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清远全市全域旅游发展如火如荼。图为英德市连江口镇。
南方日报记者
曾亮超摄
近期,科技部火炬中心通报2020年度国家高新区评价结果,清远高新区综合排名第96名,实现升级国家高新区以来排名连续五年稳步攀升,是粤东西北唯一一家排名进入前100名的国家高新区。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开年以来,反映城市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榜单相继发布,这类榜单虽然不能反映城市的全面情况,却提供了不同维度来观察和剖析城市发展现状。记者梳理发现,清远在各类榜单上频繁现身,除了清远高新区入榜全国百强外,在工业发展、全域旅游、农村环境治理等方面均呈现出良好态势。
●整理/南方日报记者刘秋宜
全域旅游
英德连南获“国字号”招牌
1月上旬,在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的“新时代·中国美丽城市、美丽乡村巡礼成果发布”暨“2020中国文旅和网红经济融合发展峰会”上,英德获得“新时代·中国文旅融合创新示范城市”和“新时代·中国最具品质旅游名城”荣誉,连南获得“2020年美丽中国生态旅游名城”荣誉。
英德被列入广东省第二批“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名单,力争通过三年创建,到2021年,实现英德旅游高质量发展,建设高水平高质量的全域旅游示范区,打造成为全国休闲旅游目的地。
连南以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为主要抓手,积极探索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连南实践”,走出一条以文化旅游业带动和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
作为全省陆域面积最大的地级市,清远从南至北幅员辽阔,旅游产品数量多、分布广。清远不断加大旅游品牌塑造力度,通过持续的宣传打造,树立“山水名城、岭南绿都”的城市风貌和旅游品牌,形成“闲情山水、亲情温泉、激情漂流、奇情溶洞、热情民族、浓情美食”六大特色旅游板块。先后被国家有关部门授予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温泉之城、中国特色旅游城市等荣誉称号。
清远提出,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积极探索“全域共建、全域共融、全域共享”的全域旅游发展新模式,推动清远打造具有生态和主题公园特色的国际化旅游城市,推进全市旅游业综合改革和创新发展。
近年来,清远加快推进国际化旅游城市建设步伐,着力引进和打造一批世界知名、全国一流的主题公园群,优化全市旅游布局,加快构建“两带一廊28个支点”旅游空间新格局,推动形成主题公园、北江旅游、乡村旅游、山地旅游、民族风情等主题板块。
当前,清远全市全域旅游发展如火如荼。下一阶段清远将方向不变,力度不减,加大推进力度,确保成功创建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打造全域旅游的清远样板。
村居治理
阳山入选“全国先进”
2月,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通报表扬2020年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的通知》,对全国106个措施有力、成效突出、群众满意的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予以通报表扬,清远市阳山县入选,是广东4个入选的县(区)之一。
阳山13个乡镇同步行动,以疫情防控为切入点,抓住春节期间外出务工人员返乡高峰时段,集中力量开展环境卫生大清洁统一行动,配合疫情防控,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
放眼清远,全市借村庄清洁行动的东风,在农村掀起了村庄人居环境整治热潮,通过“三清三拆三整治”和五级梯度创建美丽乡村,有效解决了村庄环境“脏乱差”问题。自省市村庄清洁行动部署暨春季战役视频推进会以来,全市1078个行政村已全部开展村庄清洁行动,一个月里清理农村生活垃圾23169.98吨。
村居环境整治,清远也总结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经验。在村庄清洁专项行动中,清远充分调动发挥基层党组织、村民自治组织的作用,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各村民理事会组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家长会等,建立文明村规民约,提高村民清洁卫生意识,引导群众自觉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源头减少农村人居环境不文明现象和行为。
2021年新年伊始,清远印发了《关于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开展“防疫情·迎新春”村庄清洁行动的通知》,要求各地从“立足清、聚焦保、着力改、促进美”的工作思路,动员广大农村群众围绕“三清一改”扩大村庄清洁面,重点清理死角盲区,有效铲除病媒生物孳生环境,从源头预防疾病传播。
