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干净整洁,乡村旅游日益红火……目前,阳山县农村面貌不断改变,乡风文明不断改善,美丽乡村创建水平不断提高。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检查验收中,阳山获评优秀等次,位列粤北片区第一名。
阳山实施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成效,在岭背镇蒲芦洲村委会下辖的坑口村有着鲜明的印记和良好的成绩展示。近年来,坑口村发展势头日益强劲,村民幸福感不断增强。
“通过发展产业,开发乡村旅游,全力推动农、旅、文深度融合,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让美丽乡村转化为美丽经济。”岭背镇党委书记江国平介绍,成功打造成清远市美丽乡村“生态村”后,坑口村正朝着乡村振兴发展的道路稳步迈进。
环境越来越好村民幸福感满满
夏日里的坑口村中小公园,阴凉的树阴底下,是村中孩童的最爱。时不时,就有孩子呼朋引伴在此嬉戏、玩耍,给村庄增添了活力。
在坑口村,处处能看到美丽乡村的印记——美丽的小公园、干净整洁的文化广场、四通八达的硬底化道路、漂亮美观的文明墙画……舒适的人居环境,使村民幸福感和获得感满满。
“以前,村里的路坑坑洼洼,下雨天道路泥泞不堪,我们都不愿意出门。经过整治,现在村里很漂亮。”50多岁的坑口村村民吴伯说,现在村民的院坝、入户路基本实现硬底化,村道公路四通八达,村里主路两侧还种满了鲜花,每天,村里还有专门的保洁人员清扫卫生。“环境越来越好,村子越来越美,我们打心底里感到高兴。”吴伯说。
近年来,岭背镇全面铺开村庄人居环境整治,全部村庄实现从“脏乱差”到“洁净美”的转变。在此基础上,岭背镇还通过整合涉农资金,以奖补形式沿线连片打造美丽乡村风貌带,近2198栋房屋完成风貌提升,形成了约35公里的乡村风貌示范带。
坑口村通过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和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完成清拆危房50栋,清空的土地上建了停车场和形象广场,打造“四小园”(小花园、小菜园、小果园、小公园),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蒲芦洲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欧木养介绍,环境变好后,还带来一个新的变化。村里环境卫生提升,村民维护环境的自觉性也提高了,渐渐改掉了垃圾随手扔的习惯,乡风文明不断提升。
产业稳步发展游客不断增长
2020年,坑口村被评为清远市美丽乡村“生态村”,所在的“天南峡谷·康养吾乡”精品线路(岭背—秤架)被评为第二届“广东美丽乡村精品线路”。
村庄面貌焕然一新,村民对产业发展有了更多追求和期望。
坑口村沙田柚种植历史悠久,目前从事沙田柚种植的农户超过80%。2016年以来,岭背镇全力打造沙田柚特色产业,制定了《岭背镇沙田柚种植奖补方案》,对新种植沙田柚的农户进行奖补,充分调动群众的内生动力。同时,定期开展培训、邀请专家对村民进行技术指导,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欧木养介绍,在上级利好政策的影响带动下,加上土地整治整合的完成,坑口村村民种植柚子的积极性高涨。近年来,当地不断建立和完善岭背沙田柚品牌,柚子价值不断增长,价格从原来每个6元提升到了12元,实实在在增加了柚农的收入。
“我种植了10亩沙田柚,一年的收入比出去打工挣得都多。”村里的种植户欧木生说,家里原来有3亩田地,因外出打工,有时丢荒,有时免费给其他村民耕种。如今,通过土地流转发展农业,连片柚树既成了村里的一道美丽景观,也使收入大大增加,生活越来越幸福。
柚果富了“钱包”,柚花也带旺了乡村旅游。为了打响蒲芦洲“金蒲柚”品牌,蒲芦洲村以“一棵柚子树办好两个特色节庆”的理念,连续4年成功举办了柚花节和柚子节,累计吸引游客近10万人次。与此同时,“金蒲柚”也在2018年获得了国家生态原产地产品认证,2020年,蒲芦洲沙田柚产业成功申报“一村一品”。
此外,依靠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在成功创建特色村、生态村及农房风貌管控提升后,坑口村还引入外部资金投资建设广东峡天下旅游景区,并已建成玻璃吊桥、玻璃栈道、竹筏及河道漂流、农业观光等设施,自去年5月试营业至今,迎接游客超30万人次,解决附近村民50多人就业。
南方日报记者段灿通讯员孟齐飞
新闻推荐
5月24日,长沙,明阳山殡仪馆。人们来到这里,与袁隆平告别。上午10时,“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