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升级助力零售业复苏图/视觉中国
财经数据眼
上市公司年报看热点
羊城晚报记者莫谨榕
新零售、全渠道、新物种……2017年至今,中国零售行业诞生了很多新词汇,呈现出勃勃生机。羊城晚报记者梳理零售行业上市公司去年年报也发现,零售行业复苏的态势仍在延续。2017年,零售行业主要的79家上市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664.45亿元,同比增长12.15%,实现归母净利润321.97亿元,同比大幅增长37.39%。中高端消费释放红利成为零售回暖的重要原因,而以新零售为代表的新业态的加入,又让零售行业有了更多活力。
连锁零售企业成复苏引擎
今年一季度,零售业的复苏态势仍在持续。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3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0275亿元,同比增长9.8%。
零售业上市公司的表现也印证了这一点。同花顺iFind数据库统计显示,今年一季度,上述79家上市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631.73亿元,同比增长10.87%,实现净利润103.48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5.36%。
从子行业看,专业连锁领跑整个零售业。去年,该领域内的13家上市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3378.71亿元,同比增长20.65%,净利润为77.12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63.68%,远超其他子行业。羊城晚报记者梳理发现,这主要因为行业巨头苏宁易购在去年实现净利润的大幅增长,归母净利润达到42.1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了498.02%。苏宁易购将此表现归功于,在零售业务上拥有完善的线上线下全面融合发展的零售渠道、拥有专业的商品供应链管理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延伸了物流、金融业务,资源优势和价值逐步凸显。
作为零售业的中流砥柱,传统百货业在经历了2016年的低谷后,出现了明显回暖的趋势。55家百货零售上市公司去年合计实现了营业收入5940.96亿元,同比增长7.38%,共实现净利润127.74亿元,同比增长24.53%,比上年的增速增加了14.8个百分点。商业物业经营行业属于后周期板块,整体净利润增速为10.90%,略逊于其他领域。
新开门店数增逾三成
过去几年,电商挤压传统零售业的生存空间,传统的百货和超市业务受到巨大冲击。然而,去年以来,阿里、腾讯、京东、沃尔玛等商业巨头纷纷高调布局新零售,互联网巨头开始转战线下,传统的百货也开始向新业态转型,线下零售业出现了明显复苏的迹象。
招商证券的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所覆盖零售企业新开门店数量为1657家,关闭门店数656家,新开门店数较2016年同比增长36.9%。
而消费升级、中高端消费释放红利成为零售回暖的重要原因。国泰君安零售行业分析师訾猛认为,三四线城市加速消费升级,中档消费崛起,中档品牌给予百货较高的扣点,使百货行业受益。光大证券研报认为,百货行业2018年业绩将有优异表现,宏观经济回暖有利于可选消费的持续增长,电商冲击逐渐钝化有利于实体店的复苏。
新零售提供新动能
近年来,零售行业逐渐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线下门店以降价促销为战略的经营模式出现瓶颈,电商的流量红利期也渐入尾声。在这种背景下,2016年,马云提出了新零售概念,互联网巨头大举入局线下零售业,传统零售企业一改过去的低迷局面,寻求与线上零售的融合,由此催生了一批新兴零售业态,新业态的崛起为零售行业带来了发展新动能。
招商证券分析师许荣聪认为,在行业回暖的情况下,零售企业在2017年继续转型,呈现出了更为多元的生态,其中生鲜业态渐成新宠。
互联网巨头和传统零售企业的合作无疑给零售业带去新活力。还有一些零售企业用新理念和新技术实现升级,也呈现出新面貌。比如,苏宁易购推出了无人店、物流无人机、客服机器人、智能家居、VR/AR等一系列科技创新产品,推动公司智慧零售能力的提升。天虹股份也强调智慧零售,去年,天虹股份第一家无人便利店在深圳开业。
零售业上市公司业绩持续增长
2017年同比增长2018年一季度同比增长
合计营收 +12.15%+10.87%
合计归母净利润+37.39%+15.36%
2017年专业连锁领跑零售业
专业连锁类同比增速百货类公司同比增速
合计营收 +20.65% +7.38%
净利润 +163.68% +24.53%
制表:温亮
新闻推荐
龙岗音乐产业园共建启动5月4日,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音乐产业促进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音促会)与深广瀛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