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的鮀城,依然骄阳似火,位于春杏路的明德小学部热闹非凡。大家冒着酷暑,前来学校参观或参加体验课。这所将于今年9月正式开学的小学部,究竟有何等魅力,让家长们顶着烈日也要来看一看呢?
原来,该校区有“新玩法”,推出“四点半课堂”,不仅以国学教育丰富校园生活,还聘请俄罗斯老师,将俄语引入课堂,为明德学子提供优质的双语教育。目前,明德小学部已正式开始招生。
上期说到明德小学部引来俄罗斯老师过来交流,记者一探究竟。原来,小学部的课程将融入国外优质的教育资源,为明德学子提供优质的基础教育。除了英语之外,俄语是一到二年级的必修课。为了让孩子们学习起来更明了、更系统,学校除了聘请专业的外籍老师,俄语课程还配有专业的教材、练习以及检测模式。
“听说能够学俄语,孩子很喜欢,我们家长也支持”,已经为女儿报名的肖女士说,孩子接触俄语的机会较少,但对学习俄语充满好奇与期待。
“希望孩子能掌握俄语字母及常用的单词,并学会简单实用的俄语对话”,对于这门新课程,学生家长张先生信心满满,他认为,对俄贸易越来越火,学会俄语有助于孩子的未来发展。
“学习俄语是一项挑战,到时学生们可以通过外籍老师的口型,学着发音”,学校负责人唐宪生说,进行双语教育不是要掌握多少语言,而是要了解异国他乡的风土人情,着重文化的熏陶。唐宪生表示,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中俄的人文交流蓬勃开展,两国民众相互好感不断增多,传统友谊日益巩固。学校借此契机,努力培养专业人才,实现俄语教育的创新与突破!
践行优秀传统文化,还要延伸到家庭和社会。除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外,学校还联合学生家庭,助力家校共育。“在学校,每位家长都可以直接与学校的老师对话。家校之间有很强的互动”,学校老师介绍,“四点半课堂”让学生在学校完成学习任务,回家后有更多的时间与家人亲近,享受天伦之乐、父母之爱。
“学校像一个大家庭,温暖和谐,每个孩子能感受到个性化的关注”,有教师谈道,寒暑假有“德育作业”,还会引导学生发现“家里的老规矩”,以学校教育牵动家庭教育,让走进校园的传统文化也“走出去”,让学生真正成为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就如学校负责人所说的,学校以多元开放、科学理性的教育,为学生提供丰富课程学习体验,让每一位孩子成为独特的自己。
本报记者 陈文兰
新闻推荐
南滨路上树木成林的道路可以让跑友们跑起来舒适又轻松。南滨路上每隔几百米就有一座公厕。南滨路上可供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