入珠融湾”,为清城区加快建设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腹地提供助力。

●撰文:黄玉熹何帆燕刘伟杰

打造田园综合体

富民兴村旺产业

“每天工作时间有9个小时,每个月的工资是3000多元,加上每年的土地租金,我的年收入有50000多元,比外出务工好多了。”汤玉群说,在南凤溪谷项目启动前,周边的村民大多是农忙回家耕种,农闲外出务工,收入不稳定。自项目签约落地后,租下了村民的田地,动工建设后带动村民就业,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每月收入稳定可观。

南凤溪谷养殖技术员胡振华介绍说,目前已整合了水稻与小龙虾共生田地达1000多亩,放养种虾1万多斤。依托新马优质的水源和良好气候条件,小龙虾的活性及繁殖力大大增强,预计全年可以实现3到4收,首批小龙虾计划于近期上市。

玄德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运营新马南凤溪谷项目,其运营总监李彬介绍说:“新马南凤溪谷乡村振兴样板区稻虾共生绿色生态系统初步构建完成,小龙虾明年2月份可以大量上市。”下一阶段计划进行无公害绿色有机蔬菜大棚等现代农业种植、水产养殖设施的建设,力争早日把智慧数据农业生产展示区打造出来。

源潭镇新马南凤溪谷乡村振兴样板区项目计划投资总额达2.2亿元,项目于今年6月正式开工,目前稻虾共生建设已初显成效。除了虾稻共生,新马南凤溪谷乡村振兴样板区还利用稻虾共生产业作为核心,打造生产、加工到餐桌的全链条服务,加快民宿、美食街及观光区域等生态休闲旅游项目的建设,进一步让“一二三产业”进行有机融合。此外,加快“乡村振兴、城乡融合与党建学习基地”的建设,为回乡创业的青年人才提供平台。

“通过稻虾共生带动产业链发展,村民收入也从传统的农业收入转换为"租金+就业"收入。”新马村党总支部书记杨振贤介绍说,目前,村民平均年收入已经达到1.3万多元,集体经济增至每年15万元,达到脱贫标准,正在迈向致富奔康的道路。

构建立体发展体系

绘就乡村振兴蓝图

新马乡村振兴示范区以《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为指导思想,围绕“福文化”为核心的文化引领型乡村振兴示范区,打造稻虾共生,建立稻米与小龙虾产业“一二三产业”融合,构建新型产业协同发展平台。以百福特色内容与“运动互动劳动”三动休闲内容为抓手,努力构建清城特色田园美丽乡村与特色乡村休闲运动旅游格局,盘活特色资源与村庄闲置资产,适当试点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打造集休闲度假、文化体验、农事活动、体育运动为一体的乡村振兴样板区。

源潭镇制定《源潭镇“十三五”期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美丽乡村的实施方案》《源潭镇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美丽乡村实施方案》等制度,大力实施“美丽乡村2025”行动计划,累计建成美丽乡村192条,投入244万元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400多个自然村已全部完成“三清三拆三整治”。余下的村庄正在推进中,“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成效初显。

源潭镇洞尾村先行先试,11个村小组中10个已成功创建美丽乡村。其中,整洁村5条、示范村4条、特色村1条,成为源潭镇第一个美丽乡村创建率达到90%以上的行政村。示范推动全镇美丽乡村创建,源潭镇美丽乡村建设正在实现从一处美向处处美、从盆景到风景的转变。

乡村蝶变的同时,源潭镇加速建设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设施。

源潭镇投入1.3亿元实施村村通自来水工程,500个自然村已通自来水;投入约800万元完成中心小学教学楼扩建项目,并已投入使用;清城区中医院升级建设(改扩建)项目已顺利封顶;投入约1000万元建成“一门式、一网式”基层政务服务中心并投入运行,推动政务服务向村(居)延伸,形成统一的镇村事项目录清单。实现将省集中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一体化门户系统平台延伸至村居,解决办理医社保业务“最后一公里”问题。

现代交通网络格局初显

提升对接湾区区位优势

清城区源潭镇是清远市最接近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的街镇,广清空港现代物流产业新城位于源潭镇内。

