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评价是自我意识的一种形式,是主体在对自己身心特征认识的基础上产生的某种判断。过低评价自己,会使人在生活中丧失自信心,产生自卑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也很低,长此以往,还会造成情绪的压抑与不安。过高评价自己,则会使人过于自信,自大,自我欣赏,自以为是,表现出不尊重他人,因此也难以处理好人际关系。如果能够客观地自我评价,就能看到自己的价值和优点,也能清楚自己的缺点与不足。
教师对幼儿的评价要全面,恰当。幼儿自我评价依赖成人的评价,在幼儿园日常的活动中,幼儿与教师接触最多,教师是幼儿最可依赖的,教师的评价对幼儿自我评价影响最大。因此,教师对幼儿的评价应是比较全面恰当的,教师对幼儿的评价应建立在了解幼儿的基础上。
我认为,真正的幼儿教育,不仅要做到“眼中有儿童”,更要做到“心中有儿童”。“没有了解,就没有评价权。”作为老师,要真正全面了解孩子,必须坚持做到:既要对全班幼儿有整体的了解,也要对每个幼儿有细致的观察既要看到每个幼儿的长处,也要关注每个幼儿的不足:既要留意幼儿的在园表现,也要打听幼儿的在家状态。多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有的幼儿把自已全部真实面貌暴露在教师面前,有的幼儿只是把自己的一部分暴露在教师面前,甚至于有的幼儿暴露在教师面前的,还不是他的真实一面……因此,要对幼儿正确的评价,需要通过教师的认真观察,多与幼儿谈话,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交流,在了解透彻的基础上,对幼儿的评价才能比较准确和全面。引导幼儿学会初步评价自己。
影响幼儿自我评价的另一种因素来自幼儿自身。由于幼儿年龄小,认知水平低,分析能力弱,自我评价能力刚刚开始,还没有完全形成。幼儿还不能正确认识自我,评价自己不准确,因此,幼儿需要教师帮助提高自我认识,正确评价自己。教师对幼儿自我评价能力要先进行分析,找出幼儿不能正确评价自己的原因,对症下药。对于过高评价自己,过于自信的幼儿,教师要及时提醒。对于过于低评价自己,过于自卑的幼儿,教师要给予鼓励,肯定他们点滴的进步,帮助他们克服不足,对于胆小,不爱说话不会评价自己的孩子,教师更应多关心他们,消除其恐惧心理,激发他们表达愿望,使他们敢于正确评价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多给幼儿提供自我评价的机会。
教师还应指导家长树立正确育儿观念,理性评价孩子。“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家庭教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家庭生活中,家长的言谈举止,有意无意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他们对自己孩子的评价在某种程度上比教师的评价影响更大。我们一方面向他们宣传现代幼教观念和末来人才规格,另一方面指导家长要注重学习幼儿理论,包括幼儿心理学、教育学,树立全面育人的观念,真正重视孩子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
汕头市机关幼儿园 蔡雪薇
新闻推荐
广澳海关“重量鉴定”成国际贸易“公平秤” 为企业挽回损失112万
本报讯(记者康洁)近日,依据企业申请,广澳海关进口监管二科关员通过750米引桥登上“APHRODITE”轮,对来自阿联酋的42350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