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贤得获“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受访者供图
汕头市聿怀中学副校长洪淑芸向麦贤得夫妇赠送纪念品。
蔡沚彦摄
54年前发生的“八六海战”中,年仅20岁的他在左前额中弹、脑浆外溢的情况下,检修出护卫艇后主机的故障后,仍与战友坚持战斗3个多小时,直至一同将来犯国民党军舰击沉。
他就是在汕头家喻户晓的麦贤得。9月17日,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正式公布,共有42人获得殊荣,其中,麦贤得荣获“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
面对这一殊荣,麦贤得牵挂的仍是“奉献”二字:“我做得还不够。这个荣誉是党给我的,我应该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不能吃老本,要立新功!”
文/南方日报见习记者蔡沚彦
头部中弹仍坚持战斗3个多小时
走进麦贤得的住所,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一个花草葱茏的庭院,这些花草皆是由麦贤得亲自打理。尽管年过七旬,但麦贤得依然身形挺拔,且十分热情好客。当记者走到几盆兰花前时,麦贤得激动地拨开几枝兰花,指着一个小花蕾说:“看见了吗?这里开花了!”
这位看似平凡可爱的老人,在汕头市却是无人不晓的“人民英雄”,与人民海军有着深厚的情缘。他的英雄事迹,在汕头人民口中传颂——
18岁那年,麦贤得参军入伍,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海军战士。1965年8月6日,时任南海舰队某水警区611艇机电兵的麦贤得与以往一样,正在海面上执行护渔任务。就在此时,敌舰闯进了东山岛附近渔场,双方展开了激战。在战斗中,麦贤得头部中弹、脑浆外溢,情况十分危险。
此时,麦贤得已处于半昏迷状态,嘴里发不出声音,但在进行简单包扎后,他坚持战斗了3个多小时。凭借着日常练就的一身硬功夫,麦贤得穿梭在窄小的机舱管道中排查问题,最后检查出一个只有拇指大的被震松的油阀螺丝,成功排除故障,确保了机器正常运转和舰艇安全。
“他既是救了艇,更重要的是因此保住了战友们的性命!”谈起这段往事,麦贤得的夫人李玉枝说。
铭记汕头人民敬爱之心
战斗结束后,在医护人员的全力救治下,麦贤得脱离了生命危险。在麦贤得看来,是党和人民给了他第二次生命。
“麦贤得能够活下来,离不开汕头人民的帮助。”李玉枝说。
原来,麦贤得与战友们被送到汕头市中心医院进行救治时,获悉消息的市民在医院大排长龙,自愿为战士们献血。与此同时,为了给麦贤得寻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医护人员主动尝药测试负作用,在确保治疗效果后再给麦贤得服下。
“汕头人民这一份敬英雄爱英雄的心,我们一直记在心里。”李玉枝说。
多年来,麦贤得的战斗精神激励了许多人,英雄事迹也被编入小学教材、广为传颂。麦贤得也被国防部授予战斗英雄称号,曾获得“八一勋章”,并在庆祝人民海军成立70周年大会上受到突出贡献表彰。
谈起这一切,麦贤得连连感慨:“新中国的建立离不开战士们在保卫祖国、保卫领土完整上作出的努力,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这种精神一代一代传下去。”
走进校园传承英雄精神
英雄没有退场时。这么多年来,虽然四次手术给麦贤得留下了智力衰退、语言表达中枢受到损伤、外伤性癫痫时而发作等严重的后遗症,但他从未停止与命运的战斗,也从未忘却对党和人民给予他第二次生命和至高荣誉的那份感恩之情。在他的身上,英雄的精神始终熠熠发光。
“我不能躺在荣誉上无所作为,而是要把英雄的精神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要关心帮助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麦贤得说。
