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闻 福田新闻 罗湖新闻 南山新闻 盐田新闻 宝安新闻 龙岗新闻 龙华新闻 坪山新闻
新岭南 > 广东 > 深圳 > 深圳新闻 > 正文

粤港澳大湾区呈多层次开放格局 探索跨境车辆保险业务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2018-06-12 08:24   http://www.kcqsx.com/


特约撰稿朱丽娜香港报道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城市间的经贸合作,而是实施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抓手和路径,把香港、澳门两个特区及广东相关城市的优势整合在一起,既发挥各家所长,又加强整体协调。”全国港澳研究会会长徐泽6月8日在香港出席财新峰会上表示。

他强调:“坚守一国之本,善用两制之利,是大湾区建设的遵循之道。除了社会制度不同,粤港澳三地处于不同的货币、法律、关税体系之下,在人员、货物、资金、信息的便捷流通上还有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

同时,他指出,大湾区建设非常需要中央政府的指导和支持,需要建立一个高层次的多边合作与协调机制,提供协同发展所需要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

中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兼执行总裁李彤也指出,成立国家层面的协调机制,才能推动三地政府较好地进行政策协调,加快制度创新,消除行政壁垒,率先实现营商环境、要素市场和公共服务的协调统一。

在她看来,湾区经济拥有强大的要素资源聚集能力和高效的配置能力,为优化产业布局和引领科技创新提供丰富的资源选择,“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全要素生产率增速下降,迫切需要发挥湾区经济对科技创新和产业革命的培育和引领能力,形成辐射效应。”

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显示,全球60%的经济总量集中在港口海湾地带及其直接腹地,世界上75%的大城市、70%的工业资本和人口集中在距离海岸100公里的海岸带地区。

李彤坦言,大湾区建设面临的最大挑战在于过去三地发展相对分割和独立,尚未形成发展的凝聚力,“世界三大湾区为经过长期发展自然形成的湾区经济和城市群,区域内城市之间受行政区划的限制较小,交通往来便利,不同城市之间的发展水准相对均衡,资金、人才和货物的流动几乎不受限制。”

她认为,相比之下,粤港澳大湾区分属两种制度和三个关税区,区域内基础设施网络仍在建设中,城市间基础设施的衔接仍有待加强,城市间发展水平相对分化,要素资源的流动受到部分体制机制的制约。

大湾区营商环境有待改善

“从产业结构来看,香港与内地存在产业梯度的差异,比如珠三角集中在制造业,创新的基础和领域非常宽,需要有服务业的支持,特别是金融、研发、市场网络等。目前这种双方互补的模式仍在搭建平台,如果要素能自由流动,这些平台就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广东省社会科学院院长王珺坦言。

在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郭万达看来,“硬件其实不难,最难的是软件,粤港澳大湾区最大的落差在于制度、软件。最理想的状态是生产和生活要素可以自由流通,但我认为要素的流动既有双向也有单向,服务贸易可以实现双向流动,但港澳两地空间有限,某些要素可能只能单向流动。”

王珺则指出,粤港澳大湾区存在多层次的开放格局,包括香港、澳门在内的自由港是第一个层次;第二个层次则是自由贸易试验区,境内关外,定位就是门户开放的枢纽以及对外开放的先行地;第三个层次是带领全国各地的对外开放纵深发展,这三个层次将长期存在,最后的落脚点在营商环境的改善。”

去年11月9日,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发布了《2017年世界城市营商环境评价报告》,中国城市中香港、上海、广州、深圳、北京,分列综合排名的第八、第九、第十九、第二十一、第二十三。香港软环境成为其最突出的优势之一,在报告排名中,其软环境指数仅次于新加坡,位居第二。相比之下,北上广深均在二十名之后,表明中国内地城市在软环境方面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城市仍有差距。

香港特区政府一直以廉洁高效著称,创造了良好的营商环境。对于政府角色的转变,特首林郑月娥在会上指出:“政府必须担当一些新角色。往时的政府,一般看法是,我们是公共服务提供者,也是市场监管者,但是在今天这个竞争性很强的经济里,任何政府都必须更积极有为,所以除了我刚才说的服务提供者和监管者的角色,特区政府还要担当另外两个角色,当然要把它担当得好,一个是促成者,一个是推广者。”

