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将依托中以(汕头)科技创新合作区和化学与精细化工广东省实验室,打造石化与精细化工产业集群。
汕头正致力于发展壮大海洋经济,努力建设海洋经济强市。
在推动产业高端发展上,汕头将布局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玩具是汕头的传统优势产业之一。
汕头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8月29日,广东省企业联合会、广东省企业家协会发布了2019广东企业500强榜单,其中来自粤东地区的汕头有10家企业入选,表现突出。记者梳理发现,这10家企业分别来自医疗、化工、机械、玩具等传统优势产业,80%属于制造业企业。
这是汕头近几年来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发展机遇,继续深入实施“四大产业计划”,加快推进“五个100”工程、“十百千”工程,促进产业集聚化、高端化、智能化发展,产业转型升级加快,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有效推进的成果。
虽然上榜企业数量全省排名第7,但不可忽视的是,汕头产业发展与省内兄弟城市和其他经济特区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工业企业规模小、产业集群效应不高、自主创新能力不够、要素资源供给不足等原因,成为汕头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瓶颈。
如何破瓶颈、补短板、强特色?汕头市委十一届九次全会提出,要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增强汕头产业发展支撑力。而汕头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的“八项行动”的第二项,则提出要打造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粤东明珠”,并将推动产业高端发展、培育发展新动能、优化重大产业布局、发展壮大海洋经济、夯实科技创新支撑作为着力点。
产业强则经济强。在壮大沿海经济带高水平产业集群,推动沿海经济带东翼成为全省新的增长极的征程上,“高”“新”“集”这三个关键词,将成为引领汕头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方向。
新
聚焦省实验室培育发展新动能
在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的“汕头行动”中,汕头明确提出要培育发展新动能来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省实验室作为汕头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头号工程,是汕头补齐科技创新短板、打造高质量产业的重要抓手。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化学会理事长、化学与精细化工广东省实验室主任姚建年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表示,他对省实验室最大的期待是达到“新化工”的目标,即通过全新的化学科学思想,来产生化工技术的突破,促进、催生新的化工理论和模型,形成新的化工产业。
汕头对“新”的期待已付诸实践——自今年1月份挂牌正式启动建设以来,化学与精细化工广东省实验室(以下简称省实验室)把服务汕头产业放在首要位置,仅用半年就完成登记注册、组建班子、制度建设、研究团队引进等工作。
6月,省实验室与厦门大学签订首批团队入驻合约,标志省实验室建设迈入了新阶段;8月,省实验室成立企业联盟,建立产学研长期合作机制;姚建年院士组织自主项目的评审工作,来自境内外12个科研单位共18个项目初步入选。
可以预见,按照既定建设目标一步步“进击”的省实验室,将有助于为汕头引进更多人才,实现更多项目落地。但在培育发展新动能方面,汕头仍面临产业层次较低,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偏小,科技创新体系不完善等诸多短板。
如何克服?汕头市科技局表示,将继续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战略,坚持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贯彻落实省“科技创新12条”,把更多优惠政策、项目资金、土地资源等配置到高新技术企业,推动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持续较快增长。