为此,麦贤得和李玉枝每年都主动或应邀参加军地各种公益活动,到部队、学校、企业、厂矿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就在前几日,他们刚前往广州,参加了番禺名智小学的开学仪式,与小学生们一起升国旗、唱国歌,激励学生们热爱祖国、勤奋学习。
此外,麦贤得夫妇还积极帮助母校进行现代化建设,2015年促成汫北小学新建图书馆,藏书近万册,后又促成一座三层现代化科技文化综合楼在母校兴建。
9月18日,麦贤得夫妇到汕头市聿怀中学进行国防教育宣讲,近距离与青少年讲述英雄的故事。汕头市聿怀中学副校长洪淑芸表示,“麦老的英雄事迹应该让孩子们了解,这种坚强、顽强、奉献的精神非常值得年轻一代学习。”
妻子照顾陪伴麦贤得47年
“他是人民的英雄,更是我的英雄”
一踏进麦贤得家的客厅,便听到李玉枝热情的声音:“来,坐下来吃点水果喝点茶。”在一旁斟茶的麦贤得,不时笑笑地看向妻子。
半个多世纪前的“八六海战”中,麦贤得一战成名。而在那之后的漫长岁月里,战斗英雄麦贤得不得不与战伤留下的后遗症斗争——他的语言表达能力几乎全部丧失,记忆力受到极大损伤,并留下严重的外伤性癫痫,时常发作,被定义为一名一级伤残病人。
幸而,麦贤得有妻子李玉枝47年来不离不弃的照顾与陪伴,如今麦贤得的康复情况,几乎是医疗护理史上的奇迹。
对于这一切,李玉枝却说:“我一直怀揣着一颗敬慕英雄的心,老麦是人民的英雄,更是我的英雄。”
义无反顾走向英雄
麦贤得与李玉枝的情缘要从1971年说起。
彼时,李玉枝已经是妇女干部,正在汕头地区党校学习。初次见面,部队领导安排麦贤得打乒乓球,让她和其他几位妇女干部在一旁“偷看”。她们装着看报纸,却偷偷看麦贤得。
李玉枝回忆起初见时的场景,说:“当时一见,他穿着白色背心打乒乓球,我觉得他个头挺高,挺帅气的!”
不久后,组织上安排她与麦贤得相亲。两人坐在狭小的招待所房间里,麦贤得和李玉枝只说了4句话:“你身体怎么样?”“吃药。”“工作在忙什么?”“种菜。”
李玉枝也明白,受伤给麦贤得留下严重的后遗症,嫁给他意味着要照顾他一生,然而,李玉枝却说,“英雄也是人,我愿意协助组织,给英雄一个正常人的家庭。”
1972年“六一”儿童节这天,麦贤得和李玉枝举行了婚礼。
简陋的婚礼没有红花和喜字,只有李玉枝义无反顾的信念——“这样的英雄受了伤,如果没有一个自己的家庭,以后没人照顾他该怎么办呢?”
新婚当晚,李玉枝就被麦贤得的医生拉到一边,叮嘱她如何照料丈夫。李玉枝没有抱怨,她记得离开家时母亲说过的话:“既然认准了这个人,就要一辈子对他好。”
近半个世纪不离不弃
因为伤病,麦贤得的脾气不时变得暴躁。
李玉枝回忆起一次准备和麦贤得一起去拜访老班长,出门前突然下雨了。考虑到麦贤得的身体状况,李玉枝便劝他改日再去。然而,麦贤得突然暴怒,大声指责李玉枝不懂事,甚至一怒之下把她的东西都扔出家门。
李玉枝受了委屈,哭着回了娘家。尽管她知道丈夫的脾气都是因为伤病,但不免伤心。第二天,李玉枝还是放心不下,匆匆赶回家。到了家门口,看到麦贤得正红着眼眶在等她,顿时潸然泪下。
那是李玉枝第一次见麦贤得流泪,从这以后,她再也没有离开过这个家。
如今,麦贤得的脾气渐渐平缓下来,培养了喝茶、养花、练书法的习惯。在记者采访的过程中,麦贤得总是牵着李玉枝的手,说话时也总是看着妻子,当有些词句表达不出来时,李玉枝便会拍拍麦贤得的肩膀,替他表述。
“他现在每天还是要吃很多药,但说话已经比之前好多了!”李玉枝说。
如今,他们的一双儿女也走进部队,接过麦贤得的荣光。李玉枝的付出也感动了许多人,近年来,李玉枝曾入选“中国好人榜”“感动中国2015年度人物”,荣获“战斗英雄好妻子”“全国敬老爱亲模范”等荣誉称号。
新闻推荐
火车站站台升级改造工程月底完工 一、二号站台间人行天桥明天吊装,站台扶梯和垂直电梯下周安装到位,国庆前投用
火车站站台升级改造工程月底完工。本报讯(记者蔡晓丹陈史摄影报道)记者昨天采访了解到,汕头火车站站台加高及相关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