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估组通报佛冈创建国家卫生县城相关情况。程浩摄
近期,佛冈创建国家卫生县城技术评估通报会在县人民中心召开。国家卫生县城技术评估组采用听取汇报、查阅资料、现场检查和民意测评的方式,对近100个检查点位进行技术评估后,认为佛冈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工作基本达到《国家卫生县城标准》要求,成功通过了本次技术评估。县委书记董和平,县委副书记、县政协主席袁卫国参加会议。
据了解,国家卫生县城每三年为一个创建命名周期,今年处于2020—2022年周期的第一年。根据国家卫生县城评审程序,省爱卫会负责对国家卫生县城全部评审程序,包括申报、暗访、技术评估,各省评审情况在每年2月底报送全国爱卫办,省爱卫办将在报送前组织综合评审,最后在2022年9月底前重新提交全国爱卫会推荐命名,这期间全国爱卫会会进行监督抽查。
“我们将仔细对比国家卫生县城标准和评估反馈意见,以网格化管理为抓手,定责任、定人员、定措施、定时限,细化整改方案,分解工作任务,争取在最短时间内补齐短板、增强弱项,逐项逐条把评估反馈问题整改落实到位,推动佛冈创卫各项指标再上一个新水平。”董和平说。
现场抽查近百个检查点
自2012年启动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工作以来,佛冈高度重视创建工作,下辖石角镇党委、政府及县直各有关单位按照职责任务分解相互支持配合,狠抓落实,全力推进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各项工作。
县委、县政府非常重视卫生创建工作,将其作为“十件民生实事”之一。坚持高位推进,成立以县委书记为组长、县长为常务副组长的创卫领导小组,构建县镇村三级联创机制,实施网格化管理制度,强化每月考评、督查督办,结合环境卫生投诉平台,对创卫中发现的问题、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严抓整改落实。
多年来,佛冈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从激发市民的创卫意识入手,以提升城市形象、改善人居环境、促进经济发展、保障人民健康为抓手,把创卫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计划,不遗余力推进创卫工作。通过不断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常态化管理机制,加大宣传力度,增强群众卫生意识,深入推进城市综合整治,不断提升城市管理水平,让全县人居环境和发展环境得到极大提升。
11月17日至19日,国家卫生县城技术评估组对佛冈创建国家卫生县城进行评估,通过查看资料和随机抽查点位的方式进行“地毯式”检查。现场抽查了主次干道、背街小巷、住宅小区、机关单位、学校、城中村及城乡接合部、农贸市场、医院、公园、汽车站、公厕、垃圾填埋场、垃圾中转站、建筑工地、水体及水源地、水厂、公共场所“四小”行业、食品安全“三小”行业、生猪屠宰场等近100个检查点。
经现场检查发现,县容县貌整洁,保洁工作和“门前三包”工作落实情况较好,绿化美化水平较高、主次干道、背街小巷清扫保洁出色、公厕建设成效显著、垃圾填埋场建设和管理水平突出。环卫基础设施较完善,垃圾日产日清。建筑工地管理较规范,卫生状况良好。
现场检查各类公共场所能在醒目位置进行证照规范公示,场所内外环境整洁,配有公共用品用具的清洗消毒设施。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工作基本到位,尤其是卫生监督部门克服执法人员严重不足状况,通过小班培训、上门培训以及QQ群、微信群进行线上培训、线上答疑的方式加强从业人员培训,取得良好成效。所查自来水厂卫生制度健全,自身检测及卫生监督、监测资料齐全,近3年未发生重大饮用水污染事故。全县近3年无重大职业病危害事故发生,学校卫生工作基本落实到位。
评估组表示,佛冈在推进创卫工作中做了大量行之有效的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群众对创卫知晓率较高,这两年县容县貌进步很大。但是检查中,也发现存在创卫资料不完善等问题。评估组认为,佛冈达到国家卫生县城标准,通过本次评估。
八年创卫成效凸显
2012年,佛冈启动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工作后,高度重视健康教育工作,成立了健康教育机构,健康教育工作网络基本健全,并配备人员和经费开展健康教育基础性工作,学生健康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形成率达到标准要求。注重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在北山建成1000米步道和健康主题公园,至2019年底,成功创建健康促进社区13个、健康家庭6463个、健康促进医院3个;80个单位获得“无烟单位”称号,控烟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佛冈全面开展生态环境“三线一单”编制工作,构筑绿色发展“保护网”,强化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建设,切实抓好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加强饮用水源环境监察力度,严查环境违法行为。主要河段及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重点工业污染源废水、废气达标排放达标率均达100%,医疗垃圾收贮规范。全县近3年来未发生较大(Ⅲ级)以上级别环境污染事件。
佛冈以年度绩效考核为有效抓手,落实各镇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全县食品经营单位有效证照持有率100%,餐饮行业基本实现食品安全量化分级评定,全县近3年未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积极推进“一村一品”品牌示范区建设,全县22家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录入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信息追溯平台。