一方面,高效能推进化学与精细化工广东省实验室建设,确保一期工程在今年底前开工,推动基础研究和科研成果产业化;夯实科技创新支撑,持续推进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和高新技术企业精准培育工作,大力推动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力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达30%以上。另一方面,持续深化省实验室与港澳高校合作,大力推动大湾区名校名院在汕设立创新研究院,积极争取大湾区重大创新平台落户汕头。
汕头市科技局还透露,目前正计划打造“深圳-汕头-厦门科技创新走廊”,充分利用深圳、厦门创新资源,推动沿线沿海城市产业资源的梯次布局和高效配置,着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新的增长极,引领带动粤东沿海经济带协同发展。
高
发展新兴产业迈向高端发展
塑料瓶、纸张等垃圾经过分类投放进回收箱,收获的积分能够换取作业本,这款由广东启盟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启盟环保科技)自主研发的智能分类回收箱,在实现垃圾回收的同时,还能培养学生垃圾分类意识,目前已在汕头多所学校中投入试验使用。
据启盟环保科技创始人李建勤介绍,第一代智能分类回收箱曾获得汕头第二届“市长杯”工业设计大赛金奖、“省长杯”绿色设计奖,近期还获得“绿色设计国际大奖”提名奖,将于9月底在比利时布鲁塞尔竞逐“绿色设计国际贡献奖”。
在推动产业高端发展上,汕头提出要布局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海洋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具有发展基础的新兴产业。李建勤表示,在新兴产业的发展趋势中,启盟环保科技研发的具备智能交互系统垃圾分类回收箱,以智能化的方式来提高分类投放的质量,通过交换系统实现大数据云分析计算,以宣教为主的服务链条体系设计,不断创新可回收资源再利用新技术,完善“环保+教育+科技”的服务功能,深入推进校园垃圾分类工作。
目前企业基于在汕头的设计研发和落地实施经验,在上海设立了全国运化总部和设备生产基地,最近正抓紧对第二代智能分类回收箱的升级改造,计划在上海批量投产后服务于汕头和上海的中小学校,总结经验后将向全国推广使用。
乘着发展新兴产业这股东风,汕头市新材料制造龙头企业——广东光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近年来主动适应新能源材料的发展趋势,积极探索新能源材料再利用的创新模式,比如今年计划投资建设的电子化学品绿色化提质增效改扩建项目暨退役锂电池材料综合利用项目,就是公司加快产业新能源材料产业绿色发展的重点规划项目。
据了解,汕头市将围绕打造省域副中心城市的要求,在继续保持传统工业优势的同时,着力优化工业产业结构,推动石化与精细化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休闲旅游、商贸会展跨越发展,大力发展高端生产性服务业,最终形成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现代服务业为支撑,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的经济格局。
集
发挥海洋优势打造五大产业集群
作为沿海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城市,汕头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如何用好这个优势,同样也是产业向高质量发展所需要思考的问题。为此,“汕头行动”中提出要充分发挥汕头海洋优势,发展壮大海洋经济,努力建设海洋经济强市。
譬如传统优势海洋产业继续巩固提升,推动海洋养殖、海产品精深加工、特色休闲渔业、“互联网+现代渔业”等现代海洋渔业深化发展。记者获悉,汕头上市企业金发拉比妇婴童用品股份有限公司就与汕大长江工业设计中心共同成立联合设计室开展产学研合作,目前正尝试提取海洋中天然材料用以开发洗护类产品,以此替代化学类产品。
此外,汕头提出发展壮大现代化临港产业,围绕临港经济区现有的重点产业和重大项目实施“聚链、展链、补链”,打造技术领先、配套完备、链条完整的现代航运服务业、海洋新兴产业、智能装备制造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和临港商务服务业等五大产业集群。
如目前落户在濠江的广东海上风电智能制造项目,作为集技术、制造、实验、培训、运维为一体的综合型海上风电产业基地,已吸引40多家风电产业上下游企业加入海上风电联盟,将有助于打造海上风电全产业链,推动临港经济全面发展。
行动方案还提出,汕头将力争培育发展一批产值超500亿元、1000亿元的高水平产业集群和一批核心技术能力突出、集成创新能力强的创新型领军企业。记者从汕头市发改局了解到,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城市产业定向疏解机遇和规划建设汕潮揭都市圈契机,促进一批综合效益好、带动性强、科技含量高的大项目和产业配套项目在汕头落地,完善产业链,实现集群发展。
“产业集群有利于为现代化临港产业和海洋新兴产业服务。”汕头大学海洋生物研究所所长章跃陵告诉记者,海洋产业集群发展还可为海洋资源养护,海洋生态环境评估、保护与修复,以及新型海洋食品、海洋药物的开发提供产业支撑。此外,章跃陵还透露,目前该所正新组建物理海洋、海洋化学、海洋地质和海洋技术研究团队,一方面为申报海洋科学一级博士点作准备,另一方面也能为汕头发展海洋产业积蓄人才储备。
