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爱的孩子”开展爱心探访活动。
“有爱的孩子”开展爱心集市。
“有爱的孩子”开展自然课堂。
亲子志愿者进行垃圾分类宣传。
小志愿者将义卖款项捐入“小心愿·微慈善”项目。
每到节假日,福田区一群身穿红马甲的小志愿者走上街头、进入社区,与爸爸妈妈一起义卖报纸、开展公益集市、探访困境家庭……用自己的行动传递公益善行。这是由深圳晚报社主办,深圳市安澜社工服务社承办的“有爱的孩子”亲子志愿服务项目。项目经过一年的开展,组织了二十余场充满互动性、趣味性及体验性的活动,百余个亲子家庭报名参与,收集了个困境人群的58小心愿,孩子们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不断成长。
“有爱的孩子”小小行动传递公益善行
2014年,由市文明办指导、深圳晚报社在学生志愿者团的基础上成立了一支亲子公益团队——“日行一善”亲子志愿者团,团队由深圳晚报社牵头,各区管理员、各分队队长进行组织管理,定期开展各类公益活动。目前,“日行一善”亲子志愿者团已发展成覆盖全市、拥有万余家庭成员的亲子志愿者团队。
在“日行一善”亲子志愿者团活动的基础上,为了探索更为紧密的亲子志愿活动模式,深圳晚报社以福田区亲子志愿者团天健小学分队为基础,推出了“有爱的孩子”亲子志愿服务项目。项目整合各类社会资源,辐射福中、新洲、景华三大社区,招募100个亲子家庭参与,通过学校、社区、企业、媒体共同参与,搭建参与亲子公益的平台,希望一年通过开展6场学习课程、6场善行集市、4场社区环保行、4场能力建设、2次爱心探访、完成50多个小心愿服务,向社会宣传公益服务理念,提升孩子的同理心、爱心与社会责任感,帮助他们养成善行习惯。项目推出便获得了2016年福田区第二期社会建设专项资金资助。深圳晚报亲子志愿者团福田分部邵雪雁也是此次“有爱的孩子”项目负责人之一,她表示,这次“有爱的孩子”项目有了明确的小目标,慢慢地可以看见孩子们身上的小变化,作为组织者也更有成就感了。
二十余场活动让孩子们锻炼自我
2017年的六一儿童节,一场义卖《深圳晚报》漫画报的活动拉开了项目的帷幕,“有爱的孩子”亲子志愿服务项目正式启动了。此后,在一年的时间里,社区环保行、善行集市、义卖报纸、公益课堂、爱心探访、“小心愿·微慈善”等丰富多彩的活动陆续开展。
2017年9月23日,项目的首次爱心集市在中心书城开展,孩子们拿出闲置物品,化身“小摊主”进行爱心义卖,从开始的腼腆害羞,到后面的信心十足,爱心集市让孩子们锻炼自我。活动结束后,孩子们将辛苦赚到的义卖款投入爱心捐款箱,捐赠给“小心愿·微慈善”项目。虽然不少孩子对公益的理解不深,但知道自己的小善举可以帮助他人,都格外卖力。
为了帮助更多困境人群实现小心愿,除了义卖筹款以外,孩子们还进入困境人群的家中,探访高龄老人、环卫工人、脑瘫儿童等,收集他们的小心愿,后期再帮助他们达成。探访不同的群体,孩子们用不同的方式去关怀被探访的人群,用才艺表演逗乐高龄老人,用爱心暖餐关爱环卫工人,用小礼物关怀脑瘫儿童……探访结束后,孩子们表示,下次还要来帮他们完成小心愿。
打造亲子公益“实践课堂”
孩子的成长与公益习惯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久的引导与陪伴。开展“有爱的孩子”亲子志愿服务项目,不仅让孩子身体力行帮助他人,也让家长参与,培养孩子参与公益、关爱他人的习惯,各类活动成为孩子们的公益“实践课堂”。
清理公园垃圾、认识自然界的植物、昆虫……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自然课堂备受孩子们欢迎。在自然课堂中,小朋友因好奇把小昆虫装进了瓶子里,想观察小昆虫的表现,老师和家长发现了,没有命令和责备,而是引导孩子换位思考昆虫的感受,让孩子主动放生昆虫。活动通过一次次温柔的引导培养孩子的公益行为习惯。
不少孩子通过参与过项目不断成长,一名小志愿者说道,“现在我会报名参加许多义工活动,因为可以帮助他人。”事实上,“有爱的孩子”亲子志愿服务项目每一类的公益活动都不轻松,甚至要孩子克服很多小困难,但正是在克服小困难过程中,孩子们收获了快乐与成长。(张梦莹 李桂英)
新闻推荐
坚持项目引进 搭建交流平台 第二届中国STEM教育发展大会在深举行
□本报记者邹晨璐通讯员颜慧敏继年初粤港澳大湾区STEM教育高峰论坛之后,6月30日-7月2日,第二届中国STEM教育发展大会在福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