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埠寺前河治理工程于今年2月动工。通讯员供图
南方日报讯(记者/焦莹通讯员/英水利)4月中旬以来,英德市已进入汛期。为逐步提高英德市境内河道的行洪防洪能力,英德市水利局加快推进中小河流整治工程的建设进度,力保目前开工建设的3宗项目在7月前完工投入使用并发挥工程效益。
据介绍,英德市境内的大部分中小河流均为山区性河流,洪水暴涨暴落,且河道两岸基本为自然河岸,未加设任何护砌,加上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防洪能力低,存在严重的防洪安全隐患。河道经过长时间的洪水冲刷,出现河床淤积、堵塞及两岸自然坡面淘空、坍塌现象,造成行洪断面缩小,影响行洪能力,加剧洪涝灾害。
为有序开展和做好中小河流治理项目,逐年提高英德境内中小河流防洪行洪能力,保障河道两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英德市水利局按照分年分批实施的原则,多方筹集建设资金,稳步推进河流治理项目建设。
目前正在实施的小流域治理项目共有3宗,分别为望埠镇寺前河、横石水镇下空水及墨岭溪、西牛镇树山坑。主要整治内容为河道清淤、护岸加固等。其中,寺前河治理工程河道清淤清障9.32公里、护岸加固3.279公里,工程概算投资1409万元;下空水及墨岭溪治理工程河道清淤疏浚11.381公里、护岸加固10.511公里,工程概算投资2500万元;树山坑治理工程河道清淤疏浚11.32公里、护岸加固6公里,工程概算投资1648万元。
这3宗工程于2021年2月正式动工建设,目前,寺前河治理工程已完成总进度的30%,下空水及墨岭溪治理工程已完成总进度的71%,树山坑治理工程已完成总进度的35%。3宗项目计划在7月前完工并投入使用。
英德市水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开展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可实现“防灾减灾、岸固河畅、安全经济、长效管护、自然生态”的治理成效,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适居环境。上述3宗工程完工后,将大大提高流域内的行洪防洪能力,保护沿岸农田及居民聚集区,减少水土流失,降低洪水灾害损失,总体实现“河畅、岸固、水清、景美”治理目标。
新闻推荐
英德一季度GDP比增19.8% 农业生产形势良好,畜牧业增长182.6%
南方日报讯(记者/焦莹通讯员/英宣)据英德市统计局消息,2021年一季度,英德市经济运行基本稳中增长,全市实现生产总值75.5亿元,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