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闻 福田新闻 罗湖新闻 南山新闻 盐田新闻 宝安新闻 龙岗新闻 龙华新闻 坪山新闻
新岭南 > 广东 > 深圳 > 深圳新闻 > 正文

深圳至少要有50所高校? 围绕高等教育发展议题,六位市政协委员展开“头脑风暴”

来源:南方日报 2018-06-11 07:55   http://www.kcqsx.com/


南方日报讯(记者/胡百卉)近日,高考吸引了社会广泛关注。6月10日,深圳市举办2018年第四场委员议事厅活动,来自教育、企业等领域的政协委员,为深圳高等教育的未来发展提出建议。

教育是立国之本,是民族的未来,也是城市发展的动力源泉。经过38年的发展,目前,深圳已拥有12所公办高校、1所民办大学,实现了高等教育从无到有的跨越式发展。然而,时至今日,高等教育依然是深圳的“短板”之一,在今年的深圳市两会期间,中科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校长陈十一就曾指出,深圳高等教育整体质量偏低,培养层级偏低,高校对深圳自主创新的贡献不足,不足以支撑深圳产业、技术的发展。

深圳的高等教育之路未来该如何走?在委员议事厅活动现场,6位市政协委员结合自身的行业经历和专业理论,从不同角度为深圳高等教育建言。

高校数量不足

“深圳高校毕业生数量不足以支撑产业发展”

“我认为从城市规模来看,深圳至少要有50所以上高等院校。”深圳市政协委员、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院长康飞宇,首先就深圳高校的数量问题发表了看法。

康飞宇将深圳的高等教育与国内其他城市和地区进行了对比。他指出,根据2017年的数据,深圳人口数量与武汉相差无几,但武汉有80多所高校,深圳只有13所。“从高等教育的投入来看,深圳这几年高等教育的投入所占GDP比例在1.1%—1.5%的范围之间,香港的投入比我们高5—8倍。”康飞宇表示,与人口数量相差不多的西安、南京、武汉等城市相比,深圳至少要有50所高等教育院校。

“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普通高校、职业院校人才规模在3∶7到2∶8之间,如果深圳未来建成50所高校的话,其中至少要有35—40所职业院校。”深圳市政协委员、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李月补充道。

深圳市政协委员、深圳贝特瑞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贺雪琴也对此表示支持。“我经营的企业是一个从事新能源材料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从发展历程来说,采取科技人才密集、创新驱动发展的模式。”贺雪琴认为,深圳高等教育培养的学生数量,不足以支撑深圳的产业经济发展,对深圳未来产业发展的人才储备也支持不足。

“深圳毕业的大学生在我们企业总共有19人,占同等学历以上的4%,本科以上专业对口的,研发、创新方面学生只有5个人,只占相应学历学生的1%。”贺雪琴说,“我调研了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也调研了深圳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里面的企业,也都有类似的情况。”

深圳南方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李凤亮则提出不同意见。李凤亮认为,一座城市的办学数量受人口、产业、空间等多重因素制约。以新加坡的教育结构为例,新加坡也有10余所各种类型的大学,但最主要的是其中的4所大学。“我觉得深圳建设50所高校是理想的愿景,但我认为并不需要那么多。”李凤亮表示,高等教育发展跟办企业不太一样,有一个涵养的过程,因此,深圳的高等教育在未来10年左右时间内,建成约20所高水平、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高校是比较理想的状态。

结构如何调整

需加强师范教育引领基础教育发展

深圳的高等教育结构是否合理、是否能满足深圳当前和未来的发展需求?在市政协委员、深圳明德实验学校校长程红兵看来,教育界存在“各管一块”的问题,即小学管小学、中学管中学、大学管大学,出现脱节现象。“对照深圳的大学结构情况来看,我认为深圳缺乏一个独立、一流的师范大学。”他说,北京有北京师范大学和首都师范大学;上海有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广州有华南师范大学、广州教育学院。这些高水平的一流师范大学,为基础教育培养了优秀的毕业生,同时引领基础教育发展。“深圳基础教育服务涉及千家万户,在满足一定数量需求同时,其高质量发展需要来自高端大学的高端引领,我很希望我们深圳能够在结构平衡上做得更好,比如办一所在全国领先、独立的师范大学。”