重视医疗卫生和传染病防控工作,投入大量资金新建中医院、人民医院住院楼、发热门诊规范化建设及疾控中心实验室改造,传染病防控经费有保障、制度较健全、措施有落实。资料及现场检查结果显示,医院发热门诊和肠道门诊设置规范,传染病登记、报告、隔离、消毒制度健全,措施落实。3年来未出现甲、乙类传染病暴发流行。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全程接种率95%以上,安全注射率100%。临床用血全部来自无偿献血。
重视病媒生物防制工作,认真贯彻落实《病媒生物预防控制管理规定》,坚持以环境治理为主的综合预防控制原则,每年投入专项经费。病媒生物控制社会化管理,由县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局总承包,充分发挥社会专业团队开展病媒孳生地治理和病媒生物消杀工作。“四害”密度得到有效控制。全县实行网格化管理,责任到人。社区主干道硬底化率达100%,亮化率达96%。背街、巷道路面平整,下水道管网覆盖率达95%。全县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加强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治理。省卫生村覆盖率、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卫生户厕普及率达到要求。村卫生室覆盖率达100%。城乡居民参保率达98%。
创建工作向精细化常态化制度化推进
评估组反馈,目前佛冈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工作存在十大问题和短板,主要体现为创卫资料“缺、乱、错、虚”;创卫机构构成不合理,爱卫办机构不强、人员力量不足;主要窗口单位、重点场所创卫宣传氛围还待加强;健康教育宣传水平有待提升;环境卫生有不少短板;生活污水纳污管网不完善;卫生监督执法人员严重不足;食品安全监管有待加强;传染病防治能力需进一步提升;病媒生物防制要加强等。
评估组建议,尽快启动健康促进县创建工作,“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加强健康教育机构、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等健康教育能力建设,提升专业机构专业指导水平,规范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抓细抓实学校健康教育课,健康素养要从娃娃抓起。
针对创卫资料“缺、乱、错、虚”等问题,建议抽调对口专业人员,对创卫资料进行全面梳理,完善、对标建档,系统准确反映创卫工作情况。
针对生活污水纳污管网建设,建议进一步推进和完善县域城镇生活污水收集管网建设,提高污水处理厂进水污染物浓度,增加污染物减排量。进一步清除生活污水直排口,做好水面和岸边保洁,改善小微水体水质。
针对环境卫生问题,建议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快硬件设施如垃圾转运站、农贸市场、老城区基础设施等的建设进度。合理规划、调整、布局各类环卫设施,加强各项作业精细化管理,科学开展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加强检查、技术指导和培训,使辖区病媒生物控制工作更高效、更环保。
“技术评估之后,一直到命名前,佛冈创卫工作不能松懈,要不断完善、进步,建立健全卫生创建长效管理机制。”肖力说。
董和平指出,创建国家卫生县城是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的重要民生实事,要正确面对成绩,勇于正视存在问题,把评估组的意见建议当成鞭策,凝心聚力、群策群力,对标对表评估标准做好巩固深化工作,把佛冈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工作向精细化、常态化、制度化推进。要迅速抓好通报反馈问题整改落实,补短板、强弱项,把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工作与创建全国县级文明城市工作、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统筹一体推进,与推动佛冈重点工作落实结合起来,打出一套创卫“组合拳”,大力提升创建工作整体成效。
董和平要求,各级各部门要牢固树立创国家卫生县城没有终点的思想,抓常态、重长效,始终坚持为民创建惠民理念,齐参与、共分享。佛冈也将以此为契机,振奋精神、鼓足干劲,以饱满的热情、扎实的举措,持续推进创卫工作,努力为广大人民群众打造天蓝水绿、宜业宜居的特色县城。
南方日报记者程浩
国家卫生县城创建过程
周期
每三年为一个命名周期2020—2022年
环节
申报—暗访—技术评估—综合评审—提交推荐命名—正式命名
节点
每年2月底各省向全国爱卫办报送评审情况
2022年9月底前提交全国爱卫会推荐命名
■声音
在创建国家卫生县城过程中,佛冈各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比如实现零疫情、公厕整改到位等。希望接下来,佛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疏理,查缺补漏、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举一反三,补齐短板。同时要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理念,以更高标准持续做好国家卫生县城创建工作,特别是要对创卫资料进行全面梳理、完善。
——评估组组长肖力
新闻推荐
为大力推动佛冈县中小学少先队改革工作,贯彻落实党建带团建、队建工作,10月29日下午,佛冈县在人民政府中心东楼召开少工委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