潖江发源于广东省佛冈县水头镇上潭洞的通天蜡烛(山名)南侧,是佛冈名副其实的“母亲河”。近年来,作为“生态保育区”的水头镇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力加快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步伐,以潖江水轴线和省道245线为连接,全面打造省新农村连片示范区,一个生态宜居的美丽小镇正在成形。
为进一步推动潖江源管护工作取得实效,水头镇按照河长制工作的各项要求,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和部门联动、健全工作机制、实施镇村联动和网格化管理,全面做好全镇河流环境保护工作,切实维护河湖健康生命,实现江河安澜、秀水长清。
做好“清四乱”、河湖“五清”工作
全面推行河长制是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水头镇按照县河长办的指示,贯彻落实全面推行河长制各项工作,着重做好“清四乱”、河湖“五清”工作,要求压实责任到人,任务到村,同时根据“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优化镇村二级河长管理制度,以网格化管理,全面清理“乱堆、乱占、乱建”等问题,确保完成“清四乱”“五清”目标任务。
“从2019年开始,在水头潖江10公里干流河段,我们聘请了7名专职管护员对河道进行养护,并在西田到潭洞段设立一级水源地保护区,保护好我们的水源地。”水头镇农办主任徐业生说。
徐业生介绍,水头镇在各河道实行区域与流域相结合的镇、村二级河长体系,镇、村河长要加强巡查,做到每个月最少巡河一次,牵头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对所辖河湖加大力度清理整治非法排污口、河湖障碍物、涉河湖违建等,对需上级河长协调和上级职能部门处理事项,及时上报并配合相关工作。
因2019年“清四乱”成效显著,在加强宣传和巡河工作的情况下,2020年没有出现非法占用河道岸线、违法建设、违规种植大棚等“四乱”情况。在河湖“五清”行动中,水头镇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在上下半年各开展了一次“清漂”专项行动,累计清理长度4公里,清理漂浮物2.3吨;并且对管辖范围内经流的潖江河干流和镇级管护主要支流莲瑶水、耀洞水等进行大范围清淤,累计清淤河道长度5公里。
结合乡村振兴推进河长制工作
今年,在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过程中,水头镇因地制宜加强对辖区河道进行管护,积极安排部署河道垃圾清理工作,镇村两级河长组织发动群众对河道进行清理。
今年,水头镇党委进一步加大了河道管理保护力度,累计投入12万元在全镇范围内全面开展河道管理和清漂行动,聘请挖掘机和拖拉机,全面进行“清漂、清淤、清障”行动。水头镇聘请相关护河员对农村生活垃圾和河流沿岸白色垃圾进行清理,各村按照河长制分工,组织人员及时清除水头全镇河支干流垃圾,对管辖段河道两岸垃圾飘浮物进行了打捞、清理、转运。
据统计,此次清漂行动累计出动挖掘机60班次、拖拉机(运输车)50班次,保洁人员300人次;累计清理河道13000米,清理淤泥250吨,整治清理河道障碍杂物杂草170吨,清理河道垃圾漂浮物5吨。截至目前,已基本完成水头镇河流沿线垃圾清理,河道基本无白色垃圾等杂物。
开展河道保洁宣传动员
今年55岁的禤廷贵是水头镇王田村的专职管护员,他负责潖江王田段1公里的河道管护工作,每天早上8点,禤廷贵都会绕道从水头中学河边出发,沿河而上去市场买菜,顺便巡视河流管护情况。
近年来,水头镇在全面整治河道的同时狠抓河道保洁宣传动员,营造良好的整治氛围。水头镇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河道保洁宣传教育,利用LED灯、横幅、标语、广播等方式加大河流保护的宣传力度,广泛宣传河长制工作精神,提高了广大群众、企业法人防治污染、保护河流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在开展河道保洁过程中,水头镇党委要求所有党员干部必须带头作好表率,把河道保洁工作当作一项政治任务来抓,积极宣传动员广大群众爱护环境、爱护河道、爱护家乡的青山绿水,同时强调河道保洁工作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为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健全长效机制,水头镇建立健全和严格落实河道长效管护机制,充分发挥村民主体积极性,积极倡导文明生活风尚,定期开展巡查督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大力巩固整治成果。同时,加大河流巡查力度,积极宣传河长制工作,积极引导沿河群众不得向河湖、沟、渠乱扔生产生活垃圾,不得将死亡禽畜乱弃入河,确保河清河畅。
禤廷贵介绍,这几年,河边的环保宣传增多了,在河边散步的村民对河流保护的意识也在逐步提升。禤廷贵每天都会向市民普及环保知识,劝导学生不乱扔垃圾到河道,共同保护母亲河。
“经过近几年的整治,潖江源的水质变好了,夏天在河边散步、游泳、垂钓的人也多了起来,这条母亲河与大家的关系更密切了,真的很不错。”禤廷贵说。
南方日报记者程浩实习生陈盼
新闻推荐
“漫新闻”工作室王韵画为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出行安全,佛冈县交通运输局、公安局联合制定整治方案,遵循路警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