10月14日,《广清空港现代物流产业新城总体规划(2019-2035年)》(下称《总体规划》)挂网作批前公示,此次规划范围为清远市源潭镇中心区域。总体规划面积37平方公里,核心区面积12.77平方公里,预留发展备用地面积3.9平方公里。空港新城拟引入揭梧铁路、广州地铁18号线延长线、广清城际联络线、磁悬浮铁路等,源潭镇与清远主要功能片区,与广州市乃至粤港澳大湾区联系将更加紧密。

在空间规划上,提出了一个“三核两轴三带六组团”的空间发展格局。三核,指的是物流枢纽核心、商贸商务核心、城市公共服务核心。两轴,即新城综合服务轴、新城商贸发展轴。三带,即源潭河、青龙河、迎咀水库排干渠景观带。六组团,即现代农业组团、生活服务组团、现代物流组团、商务商贸组团、智能装备组团、综合产业组团。

《总体规划》最大的亮点是交通规划。空港新城的交通规划由三部分组成,在上述提到的轨道交通规划外,还包括流通枢纽规划和高快速路规划。

流通枢纽规划提出,北移新建铁路货运站,提升现状四级货运站为国家二级铁路物流基地。打造湾区流通枢纽和多式联运中心,重点服务广州北部及清远南部产业,与大田站协同发展,重点发挥商贸物流中转分拨功能。

在高快速路规划上,则是加快推进佛清从高速、广连高速、汕湛高速等3条高速路建设,加快x404和龙潭联络线两条快速路建设。

交通线路越丰富,区位条件越优越。随着地铁、城轨、磁浮专线、货运枢纽、高速路等的建设,源潭镇将构建起现代立体交通网络,为源潭镇,乃至清城区的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空港新城加速发展

源潭镇还处在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广东广清接合片区核心区内,除了交通格局的完善,辖区内现代物流业、装备制造+现代服务业等重点产业发展项目正在加快推进,为源潭镇未来大战注入强劲动力。

《总体规划》提出,空港新城拟于近期重点推进4类27项重点建设项目,包括3项交通设施项目、9项市政基础建设项目、8项产业发展建设项目、7项民生公建建设项目。3项交通设施项目中一个为轨道交通项目,为肇清从—广清城际联络线可行性研究;一个是综合交通枢纽项目,为开展源潭货运站北移可行性研究及前期工作;一个是城市道路项目,具体内容包括逢源大道改建、新建X404线。

在交通设施项目外,公服设施、产业发展等项目同样亮眼,充分体现推动广清城乡融合发展的创新发展理念。按照规划,至2025年,空港新城居住人口约20万人,就业人口约30万人。源潭镇充分考虑人居和产业需求,计划近期重点推进的公共服务项目涉及教育、医疗、绿地等。《总体规划》提出,改建源潭中学、源潭一中、台前小学、金星小学、华清专修学校;扩建源潭医院;建设核心社区公园;整治源潭河两岸绿地等。空港新城将积极引导广州医院、学校等优势公共服务设施,培育高品质公共服务功能,社区按照单元发展模式,打造10分钟生活圈。

产业方面,空港新城将依托客货运枢纽与广百集团等龙头企业,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构筑以现代物流业、现代制造业、绿色生态农业、特色服务业为重点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计划在近期推进的重点产业发展项目包括了现代物流业、装备制造+现代服务业两个方面。现代物流业涵盖了广百中国南部物流区二期、锦邦冷链、城际物流、产业新城综合服务中心、清远天业冷链物流中心等项目。装备制造+现代服务业项目,则包括了大宗农贸产品“中央厨房”区项目、现代商贸交易展览区项目、制造业园区项目等。

目前,中国南部物流枢纽园区首期建成运营、二期正加快建设,城际清远源潭综合物流产业园项目一期、广东锦邦仓储物流园项目也在加快动工建设。

■观察

建设新马田园综合体

为乡村振兴提供经验

“稻在水中长,虾绕稻边游。”近期,源潭新马的稻虾田迎来小龙虾捕捞季。稻田养虾实现“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相比单纯种水稻,产值至少翻了一番,稻虾共作成为脱贫致富新门路。