清远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与全面加强农村疫情防控工作结合起来,实行领导分县包片,分赴各地农村现场指导村庄清洁行动工作。要求县镇两级同时实行片区负责制,形成镇街领导分片包村、村居两委建立联防队伍的组织架构。目前,全市村居100%实行了网格化管理。
科技创新
高新区挺进全国百强
2月中旬,科技部火炬中心通报2020年度国家高新区评价结果,清远高新区综合排名第96名,实现升级国家高新区以来排名连续五年稳步攀升,是粤东粤西粤北唯一一家排名进入前100名的国家高新区。
清远高新区拥有十多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已成为清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正推动清远加速“入珠融湾”。清远高新区完成了从市、省到国家的“三级跳”,先后成功摘得国家火炬高性能结构材料特色产业基地、国家科技创新服务业试验区等多个“国字号”品牌,区内华炬科技企业孵化器成为粤东西北地区首个国家级孵化器。
尤其是近两年,清远高新区坚持以国家高新区评价体系为导向,着力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持续在园区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创新平台建设、创新环境优化等方面加大力度,做出亮点。
清远高新区持续加大力度开展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作,结合产业发展需求和定位,瞄准具备较强核心竞争力的企业,积极开展高企精准招商。在2020年度考核评价当中,实现当年新增高企32家,园区内高企营收合计占比达71%,排名全国高新区第26位,位列新升级国家高新区第一方阵。
创新平台发展成效同样显著。清远高新区全力推动中大新药中心、华师研究院、华工协同创新平台建设,加强对校地平台运营发展的支持和指导,促进华师研究院、华工协同创新平台成功申报为省级新型研发机构,全区新型研发机构达4家,排名全国高新区第52名。全区拥有国家级孵化器数量共3家,排名全国高新区第54名。
下一步,清远高新区将基于评价结果,厚植优势,补足产业价值创造能力、创新成果产出效率等方面的短板,突出高质量发展导向和新发展理念,优化“十四五”时期的发展战略和措施,大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不断完善创新生态体系,优化人才结构,着力推进产城融合和绿色发展,增强区域创新核心竞争力,全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相关
经济发展规上工业利润
总额全省第二
清远市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2020年1-12月,清远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总额165.59亿元,同比增长23.9%,全省排名第二;实现营业收入2221.64亿元,同比增长3.9%。
无独有偶,清远全市去年790家规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508.94亿元,同比增长6.7%,增速同样位居全省第2位。
面对疫情考验、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和工业生产诸多困难,清远及时采取多项有效政策措施,产能恢复加快推进,工业生产明显恢复向好。随着工业企业产能逐步恢复,清远规上工业运行成绩堪称“耀眼”。
从企业规模看,1-12月,清远市规模以上工业大型企业实现利润总额40.63亿元,同比增长12.7%;中型企业实现利润总额95.41分点,同比增长32.9%;小型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9.03亿元,同比增长12.9%;微型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204万元,同比增长402.3%。
企业“吸金”能力增强的背后,是清远优化营商环境等一系列惠企措施的出台和落实。
去年以来,清远以创新机制、再造流程、压缩时限、优化服务等为抓手,持续优化提升营商环境,有力推动经济企稳向好和高质量发展。
一方面,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优化准入环境,全面提升企业开办便利度,提升准营服务,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让企业少“跑腿”;另一方面,贯彻落实延缴税费、减免社保费、延续减免电费等惠企政策,降低企业经营成本,缓解企业资金压力,让企业“轻装上阵”。
未来,清远将进一步解放思想,探索广清营商环境一体化,重点推动广清经济特别合作区对标广州,率先树立全市营商环境标杆。并加强信用建设和营商环境评价结果运用,充分发挥评价“指挥棒”功能。在加强招商引资做好增量的同时,做好工业企业服务工作盘活存量,培育扶持工业企业发展壮大,为清远工业经济发展增添后劲。
新闻推荐
清远日报讯(记者/廖武智李思靖通讯员/韦宗)新春佳节将至,2月8日,市委书记殷昭举先后到退休老同志骆雁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