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批避险解困试点项目集资房公开抽签选房现场。
“政府能够提供这么好的条件让我们搬出来,支持我们安居乐业,以后生活、医疗、就业、孩子读书都不愁了!”2021年,英德市东华镇金洞村的廖康等一家是在喜气洋洋中开启的——他们在东华镇英华一区影子新村旁有了新房,一家人商讨着等交房了怎么装修,期盼着往后的好日子。
这也是金洞村委会共同的憧憬。日前,旨在解决水库移民避险解困安置问题的第二批避险解困试点项目集资房举行公开抽签选房,首批60套电梯房顺利分到中洞一、二、三、四组水库移民手中,后续几栋亦在紧锣密鼓的建设中,满足金洞村其他205户村民的搬迁需求。
村民
搬出大山新生活指日可待
“听村名就知道我们住的地方有多边远!”有村民如此形容中洞村老家的处境。金洞村有四个村小组坐落于空子水库库区,地方偏,容易水浸,自然条件严重限制了村民的生产生活,也导致群众增收不易,很多家庭住的还是泥砖房或土坯房。
“村里基础设施薄弱,生产生活困难,就医读书不方便,群众对异地搬迁要求强烈。”英德市水利移民办主任邹五平回忆,这是调研时大家共同的感受。
此次分到新房的乾伯家就是一个典型例子。乾伯家住中洞村,一家人靠着山地刨食。几年前的一天,乾伯和妻子去山上干农活,年迈的父母留在家料理家务,不想母亲突发急病,山村里手机没有信号,父亲上山寻人。等乾伯联系上120,救护车往返又耗去80分钟,母亲被送到医院时已错过了最佳救治时间,留下后遗症,老母亲不久便撒手人寰。
孩子读书也是让村民头痛的难题。村里没有学校,读书只能去镇里,交通不便利,孩子只能住校。高年级尚好,低年级的孩子没有自理能力,只能家长租房陪读。对于一些经济条件本就困难的家庭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做梦都想挪个地方,走几步路就能到学校,有个头疼脑热附近就有医院。”有村民感慨,他们经常羡慕搬到第一批避险解困项目影子移民新村的乡邻,唠嗑时听到最多的就是村里道路通畅了、环境好了,衣食住行、孩子读书、老人看病都方便了,打零工赚钱的机会也多了。
“从大山里搬出来,确实给我们家解决了大难题,以后生活有奔头了!”提起新房,中洞村的谢叔激动地说。母亲年迈、妻子患病、孩子读小学,一家人对便利的医疗和教育有着迫切的需求。如今,新生活指日可待。
部门
完善配套设施促就业稳生活
“感谢政府给我们办了件大实事!”说起建集资房,很多金洞村民发出这样的感慨。第二批避险解困试点项目,历经了艰难而曲折的历程。新居落成的背后,是一大批迎难而上、敢于担当的身影。
早在2017年,项目就已经完成三通一平和挡土墙建设,并计划动工建设。后因用地规划问题,项目一度宕机。2019年,为响应群众呼声,英德市水利移民办将第二批避险解困试点项目作为年度首要工作,全力推动落实,与东华镇政府多次召开协调工作会议,并分别成立了第二批避险解困项目推进工作小组。
同时,该项目得到英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批准无偿划拨建设用地,安排扶持补助资金,统筹协调相关部门推进。在东华镇政府和英德水利移民办的密切配合下,项目实行重新选址,并积极做好移民组织工作,协助金洞村委组织金洞村一、二、三、四组选举新村建设理事会,召开村民会议,征求移民群众对新村建设的意见建议,最终第二批避险解困试点项目移民100%签名同意项目变更计划。
2019年11月26日,项目正式破土动工,占地面积约12亩,计划建成6栋12层电梯安置房,可安置移民户265户。水利移民办紧密督导,切实抓好项目的工程质量和安全,考虑到村民生活和工作的便利性,集资房按小区的标准建设,让同村人搬进小区做邻居。
2020年12月中旬,项目六栋大楼主体建设基本完成,并完成了六、七号楼首批60套电梯房公开抽签选房。其他几栋楼也在有序组织和推进中,确保春节前后全体移民分到新房,2021年上半年全部搬迁移民住上新房。
“后续配套设施也会继续完善,为水库移民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并面向附近工业园工厂招工需求,开展定向专业技能培训等,进一步提升水库移民的工作能力,促进就地就业,努力让他们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邹五平说。
文/图:南方日报记者邓文燕
通讯员巫丽萍李耀海
新闻推荐
亚洲最大巧克力文化展示基地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曹菁摄影报道)亚洲最大巧克力文化展示基地、奥园英德巧克力王国元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