作为一座拥有1200多万常住人口的城市,深圳对基础教育的需求巨大。李凤亮指出,虽然深圳大学有师范学院,但是师范教育还需要加强。“在职教师的发展需要规范的师范教育。很多人没有学过师范,就直接上讲台,也有做得很好的老师,但是对于教育学、心理学等能力储备仍然不足。”

此外,李凤亮认为,深圳还缺少一所独立的艺术大学。深圳是中国第一个进入全球创意城市网络的设计之都,创意文化产业高度发达。“今天的城市除了比科技,比经济,还要比文化、比艺术。”李凤亮说,对深圳来讲,提升城市品味、培养文化艺术人才,需要一所包含音乐、美术、戏剧、舞蹈、设计等不同门类的综合性大学,这个艺术大学的产生会极大提升高等教育丰富性,同时也极大提升整个城市文化艺术品味。

质量如何提升

“根据产业发展趋势超前布局学科设计”

高等教育的发展质量也受到委员们的关注。“我们应该把大学的质量放在首位,以高等教育支撑、引领产业发展,同时依据社会化办学力量,量力而行。”深圳市政协委员、深圳市电子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夏俊说。

“未来的竞争是全球配置资源能力的竞争,一切竞争的焦点都在于营商环境、对优秀人才吸引力。”夏俊认为,高等教育的发展需要建设宽松、自由的环境,顺应未来科技发展需要。“我们在设立大学时应该根据产业发展趋势,超前布局研究方向和学科设计;要在体制机制上进行改革,围绕国际化、开放型、创新型理念,建设国际一流的学术型大学和应用技术型大学。”

“从国内外情况看,但凡有名校、大学数量比较多的城市,它的经济发展一般都比较好。”夏俊称,由于要素成本变化,深圳已经到了产业升级关键节点,深圳需要更多的应用技术型大学,培养更多能够支撑产业发展、能够脚踏实地为整个社会创造价值的工匠人才,在前瞻性研究上与华为等龙头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我觉得应该给应用技术大学更加宽松、自由的办学机制、办学方法,支持他们发展。”夏俊建议。

李凤亮给深圳发展高等教育提出三点建议:第一,深圳的高校办学一定要把握好全球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包括网络教育、人工智能、终生教育等。第二,进一步健全高等教育体系,师范大学、艺术学院、医学院都要发展。第三,创新高等教育发展路径,“以我为主”,继续加强对深圳大学、南方科技大学、深圳技术大学、深职院等本土大学的支持;“开放融合”,吸收更多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的先进经验和教育资源;“创新探索”,利用新兴科学技术,尤其是互联网技术,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创新;“分类管理”,对于不同大学,主管部门应该采取分类管理方式。

贺雪琴表示,深圳最大特色之一是产业发展特别迅猛,而产业发展核心体现在大学技术产业化能力特别强、深圳自身产业创新能力特别强。“从这两个角度来说,不管深圳的大学怎么办,都要紧紧围绕市场,围绕市场的创新才是真正有意义的创新,才是最终经得起市场检验的创新。”

新闻推荐

深圳海关推出“银关保” 企业一年支付19万元 即可盘活千万资金

深圳海关工作人员在受理业务。受访机构供图南方日报讯(记者/张光岩)6月8日,深圳优合集团取得1000万元额度的“银关保”新...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深圳至少要有50所高校? 围绕高等教育发展议题,六位市政协委员展开“头脑风暴”)


 
频道推荐
  • 山海嵌玉带 人在画中游 编织绿色生态网,盐田区已建成绿道257公里
  • 聚龙山公园开展“垃圾不落地”宣传活动
  • “龙聚坪山”系列政策加速聚集创新人才,去年引进各类人才增近四成 力争本科以上人才住房“应保尽保”
  • 福田努力打造世界领先的创新创业环境和营商环境 百名博士游福田
  • 深圳医保窗口服务将进驻各区和街道 5月1日起,首批20个街道政务服务大厅可办理医保业务
  • 
    图文看点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泪失禁体质?给我办他!
    
    推荐阅读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 企石为老旧厂房“体检” 将“电老虎...
    
    热点排行
    4月18日 早间新闻 达芙妮继续亏损:关店千余家 转型电商遭资 北京春季求职期平均月薪10970元 过半职位 危化品运输安全管理之我见 余杨:特种设备的安全守卫者 樟木头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 加大对火灾隐 近期全国多处发生车间事故 这些车间安全 大朗检查水库排站防汛防涝准备工作 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