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挤奶过程的管理和设备维护降低乳房炎的发病率。南方农村报记者曾慧玲
奶牛乳腺炎与子宫内膜炎、蹄病并列为奶牛三大疾病。在近日召开的第九届全国牛病防制及产业发展大会上,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研究员李宏胜介绍,我国奶牛业每年因乳房炎造成的损失平均每头牛约为2000-3600元。早发现、早治疗尤为重要。
多重病因引发乳腺炎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乳腺组织的炎症。农业农村部印发的《奶牛乳房炎防治技术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将乳房炎分为临床型和亚临床型(即隐性乳房炎),临床型分为急性型、亚急性型和慢性型。
不同类型的乳房炎表现症状有所差异。汕头澳士兰牧业有限公司技术场长王玉海介绍,乳房炎的常见症状有乳房红肿,体温升高,乳汁有絮状物,食欲不振等。急性乳房炎还会出现反刍减少,脉搏增速,脱水,全身衰弱等症状。而隐性乳房炎无明显症状,需要采用实验方法检查。
饲养管理不到位、病原微生物感染,季节、气候、遗传等因素以及其它疾病等都会诱发乳房炎。丹麦一项研究结果表明,导致乳腺炎的各因素比例是挤奶器械占6%;畜舍卫生环境占25%;遗传占20%;管理占47%。黑龙江省北安市通北镇畜牧兽医服务中心柴雪松通过在奶牛场做实验发现,产奶时间越长、年龄越大、胎次越高都会提高乳房炎的发生率。
产奶量可减少40%
奶牛患乳房炎会降低产奶量。据李宏胜介绍,患隐性乳房炎后产奶量约降15%,发展为临床型后产奶量约降40%。除了直观的经济损失外,患乳房炎后还会降低乳汁营养成分,影响食品安全;也有可能继发子宫内膜炎、难产等其他疾病,加快奶牛淘汰。
“乳房炎要早发现、早治疗,头三天特别关键。”李宏胜介绍。《指南》建议,缓解乳房的肿胀,可采用乳房基部封闭、乳房按摩、增加挤乳次数、乳房冷敷、外敷药物等方法。
中药对治疗乳房炎有一定效果。李宏胜介绍,实验发现,麻连甘草汤灌服治疗乳腺炎34例,100%痊愈;瓜萎散加减治疗牛乳腺炎38例,治愈率89.5%。
此外,也可使用涂抹剂、膏剂、注射剂等局部用药。
规范挤奶操作是预防重点
预防乳房炎重点应该规范挤奶操作,加强饲养管理,创建良好的卫生环境,注意乳房护理等。
《指南》中提到,挤奶操作建议采用“两次药浴,纸巾干擦”。挤奶前先观察乳房是否有红肿或创伤;选用专用的乳头药浴液进行预药浴,药液作用时间应保持在20-30秒;药浴后用一次性纸巾擦干乳头和基部;接着挤头2-3把奶,检查是否有絮状物,正常方可上机挤奶;异常的,应及时治疗,单独挤奶,严禁将异常奶混入正常牛奶中。挤奶结束后,应迅速进行乳头药浴,停留时间为3-5秒。
隐性乳房炎没有明显表现,李宏胜强调,要定期进行隐性乳房炎普查,对强阳性乳区进行治疗。特别在干奶期时,阴性奶牛方可进行干奶。提倡一次性干奶,乳汁挤净后,向每个乳区注入适量的干奶药。此外,可注射乳房炎疫苗预防,同时久治无效的慢性乳房炎病牛也要及时淘汰。
新闻推荐
在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深入开展之际,为进一步加强金融知识宣传,提高师生金融安全意识,近日,中国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