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市位于广东省东部,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既没有严冬,又没有酷暑,是最宜居的城市之一。汕头有着源远流长的潮汕文化,素有“海滨邹鲁”的美誉。这个享有“百载商埠”的城市,新中国成立以来,在1981年汕头经济特区成立后,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存于博物馆的一张张珍贵的历史照片,作为档案史料记录着这个城市的精神文明建设和地方文化的繁荣。
透过这一张张旧照片,在我四十多年的人生里感受着自己生活发生过的变化,也在这些照片里看到了汕头翻天覆地的变化,看到了保存完好的标志性建筑、守旧如旧的文物保护。
我曾在汕头林百欣国际会展中心、汕头图书馆看到详实记录汕头发展史的照片:如这组照片,记载着规划汕头作为中国改革开放重要“试验田”,为汕头经济特区的创建和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先驱者们忙碌的身影。一幅图片,一个足迹,在简陋的户外临时搭建的竹棚里、在一片荒滩里,特区早期的建设者们奉献着青春和汗水,贡献着智慧和力量。因侨而立,独特的侨乡优势,海纳百川,民营的独特优势,科技创新,工业的产业优势,一步一步的,特区的多少个难忘的“第一”诞生了,第一艘大型货轮、第一家星级宾馆、第一艘豪华客轮、第一个大型游乐场、第一家合资企业。透过每一张图片,图片中人们的装扮由朴素的单一变成了多样和时尚,图片的大背景及色彩也逐渐斑斓起来,高科技的含量逐步显示端倪,图片跳跃间,科学技术一日千里,汕头发展取得巨大进步,城乡面貌发生显著变化,如画的花园式住宅小区群、宽广的马路、美丽的公园、著名学府汕头大学,汕头特区旧貌换新颜。一幅幅风起云涌、气壮山河的壮丽画卷在我面前慢慢铺开:从高空看汕头高楼林立的风姿,繁忙的汕头港、宽阔的深汕高速公路、美丽的礐石大桥、横跨南北的海湾大桥……
历史照片档案的收集、整理和保管均是学问,历史照片具有真实性、生动性、形象性的特点,为70年代出生的汕头人,在四十多年的岁月里,我从一个小孩变成了一个中年人,关于汕头发展史照片里人们朴素的着装,忙碌的身影,狭小的马路,至今天东海岸的明珠焕彩,凡此种种,对我是如此的熟悉。我经历了一个几乎买什么东西都得凭证购买,物资匮乏靠配给生活的年代,今天在这些珍贵的旧照片的牵引下,我忆起那对着刚装日光管时欢呼雀跃的一刻;我忆起家里装了自来水,忆起使用煤气炉的欢欣时刻,我忆起孩子时记忆中宽广的外马路,恰是现在很狭小的路段,孩子时觉得很远的路,现在发觉是近在咫尺。原来是紧跟着汕头扩展的交通网络的日新月异,使得遥远的路不再遥远……凡此种种的的照片展示,它不仅是回忆,是一首首汕头发展的史诗,弥足珍贵的照片的完好保留,离不开一代代档案工作者的辛勤工作。
感谢生活,让我拥有可以被保存下来的童年起的记忆,感谢把珍贵的照片完善保存下来的一代代工作者,历史照片内容如此深刻,她大笔一挥,过去、现在与未来,把汕头特区从建立到发展壮大的过程用写实的手法一一演绎,让人们在这里全程了解了汕头经济特区从无到有,从落后到现代化的发展,在分享改革开放成果中,不同层次的人们从中吸收了不同的心灵氧份,坚定了与中央和地方政府一道让汕头经济特区不断发展壮大的信心和决心。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康洁、通讯员李凯扬)“感谢海关周到、便捷、高效的服务,在进口设备审批环节给予细心指导,让我们的实验室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