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辛有志回应“糖水燕窝”一事后,即食燕窝行业再次成为热点。南都记者了解到,目前对于即食燕窝中的燕窝含量,尚未有国家强制标准出台。但在“糖水燕窝”一事引发舆论关注后,众多燕窝行业相关人士均呼吁制定相关标准。广东省燕窝产业协会近日召开年会,会长张雅琴表示,对近期舆论十分关注的社会热点事件,行业一方面是检讨自律,另一方面是汇聚力量,推动各项标准的建立,保障各个市场主体在健康良性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
暂无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全国农贸中心联合会会长马增俊告诉南都记者,标准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团体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其中国家标准又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行业标准是国家部委颁发的,团体标准是社会团体、协会颁发的。而目前在即食燕窝这一领域,并无国家标准出台。
针对燕窝的食品标准,南都记者在食品标法查询网查询得知,目前国内关于燕窝的产品标准有9条,涉及即食燕窝标准、燕窝饮品标准、燕窝罐头标准、风味饮料(胶原蛋白燕窝饮品)标准等。但仅有中国药文化研究会在2018年发布的即食燕窝标准为团体标准,其他均为企业标准,但并无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
在这唯一的团体标准中,规定了即食燕窝中的干燕窝含量,这份标准按照100g燕窝液体中干燕窝标准介于1g-2.5g之间、2.5g-5g之间以及大于等于5g三类情况,分别将即食燕窝分成经典型即食燕窝、浓稠型即食燕窝和浓缩型即食燕窝。
对于燕窝中最重要的成分唾液酸,这份标准要求每克即食燕窝中唾液酸含量大于等于0.5毫克。而在王海披露的检测报告中,辛选直播间出售的“茗挚”即食燕窝,每100克中含有0.014克的唾液酸,也就是每克燕窝的唾液酸含量为0.14毫克,显然并不符合这份标准。
对于燕窝原料,这份标准的要求为“燕窝原料需检验合格,符合国家食品卫生安全标准的要求,原料应不变色、不霉变、无异味。”但对于燕窝具体用料、分级并无确切标准。
即食燕窝品牌蔡府创始人十三姨告诉南都记者,燕窝原料也分燕条、燕渣渣、燕盏等,燕渣渣虽然也是燕窝但就是边角料,不同级别的原料差价、品质也较大。此外,在十三姨看来,每克燕窝中不少于0.5毫克的唾液酸并不是很高的标准,“这个标准在我们看来都不算好的燕窝品质。我们公司的即食燕窝经过第三方监测后的数据是,每克燕窝里含有唾液酸成分3.4毫克,远大于这个数值。”
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仅有的这份团体标准并不能满足当下的即食燕窝行业需求。
国家燕窝标准在2018年立项
标准的缺失,也给了众多即食燕窝品牌牟利的空间。从事燕窝行业数十年的易女士透露,“现在行业内没有监管,也没有强制规定燕窝一定要有多少含量,辛选这次卖的燕窝只能说里面的有效成分比较少,(唾液酸)成分少得可怜,但国家目前没有这方面的标准,很难定性这次有多大的问题”。
马增俊告诉南都记者,在各类标准中,国家标准应该是最基本的,企业标准应该是最高要求,而全国农贸中心联合会正准备建立燕窝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将建立一系列以消费者为导向的团体标准,“我们的标准会更细化,我们会要求品牌不仅把原料的克数,还要把原料的分类写清楚,让消费者购买的时候清楚明白”。
按照马增俊的说法,他在数年前就想推动即食燕窝标准的确立,但因为种种原因并未成行。
11月18日,全国农贸中心联合会燕窝市场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国燕委”)发布文件,在文件中称“目前我国燕窝行业标准严重缺失,行业管理混乱”,为促进燕窝行业良性发展、保护消费者权益,将筹建全国农贸中心联合会燕窝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从燕窝分类、名词术语及定义、安全与卫生、标识标签、质量等级、溯源规则、加工流程等方面制定燕窝团体标准。
广东省燕窝产业协会也在11月25日的理事会中,提到将成立和设置“燕窝行业标准委员会”和“燕窝行业标准研发基金”。
除行业协会外,燕窝相关的国家标准也正在制定中。卫健委官网显示,2018年卫健委发布《关于印发2018年度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立项计划的通知》,在2018年度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立项计划中,就包括“燕窝及其制品”的国家标准制定计划,负责制定标准的承担单位包括厦门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监督所、全国城市农贸中心联合会。
据媒体报道,在立项一年后的2019年11月,“燕窝及其制品”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启动会在广东清远召开,启动会由厦门检验检疫技术中心与广东检验检疫技术中心为代表的5家起草单位主办,燕窝行业协会与多家企业代表共同参加。
截至目前,南都记者在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无法查到“燕窝及其制品”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进度及相关信息。
采写:南都记者 汪陈晨
新闻推荐
乘客突发心梗 如何处理? 清远市人民医院急救科医护人员给驾驶员开展急救技能培训
制图:彭雳近日,清远市人民医院急救科医护人员走进清远市大众租车有限公司,为80余位出租车驾驶员开展急救技能培训,提升出租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