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含章,字月川,云南景东厅(今景东县)人,本姓程,因其先祖曾帮助官吏捕杀土寇,怕被报复谋害,所以迁居外地而改姓罗,为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举人。清嘉庆初年,署封川县知县,清嘉庆十六年(1811年)署连州知州。
罗含章到任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发动捐款设科考建筑“宾兴馆”,启迪民智,着力培养后贤。他每月出试题,到书馆考核书生的学习情况,亲自批阅书生的答卷,评定优等答卷,并给予奖励,发现和培养了一批学士。
连州地处粤北湘南交界,民风彪悍,民众好斗殴且好打官司。每当审理民众斗殴案件,罗含章都对争讼的双方晓之以法理,动之以人情,判清事态发生的缘由,提出双方都可以接受的解决方法,平息争斗。审讯类似的案件多了,罗含章感觉要将好斗好讼的风气扭转,必须让更多的人知道,斗气不但伤心,而且伤身,处理不好还会家散人亡。于是,他用心编了《小儿歌》三则,教小孩传唱。
《小儿歌》其二,通过夫妇因斗气、进而服毒上吊亡命的案例,告诫民众,好斗之风不可长———嗟尔愚夫妇,轻生实可伤。小忿胡不忍,服毒悬高梁。汝死亦徒死,汝命谁与偿。借尸肆图赖,抢掠尽筐箱。打斗蕨屋壁,凶狠如虎狼。颓风胡不挽,毋乃废刑章。刺史今执法,威令严如霜。作歌告尔众,毋自取灭亡。
三则小儿歌传达出知州对民众的期待:扭转不良风气,遵守公序良俗,才是每个家庭幸福的基础。儿歌经过小孩子在街头巷尾广泛传唱,让更多的民众懂得了其中的道理,连州民风有所好转。
罗含章连州任期虽然很短,他却做了很多惠民利民的事,除了引导州人戒掉好斗好讼的陋习,发动社会贤达捐款办学堂,还架桥、建凉亭,规划兴修水利和圈养禽畜等。
罗含章刚到连州,就进行田野调查,了解到连州山多田少、农作物因气候干旱而歉收的情况。他拟制了兴修水利的规划,解决民众在耕种时遇到的问题。水利工程建设将启动的时候,他改任南雄知州。
罗含章历任广东、山东、江西巡抚,后升迁工部侍郎。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罗含章去世,其牌位入广东名宦祠,为当地民众拜祭。
新闻推荐
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曹菁通讯员黄世康)由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共同指导,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