■记者观察
立足资源禀赋壮大海洋经济
在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的“汕头行动”中,专门有一章节提到发展壮大海洋经济,此外在“高”“新”“集”这三个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词中,也隐含了关于发展海上风电、海洋生物医药、海洋与生物化工、海洋工程装备等内容。
业内人士也指出,汕头应以临海产业项目为主要方向,选择具备比较优势的相关产业为切入点和突破口,以此实现重点突破和率先发展。
面对这样的优势,汕头找准定位、突出特色、放大效应——无论是企业或是高校,早已瞄准沿海经济带暗自“发力”,为汕头发展海洋经济奠定基础。数据显示,汕头目前港口物流、临港工业、新能源、滨海旅游、海洋生物医药等海洋产业初具规模,海洋生产总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25.6%。
或许当下汕头海洋产业仍较为零散,但有努力就会有成果。持续不断打造海洋产业集群的实践中将产业“串珠成链”,将帮助汕头进一步增强内生发展动力和辐射带动能力,推动沿海经济带东翼成为全省新的增长极。
■延伸
“三重路径”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当前,汕头正处在加快经济发展、打造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的关键阶段。如何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记者从汕头市发改局了解到,下一步汕头将以经济建设和招商引资为重点,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发展能级,推动沿海经济带东翼成为全省新的增长极。
路径一
做大做强优势传统产业
对于汕头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的瓶颈问题,市发改局表示,要做大做强这些优势传统产业,就要提升协作配套能力,加速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重点推进智能制造,推进产业链协同创新发展,加快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和公共创新服务平台建设。
同时,把握好传统产业调整和新兴产业培育的关系,推动纺织服装、工艺玩具、食品药品等传统优势产业集群集聚发展,培育发展一批产值超500亿元、超1000亿元高水平产业集群,推动澄海的工艺玩具和潮阳、潮南的纺织服装打造成2000亿元级产业集群。此外,积极对接省重大产业项目布局,瞄准产业高端“建链”,找准短板环节“补链”,顺应产业变革“强链”,以此来做大做强优势传统产业。
路径二
加速发展先进制造业
针对汕头全市多数产业的产业链条偏短,产品生产配套能力不强,大多数企业生产主要集中在产业链的中低端节点,整体市场竞争优势不突出的短板问题,市发改局表示,要积极发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石油化工等先进制造业,形成若干先进制造业集群。
如依托中以(汕头)科技创新合作区和广东省化学与精细化工实验室打造石化与精细化工产业集群,培育绿色包装印刷材料、复合材料等新兴材料产业群,积极融入广东省石化产业链,以此争取在汕头布局大型临港炼化下游项目。
又如围绕上海电气海上风电产业园规划建设,打造新能源产业集群;引导包装印刷机械装备企业形成智能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以汕头国家级高新区和龙湖万吉工业区为载体,培育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群;争取省支持,在汕头医药领域布局百亿级别的重大建设项目,打造医药产业集群。
路径三
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
培育壮大高端现代服务业,是汕头优化产业布局的重点之一。市发改局表示,将发展信息、创意、商贸等现代服务业,推动5G建设及应用发展,规划建设大型商业中心、会展中心和特色商业街,繁荣“夜间经济”“假日经济”,增强汕头产业发展支撑力。
近期,将以旅游产业、商贸会展产业作为“发力点”,争取在汕落地大型综合文化旅游项目和主题乐园项目,培育旅游新景点、新业态,做大做强旅游产业;争取国际旅游岛政策支持来发展南澳的旅游产业;支持粤东游船、游艇业,对近海旅游娱乐、浴场等亲水空间予以优先保障;提升专业展会的档次,承办专业化强、国际化程度高的综合性特色展会,构建汕头专业化、高水平的商务会展服务体系。
策划:严亮廖奕文
统筹:廖奕文杨可
采写:余丹摄影:杨立轩
新闻推荐
《金花女》剧照,陈丽璇饰金花、郑蔡岳饰金章、洪继深饰进财,1960年拍摄“金花女”是潮剧光彩照人的美丽形象。近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