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资深媒体人刘桂瑶的文集《冲击穷忙时代》,阅读过程中总有几欲流泪的感觉,不为其他,只为她对人性深入幽微又不失宏阔的书写,她的文章有带领人们探寻本真的力量。
心灵的力量,需要在生命拔节的过程中,一点一点积聚,而不是表面上的灵光闪现。读作者为深圳女作家蓝予作品写的推荐序《在原乡中拔节的生命和文字》,便触动了同为“深漂”的我很多心事。在文章中,我听到的不仅是蓝予在文学梦想、心灵成长、精神原乡中拔节的声音,也听到了作者桂瑶在多年的文字与社会行走中,灵魂拔节的声音。这种拔节,是相对于繁华都市人“漂”、心“漂”、梦“漂”的状态,是在虚无生活中立求扎根生命的原乡,而后节节向上的灵魂渴望。桂瑶在蓝予纯美如画的作品中读出了原乡,那是一种在飘摇多变的城市生活中精神的返璞归真,以精神的“原乡”荡涤城市生活的污垢,以纯美的精神穿越世俗的卑微。
桂瑶的文字在干净唯美中自有一种自内而外的从容、博大,其中的深宽与不动声色,如大海的波潮般一浪一浪层叠涌来,温暖的海浪将人带入湛蓝、广阔、深邃的蓝色世界。在《读典》及《管窥》两辑中,桂瑶展现了她扎实的学术功底,以及严谨的文章态度,将人性剖析得入魂入骨。在 《<狼灾记>:以欲望抵抗孤独》一文中,桂瑶从日本作家井上靖《狼灾记》被中国导演田壮壮衍生出一部情色光鲜的影像故事讲起,徐徐解读这部充满了诡谲与神秘的作品。戍边的秦兵将领在万念俱灰的情境下,与失去亲人的铁勒族女子缠绵,因欲生情,因情生爱,因爱而不惜双双陷入古老的诅咒,由人化狼,在这兽性的冲动之下将军甚至咬死了昔日的好友。人的欲望滋长,人性就退化成了兽性,而导致人野兽化的终极原因,却仍要归因于人,归因于人类社会中疯狂的厮杀与争斗,在人性复杂的纠缠中,造成不同宿命的人终极的孤独感。为了抵御孤独,人们愿意放下所谓的文明,追求旷野中的自由与真实的生命。
“无论是怎样世俗的写作,都需要进入沉静的冥想空间,这个空间往往让人冲破困身的现实,通向不可预知也不可描绘的未来之路”。桂瑶有一双穿越浮华的眼睛,在嘈杂混乱的世界中依然保持着一颗探寻本真的初心。尽管她形容自己“被命运的大手抡起,摔下,抡起,摔下,最终成了一块无法停止滚动的木疙瘩”,但在她的文章中,我分明看到的是一颗向着文学来路,从未改变的真我初心,她的明媚在于心底,在于始终澄明透亮的精神世界。(胡艳丽)
新闻推荐
恒裕·世纪广场效果图。本报采集地址:仲恺高新区仲恺大道与和畅西三路交汇处主推产品:将推出108~140㎡五星级臻品洋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