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华区2018年法治建设工作会议昨日召开,对全区法治建设工作进行部署。赖志豪 摄
大力实施法治建设“四级同创”,观湖街道松元厦社区获评“省级法治创建示范点”;龙华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被司法部评为“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区检察院高起点建立检察组织新架构,为全国基层检察院内设机构改革提供了“龙华样本”;观湖街道执法队“律师驻队”模式获中央领导批示肯定;区安监局被确定为广东省行政执法公示办法深圳市唯一试点单位……作为深圳最年轻的行政区之一,近年来,龙华区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走在前列的工作标准高质量推进全区法治工作,多个“龙华探索”走在全市乃至全省、全国前列。
研究部署法治中国示范城市先进区建设行动计划
推动龙华法治建设取得更大进步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市委建设法治中国示范城市会议要求,昨日,龙华区召开法治建设工作会议,研究部署法治中国示范城市先进区建设行动计划(2018-2020年)和当前全面依法治区工作要点、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实施方案。
龙华区委书记余新国强调,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重要论述和省市有关法治建设的目标要求,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实举措,推动龙华法治建设取得更大进步,切实为争当“四个走在全国最前列”尖兵提供坚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会议强调,一是切实加强党对法治建设的领导,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完善依法决策机制,聚焦“关键少数”。二是全力打造法治中国示范城市先进区,要形成一套机制、编制一张网络、营造一种氛围。三是着力提升执法能力与水平,建立健全执法制度,规范执法行为,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四是持续夯实基层法治建设基础,加强平安建设基础工作,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持续优化公共法律服务体系。
市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梁增昌出席会议,肯定了龙华区在法治建设中发挥党委领导作用、建设法治政府、提高司法公信力、推进平安龙华建设所取得的成绩,并从培育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坚持领导示范带动作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严格规范文明执法、坚持司法公平正义、坚持法治建设先行先试等方面对龙华区今后的法治先进区建设提出了要求。
出台《法治中国示范城市先进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
2020年龙华区法治建设达到先进水平
“做好新时代依法治区工作的号角已经吹响,我们唯有勇挑重担,才能不负重托;唯有实干苦干,才能创造辉煌。”7月4日下午,龙华区积极响应深圳市建设法治中国示范城市决策要求,对全区法治建设工作进行部署。
按照2020年深圳将基本建成法治中国示范城市的部署,作为全市最年轻的行政区之一,龙华区抢抓全面依法治区的重大机遇,专门成立深圳市龙华区委全面依法治区领导小组,部署出台龙华区《法治中国示范城市先进区行动计划(2018-2020)》,全力打造“法治中国示范城市”先进区。
该行动计划结合龙华实际、突出龙华特色,提出了22项具体任务措施,涵盖了加强党对法治建设的领导、深入推进依法行政、推进司法体制改革、推进法治社会建设等四方面重点工作任务。计划到2020年,在深圳市创建法治中国示范城市进程中,龙华区法治建设达到先进水平。
其中,在深入推进依法行政方面,龙华区提出要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围绕深圳“放管服”改革,推行“一门式一网式”政府服务模式改革。
在深入推进司法体制改革上,龙华区将建立符合职业特点的司法人员管理制度,深化司法责任制改革,同时健全司法权力运行机制,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
建立企业法治服务中心,全方位提供法律服务为企业护航。将利用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办现有资源,在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设立工作窗口,启动企业法治服务工作。该中心将为辖区企业提供知识产权保护相关服务、法律咨询服务、法律援助服务、人民调解服务、法治宣传教育、协调开展公证服务和企业其他法律需求服务,协调解决长期存在的治安问题。中心将提供“一门受理”,以一对一服务、分批服务和集中服务等多种方式,积极协调解决企业的法律困难;同时依托新媒体,在“平安龙华”微信公众号开设企业法治服务模块,实现移动端全天候受理服务。
