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轮百日攻坚行动”新闻发布会现场。
1月30日,英德市交通运输局组织执法人员开展第二轮百日攻坚专项执法整治行动。
查处各类交通违法80066宗,查处摩托车不戴安全头盔、闯红灯无牌无证等6类交通违法6409宗,查扣无牌证、报废机动车3354辆……3月8日,英德市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召开该市预防道路交通安全事故“第二轮百日攻坚行动”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各界公布本轮行动的具体举措和成效,并对下一步工作进行部署。
●文/图:南方日报记者焦莹通讯员许英豪林晏伟
交通事故四项指数全面下降
据悉,第二轮百日攻坚行动从2020年12月1日起至2021年3月10日结束,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源头隐患歼灭、货运车辆整治、摩电专项整治、交通宣传教育等五大提升行动,全面加强对人、车、路、企的交通安全管理和监督执法,形成政府统一领导、各部门协调联动,全社会共同参与的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格局,持续推进英德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治理。
发布会上,据英德市公安局党委副书记、政委孙伟智通报,经过第二轮百日攻坚行动的整治提升,该市交通事故四项指数全面下降,重点交通违法得到较好遏制,交通安全隐患治理顺利推进,交通安全宣传广泛深入,各项工作取得良好成绩。
交通事故四项指数全面下降。本轮攻坚行动期间,全市共发生一般程序以上的交通事故226宗,死亡10人、受伤250人,经济损失17.315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事故宗数下降14.72%,死亡人数下降62.96%,受伤人数下降15.25%,直接经济损失下降11.95%。
交通整治力度大幅提升。行动以来共查处各类交通违法80066宗,无证驾驶3108宗、涉酒醉581宗(其中醉驾28宗),查处摩托车不戴安全头盔、闯红灯、无牌无证等6类交通违法6409宗,查纠城市道路非机动车及行人违法4965宗,查扣无牌证、报废机动车3354辆。
五项提升行动成效显著
孙伟智介绍,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完成了4个红绿灯建设工程,投入资金约300万元;实施10处国省道事故多发隐患路段治理,已完成8处;剩下2处正加紧施工,投入资金250万元;推动G240、G358、S252、S348线14.734KM中央分隔带设置工作,目前项目施工图设计已完成,正进行财审和施工招投标工作,投入资金2300万元;实施G106线文明示范路创建活动,投入资金230万元对沿线安全隐患进行治理,预计2021年8月底完成;针对国省道路口专项整治情况“回头看”,完成标志牌设置随意、不规范等15个问题的整治。
在源头隐患歼灭提升行动中,强化三级预警,交警部门提前3个月对即将审验和即将换证的6866位驾驶人发送提示短信,提醒驾驶人办理相关业务。同时,强化协同共治,充分发挥村委会基层组织作用,动员村干部配合交警部门深入各车主家中,逐人逐车督促整改,并由住建、公安、交通、应急、教育局部门组建英德市重点车辆及驾驶人“隐患清零”专班,强化挂点联系,与全市运输企业建立点对点联系清单。举全市力量,开展重点车辆、重点驾驶人安全隐患清零工作,采取上门告知、布控查缉、宣传教育等措施“全方位、零盲区”溯清重点车辆、重点驾驶人安全隐患。
针对货运车辆整治,一是强化源头管理。多部门联动约谈货运(源头)企业17家。3月9日,英德市道安办第一召集人——英德市委副书记、市长肖勇科,组织该市交通、公安等部门主要负责人,约谈英德2家连续3个月位居全市前10名的高风险运输企业,要求其对存在违法未处理的货运车辆限期3月10日前整改完毕;二是强化行业监管。采取全面部署、紧盯重点的方式,通过日常检查、专项督查、通报约谈等方式,全面抓好对交通运输行业单位的源头监管工作。英德市交通运输局牵头对全市26家9类货物集散地、装卸场地全部接入监控平台实施24小时监管,确保辖区6066辆危化物品运输车、半挂牵引车、重型载货汽车、泥头车等重点车辆落实安装定位装置,安装率、在线率达到100%。
在摩电专项整治方面,全市共查处涉摩、电违法总数6259起(同期3892起),同比上升60.82%,暂扣摩托车3443辆,全市涉摩涉电交通安全形势总体向好。同时,交警部门积极推动摩电车辆上牌考证就近办理,在全市范围内设立27个“警邮合作便民服务点”和3个“警保合作便民服务点”,6个农村交警中队全部增设车驾管服务点,实现“就近办、一次办”。为加大对摩电源头的管控,提高摩电的上牌率,减少无号牌车辆上路行驶的现象,英德将拨款150万元,推广摩托车、电动车“以旧换新”“奖补报废”等措施,对来源合法、依法办理有关手续的摩托车及电动自行车报废或以旧换新的,每辆补贴300元,鼓励群众主动淘汰无牌摩托车。与此同时,英德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联合公安交警部门对辖区166家摩托车、电动自行车销售商家进行了一次全面检查,已全部落实带牌销售,带牌销售率为100%。全市84家加油站拒绝为无牌无证、驾乘人员未佩戴头盔的摩托车提供加油服务,摩托车维修点拒绝为无牌无证、驾乘人员未佩戴头盔的摩托车提供维修服务。
英德还建立了涉学生群体、快递、外卖配送企业配送员等交通违法和交通事故抄告制度,按照监管职能抄告至教育局、市场监督管理局、邮政部门,由教育部门通报所在学校并通知监护人,强化“小手拉大手”“校家警”等,提升校园周边交通秩序。
在交通宣传教育方面,通过开展执法直播、专题报道、公益宣传,以及组建交通安全宣讲队伍等方式,全方位开展交通安全普法教育,提升群众安全文明意识。
农村地区摩电整治仍是重点
发布会上,针对“在警力不足的情况下,农村地区如何开展交通安全整治”这一问题,英德市公安局交警大队副大队长钟国标回应道,当前,乡镇交警中队大部分确实面临警力不足的情况,1个基层交警中队要负责4—5个乡镇的交通,基层民辅警长期处于“两眼一睁、忙到熄灯”工作状态,因工作任务繁重,正常休假、节假日和双休日都难以保障,现有警力常常出现顾此失彼、无法兼顾的局面。为此,该市公安部门响应省公安厅的部署,动员全市24个农村派出所参与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将劝导、查处道路交通违法,前期处置交通事故等工作与社会治安面管理同步部署。并充分发挥镇(街)“两员两站”的作用,劝导村民酒驾醉驾、超员超载、乘驾摩托车不戴头盔等交通违法行为,协助交警部门做好交通疏导工作。
“在百日攻坚行动中,经过多部门的协同努力和群众的配合支持,目前摩电整治工作取得了较大成效,"有牌照、戴头盔、限两人、靠右行"的宣传口号深入人心,市区摩托车、电动自行车戴头盔率达到90%以上。但农村地区的酒驾醉驾、乘驾摩托车不戴头盔、超速超员等交通违法仍然突出。接下来,农村地区的摩电整治工作依然是公安交警工作的重点。”钟国标坦言。
新闻推荐
南方日报讯(记者/焦莹通讯员/张月新)近期,广东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公布全省30家“AAAA级粮库”和“AAA级粮库”名单。其中,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