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金锋
据报道,为应对“招工难、用工荒”现象,节后,清远各企业积极通过提高薪资、改善工作环境、落实带薪休假制度等方式来吸引和留住人才,但目前部分技术型工种仍然紧缺。
发展是第一要务。当前,清远正对标对表省委“1+1+9”工作部署,围绕清远高质量发展“十大行动方案”,吹响全面加快高质量发展的号角。高质量发展的根基在实体,支撑在产业。展望今后,深入推进产业兴市将成为清远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数据显示,2020年,清远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3.8%,新引进工业投资项目173个,工业投资增长17.8%,高技术制造业、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30%和27%,入选广东制造业500强企业数连续两年“非珠第一”。通过持续推动经济转型,清远产业发展质量稳步提升。
如果说产业是高质量发展的脊梁,那么技能人才就是支撑脊梁的关键环节。随着产业转型升级不断推进,技能型人才已经成为各地、各企业眼中的“香饽饽”。清远要实现产业立市,亟需进一步加强技能人才培养,让技能人才成长为加快产业立市、推进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
一方面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开展技能人才进课堂、进企业、进车间活动,形成尊重技能人才争做技能人才的良好氛围;另一方面增强吸引高技能人才政策竞争力,完善技能人才培训培养体系,激励更多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一代走技能成才之路。
就清远而言,关键还在于打好省职教城这张“王牌”。省职教城自落户清远以来,饱受各界关注,目前稳步推进建设。要围绕广东省职业教育“扩容、提质、强服务”三年行动计划,紧抓“双区驱动”“双城联动”重大历史机遇,进一步探索“互利双赢、订单培养”模式,为清远产业兴市强化用工保障。
这方面,清远不少院校已经在创新开展“订单培养”模式,即企业根据用工需求向省职教城内高校下达人才培养订单,待学生考核毕业即可进入企业工作。这样既能解决学生就业难题,又能解决企业用工难题,提高了高技能人才与市场需求的匹配度。有的企业围绕机械加工、制造等领域,与省职教城内高校建立学徒制培养合作机制,其中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就开设有“长隆班”“建滔班”等。
长远来看,要让技能人才为经济发展赋能,还需打通人才培养、引进“最后一公里”。通过进一步拓宽视野、创新思路、完善机制,继续加快人才强市建设,真正把清远打造成为技能人才高地,让他们成为行业技术的带头人、开拓者和示范者,让各类技能人才成长为清远加快产业立市、推进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让技能人才的活力在清远大地竞相迸发。
新闻推荐
工商银行广东分行工会主任林绍生、工商银行清远分行党委书记(履职行长)林添喜等领导为工作室揭幕。工商银行清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