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海溪南金港湾葡萄基地。本报记者 柯晓 摄
“以村为基本单位,按照国内外市场需求,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通过大力推进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和市场化建设,使一个村(或几个村)拥有一个(或几个)市场潜力大、区域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主导产品和产业。”这是汕头市正在推行的“一村一品”举措。
今年来,汕头市结合《广东省“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富民兴村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加快推进27个省级“一村一品”项目建设,稳步形成现代农业点面结合发展的新格局,有效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业增效、实现农民增收。
“杂咸”公司联动农民共赢
早餐时搞点就着粥吃,胃口淡时弄点配着饭送,炒菜时加点“提味”……对于“杂咸”,潮汕人并不陌生。广东蓬盛味业有限公司就是一家专注生产“杂咸”的汕头本土企业。
长久以来,龙湖区外砂镇就有“卤咸菜”的传统。自1988年创办以来,诞生于外砂镇的蓬盛公司便依托传统,从事酱腌菜产品的加工产业,主要生产咸菜、橄榄菜为主的农副产品,产品远销海内外。
从“粗加工、大包装”的作坊到“深加工、小包装”的工厂,再到“精加工、软包装”的企业,广东蓬盛味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谢财喜将自己的企业分为三个阶段。“发挥资源优势,促进区域优势产业做强做大!”是企业成长的鲜明导向。
随着2007年全国食品安全整治行动的开展和食品安全标准的提升,行业内初加工产品咸菜已无法达到国家流通产品食品安全的要求,整个咸菜传统行业面临着严峻的生存考验,企业将何去何从?为了达到新国标,蓬盛公司组建了研发团队,凭借十多年来的经验积累和工艺技术,不断对制作工艺进行改良,“潮汕咸菜皇”产品不仅达到了相关标准,更一举斩获广东省食品学会授予的“科技创新优秀奖”。
发展不忘帮扶,互利方可共赢。水稻是潮汕地区的主要农作物,在外砂也不例外。然而每年的早稻、晚稻间有4个月的“空档期”,蓬盛公司就瞄准这个时机鼓励当地的农民进行种植芥菜,教育苗、抢农时,切实帮助农户增收,对于经验丰富的“老农”,蓬盛公司更直接“招入麾下”。
目前,企业已摸索出“公司+村集体(经联社)+农户”三位一体相结合的运营模式。该模式以市场为导向,以公司为依托,以村集体、贫困户增收为目的,实施村经联社协调组织,公司主动运作,“经联社+农户”积极参与的合作发展模式,大力发展芥菜种植产业,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及生态健康,丰富农副产品结构,对农产品布产收购、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起到联结带动作用,同时调动当地农民农业生产积极性,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效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为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葡萄基地不止“卖葡萄”
假如说蓬盛公司是“一村一品”中强化主体培育的优秀代表,那位于澄海区溪南镇的金港湾种养专业合作社便是推进产业融合的一个缩影。
汕头市历来有种植葡萄的传统,但传统葡萄品种价值低、效益不高。澄海区溪南镇金港湾种养专业合作社的葡萄基地,2年前引种了日本高端葡萄品种——“阳光玫瑰”香印青提。“浓郁的玫瑰香混合着桂花香,果肉脆、汁多,非常好吃。”许多慕名而来市民对葡萄新品大加赞赏。
基地负责人彭浩是一名“90后”海归大学生,他告诉记者,基地一期60亩已正式开种,二期新增的40亩地正在酝酿。能产出如此美味饱满的葡萄,设施是关键,彭浩告诉记者,仅建设大棚每亩地就要投入13万元。土壤的改良同样需要讲究,“要用有机肥加上草木灰、木屑等有机质一起搅拌,每个大棚要换7吨有机土壤。”为了保证水质安全,基地使用三级过滤的自动喷淋。同时,整个种植基地使用了8000多块防虫板,配合使用杀虫灯,以生物诱导剂等物理方式除虫,坚持不用化肥农药,通过肥水自动化精确调控、生态栽培技术等多项精准化栽培技术,实现无公害种植。
据介绍,目前,基地通过标准化种养,亩产量控制在2000公斤左右,“虽然亩产量仅为普通葡萄的一半,但每亩产值可比普通葡萄高得多。”
今年,“葡萄飘香、乡约溪南”2019澄海首届葡萄文化旅游节连续一个月在金港湾葡萄基地举行,5万公斤“阳光玫瑰”在一个多月时间被市民、游客采摘一空,走出一条农旅结合的特色产业之路。彭浩向记者透露,从今年起,基地已开始进行“物流测速”,明年起将布局“网络商城”。
“我们将把基地建成集农业种养、休闲观光、乡村体验、户外拓展、农业科普、休闲度假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通过合作社为更多的农民提供技术指导,带动农民从低效产值种植向高效高质农业转型,推动共同致富。”彭浩信心满满。
本报记者 翁夏
■ 记者手记
品牌就是竞争力
近年来,汕头市扎实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现代农业,规模化、标准化、设施化、产业化农产品生产基地不断壮大,各地涌现出一大批特色农业企业和基地。同时,培育发展了大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形成了一系列有影响力的品牌,农业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水平不断提高。
采访过程中,无论是广东蓬盛味业有限公司,还是澄海区金港湾种养专业合作社,无不通过因地制宜,科学规划,走出了一条符合企业自身发展的道路,让产品市场打得开,企业品牌叫得响。
市场经济条件下,品牌就是竞争力,品牌就是号召力。汕头市特色农产品种类丰富,特色鲜明,品质一流,相信在加强规划引导、政策扶持、落实责任、强化措施等举措的作用下,汕头市的“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工作将得到更加扎实的推进,汕头蔬果的香味也将飘向更远的远方。(翁夏)
新闻推荐
2001年至2009年 汕头渡海活动又一个黄金时期 国际渡海节成游泳之乡亮丽名片
新世纪横渡礐石海(资料图片)2003年渡海纪念章市卫生系统职工参加渡海活动留影陈琪敏供图■思永迈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