强化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龙华区提出要提升全社会法治素养,健全普法责任执行机制,形成“大普法”的社会合力;增强公共法律服务供给,完善“区—街道—社区”三级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建设,到2020年,“1+6+N”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基本建成。
高质量推进一流法治城区建设
打造依法治区“龙华样本”
2017年龙华设立行政区以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依法治区工作,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一流法治城区建设成绩可圈可点。
龙华区成立了由区委书记余新国任组长的全面依法治区工作领导小组,成功创建1个省级法治创建示范点、6个法治街道和36个民主法治社区。龙华还在全市率先成立依法治区工作科,区人大和政协的法律监督作用也明显提高,区纪委严格执纪问责,全年开展明察暗访41次,发现和督促整改问题36个,全区问责134人,比2016年增加47人,党对依法治区的领导全面加强。
龙华区不断提高科学决策水平,严格按照《深圳市人民政府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和《深圳市行政机关规范性文件管理规定》,确保重大行政决策合法合规、科学民主,进行规范性文件管理。狠抓“放管服”改革,龙华全面形成全区“一窗大综合”政务服务格局,建成全市首个综合性24小时自助便民服务区政府信息公开力度空前。深化推进重点信息公开,高质量完成依申请公开工作。
在行政执法方面,在社区工作站试点城市管理片区责任制,推行市容巡查勤务模式,实现“问题解决不出社区”。行政处罚力度全市领先,2017年全区共查扣摩电8.95万辆,居全市第一;市容违法行为罚款达到642万元,约占全市一半;乱张贴停机和追呼1.5万宗,占全市的70%;安监局安全生产经济罚款、监督罚款取得全市各区安监系统“双第一”。
提升司法公信力,龙华区稳步开展“两院”建设,区检察率先在锦绣科学园、宝能科技园设立知识产权检察室。全区各类案件破案率稳步提升,今年以来,刑事治安总警情下降27%,社会治安状况明显改善。建立人民调解委员会159个,建成调解室102个,矛盾纠纷案件调解成功率达98%。大浪街道人民调解员罗翠芳荣获“全国人民调解工作先进个人”。
推行改革,实现信访工作法治化。龙华区创建访前法律工作室,推动诉访分离。通过律师提前介入,为信访人提供便捷的访前法律服务,充分做到对信访诉求访前甄别、疏导和分流。
增强市民法治意识,龙华区开展“七五”普法规划制定工作,充分发挥区普法成员单位的职能作用,全区领导干部公职人员带头学法,公职人员微信学法考试参考比例为99.29%,在全区营造出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
新时代、新起点、新作为
以顶层设计推动全面依法治区工作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深圳建设“法治中国示范城市”的关键之年。为做好今年的依法治区和“四级同创”工作,龙华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办起草了《龙华区2018年全面依法治区工作要点》,以走在前列的标准、更高的目标要求、更有力的举措,抓实抓细七大领域的工作任务,努力为龙华区建成法治中国示范城市先进区打下坚实基础。
强化对法治建设的组织领导,落实各级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人大依法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打通代表委员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法治政府建设是龙华区今年开展法治建设的重头戏,龙华区将从健全行政决策机制、推进政府机构职能法定化、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加强行政复议和诉讼工作等四个方面下功夫,全面推行清单管理制度,完成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市场准入等清单的编制和公布工作。
持续提升司法公信力,龙华区将深入推进司法改革和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重点深化落实司法责任制改革、人员分类管理改革、人财物统管改革和职业保障改革等四项综合改革工作。
在加快法治社会建设方面,龙华区将大力加强平安建设基础工作、建立健全社会矛盾多元化解工作机制、推进法治建设“四级同创”工作、培育龙华特色法治文化等六个方面,今年年底前实现城区、6个街道、50个社区全部达到省创建标准,提前2年完成省部署的创建任务。
为加快法治经济建设,龙华区将结合市委出台的“优化营商环境20条”,制定本区的行动措施,实现企业综合服务平台有效运作,完善与企业常态化、规范化沟通机制,探索建立企业信用管理体系。
建立“任务单”、“报告单”、“检验单”、“成绩单”制度,发布主要单位的法治建设任务清单,定期报告进度、组织阶段性检查评议、年终公布清单任务完成情况。
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龙华区各级各部门将在龙华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以不断创新的理念,不断进取的态度,努力建设法治中国示范城市先进区,齐心奋力构筑平安龙华、法治龙华。
新闻推荐
“集中整治行动正式启动!”6月28日下午,观澜街道党工委书记戴一川一声令下,由龙华区消防大队牵头在观澜街道新澜社区组织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