我国拥有悠久的稻田养鱼历史,早在两千多年前,先民就曾过着“饭稻羹鱼”的自给生活。作为稻渔综合种养模式的一种,稻虾共作之所以能成为农户的重要增收途径,不仅来自每亩多产出的百余斤小龙虾,也来自水稻品质的同步提升。相比普通水稻种植,该模式能实现粮渔双赢:与虾共生的水稻不打药、不施化肥,游弋水中的虾苗能松土、摄食害虫,粪便还可肥田。市面上,这样的绿色虾稻米比普通稻米贵好几倍,有的甚至能卖到10多元一斤,虾稻米也已成为城市餐桌上备受青睐的大米新品牌。

随着租地、农资、人工费用的上涨,传统耕作的种粮模式成本越来越高,传统种植收益逐渐下降。但在市场端,市场对绿色优质农产品的需求持续增高,这就折射出农业生产的一个矛盾:如何降低耕作成本,提升农产品品质,让种地更挣钱?这个改变必须从种植模式上转变发展思路。新马探索稻虾共生,为广大南方地区探索农业模式转变提供了新路径。

乡村振兴需要因地制宜。以前种地,只能收获粮食,引进稻虾共生后,同样的地有了两样收成。而且,相对于湖北这种小龙虾养殖大省,源潭镇具备更加优越的自然条件:气候温润。不要小看天气的影响,优质潜江小龙虾,在湖北省潜江市只能收获两季。而在源潭镇,初步预计可以收获三到四季。这意味着同样的模式,在清远的源潭镇就可以增产30%到50%,这意味着村民的收入更多。

乡村振兴要加快“三产融合”。源潭镇凭借独特的区位优势,让小龙虾深加工、乡村旅游等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目前,源潭镇已经完成启动区1250亩建设,首批小龙虾即将成熟上市,深加工项目已提升日程,小龙虾餐食体验特色街区已经完成规划,即将启动建设。

乡村振兴要实现村民增收。以前的新马村是一个贫困村,通过田园综合体项目,年集体收入增长至15万元。村民除了拥有土地租金,还可以家门口就业,村民收入明显增加,目前年平均收入已增至1.3万元。

源潭镇地处清远南部地区,自然条件、气候条件优越。从实践经验看,“新马探索”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等多个维度实现和谐发展。综观清远,类似源潭镇新马村自然条件的区域还有很多,这无疑为“新马探索”在其他县(市、区),甚至为广东其他地市农村地区实现乡村振兴发展提供宝贵经验。目前,清城区飞来峡镇西坑村已经学习“新马探索”,在村里开展稻田蟹种养殖。未来,还会有更多的地方学习、借鉴“新马探索”,实现乡村振兴发展。

新闻推荐

清城区举行庆祝第36个教师节大会 教育先进集体 和个人获表彰

南方日报讯(记者/黄玉熹通讯员/何立)9月9日,清城区举行庆祝第36个教师节大会,表彰2019—2020学年清城区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及先...


相关阅读 

猜你喜欢
评论(清城区源潭镇 田园综合体助乡村振兴)


 
频道推荐
  • 险!天黑路滑市民捡东西不慎坠河 喜!消防紧急救援成功救出
  • 清远市刺绣文化协会主席张亚男:在瑶绣创新发展中“穿针引线”
  • 清远一彩民喜中胜负彩146万元
  • 深度剖析佛冈江坳联队“路霸”恶势力
  • 生活垃圾分类网络作品最高可获万元奖金公开征集LOGO、漫画、软文、海报、口号、H5、视频等
  • 
    图文看点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推荐阅读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 企石为老旧厂房“体检” 将“电老虎...
    
    热点排行
    4月18日 早间新闻 达芙妮继续亏损:关店千余家 转型电商遭资 北京春季求职期平均月薪10970元 过半职位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余杨:特种设备的安全守卫者 樟木头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 加大对火灾隐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安全 大朗检查水库排站防汛防涝准备工作 全力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8 新岭南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0997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