事实上,香港作为全球领先的国际金融中心,已成为大湾区内众多企业“走出去”的首选。平安集团副总经理、平安银行董事长谢永林在会上透露,1996年至今,平安不断推进在港机构的布局,相继成立了平安海外控股、平安证券香港公司等机构。继今年旗下“平安好医生”在港交所挂牌上市后,“未来将有五六家平安旗下的公司来港上市,第四季度香港分行将开业。”

同时,李彤认为,从战略意义来看,由于港澳两地的市场体系、惯例和规则与国际规则接轨,推动大湾区的协调发展,整合三地要素资源的过程本质上是在探索中国内地市场与国际主流规则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将为全面开放新格局提供参照样本。

她指出,香港和深圳可以打造独特的分工模式,共同发挥跨境金融、贸易融资、并购投资、财富管理等领域的优势,作为海外金融服务的主要供应方,内地金融机构可以拓展客户群体,提供尽职调查和信用收集,双方可以一起开发适合“一带一路”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粤港澳大湾区作为中国经济开放程度最高的地区,市场化程度高,“试想在大湾区内试点资本项目的可兑换,包括试运行合格个人境内投资者的制度,放宽湾区内的户籍居民跨境投资资本市场的渠道、种类和额度,探索金融机构之间在金融资产在场外市场的跨境转让等。”她说道。

国际保险巨头布局大湾区

中国银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在论坛上指出,我们将继续支持香港作为内地与国际对接的桥头堡,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在“一带一路”资金融通及金融服务方面的优势,研究在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如何更加便捷,降低成本,“比如正在研究大湾区的汽车保险问题,两地车来往频繁,现在的保险服务的确还有一些问题,我们正在积极研究推动。”

随着港珠澳大桥的开通,粤港澳大湾区内各城市将打造成为“一小时生活圈”。大量的跨境车辆频繁穿梭于大湾区内各个城市,从而衍生出对相关车险产品的需求。

在今年3月举行第17届粤港澳深四地保险监管联席会议中,四地保险监管部门探讨了港珠澳大桥跨境车险制度、人身保险产品、保险资金运用、国际航运保险中心和再保险中心建设、巨灾债券、保险科技等领域的合作。

同时,去年8月25日,粤港两地政府宣布发放3000个港珠澳大桥香港两地牌私家车配额。鉴于市场申请情况踊跃,香港特区政府运输署于去年12月宣布,粤港两地政府决定额外增发7000至1万个配额,以回应需求,配额有效期为5年。

据悉,目前可经皇岗、深圳湾、文锦渡、沙头角口岸的两地私家车,共有三万辆,日后可免加签直接行走港珠澳大桥两年。

此外,以香港为大本营的国际保险巨头也看好大湾区的保险市场前景,积极进行布局。全国政协委员、友邦香港区域执行总裁容永祺建议,允许香港寿险公司以试行方式在粤港澳大湾区设立服务中心,为已购买香港保险产品的内地居民提供服务,并为内地保险公司的管理和营运提供参考。

广东保监局还表示,保监会与香港保险监管部门已成立联合工作小组,将共同探索保险监管等效互认工作,为下一步降低港澳保险机构进入内地的条件奠定基础。

新闻推荐

从541米高空俯视深圳

从平安金融中心观光层俯瞰福田区的高楼大厦,与深圳河对岸的河套地区形成鲜明对比。向北俯瞰深圳市民中心。俯瞰香蜜湖。从...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粤港澳大湾区呈多层次开放格局 探索跨境车辆保险业务)


 
频道推荐
  • 山海嵌玉带 人在画中游 编织绿色生态网,盐田区已建成绿道257公里
  • 聚龙山公园开展“垃圾不落地”宣传活动
  • “龙聚坪山”系列政策加速聚集创新人才,去年引进各类人才增近四成 力争本科以上人才住房“应保尽保”
  • 福田努力打造世界领先的创新创业环境和营商环境 百名博士游福田
  • 深圳医保窗口服务将进驻各区和街道 5月1日起,首批20个街道政务服务大厅可办理医保业务
  • 
    图文看点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推荐阅读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 企石为老旧厂房“体检” 将“电老虎...
    
    热点排行
    4月18日 早间新闻 达芙妮继续亏损:关店千余家 转型电商遭资 北京春季求职期平均月薪10970元 过半职位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余杨:特种设备的安全守卫者 樟木头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 加大对火灾隐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安全 大朗检查水库排站防汛防涝准备工作 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