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园街道拆除违法建筑。深圳晚报记者佟艳婷 摄
深圳晚报讯(记者 佟艳婷 实习生 庄美琴 通讯员 赵欢) 8月21日,轰隆隆……随着机器的轰鸣声响起,水畔紫云阁未经审批擅自加建的架空层正式开拆。拆除该处违建历时两年多,案卷资料足足四五厘米厚,福田区南园街道实施精细化管理,聚焦短板软肋,打造全流程依法办案“样板”,而且在建成区探索出了确保违法建筑“减存量,零增长”的成熟路径,成为基层拆违工作新常态。
架空层搭建多间房
消防、水电隐患多
水畔紫云阁位于滨河大道以南、皇岗路以东,临深圳河而踞。小区一楼、楼顶的一个个房间,原本是公共架空层,违法加建导致消防、水电布局不合理,随时危及公共安全。
2016年7月14日,南园街道执法队接到居民投诉,反映水畔紫云阁小区东南侧以及西北侧架空层涉嫌违法建设。随后该队向城建档案馆调取了该小区平面规划图,调取了小区《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同年8月25日,执法队对当事人开出《行政处罚告知书》,责令限期拆除违建。9月,当事人申请行政复议。第二年,也就是2017年3月28日,当事人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随后,经历一审、二审,最终法院判决相关执法部门做出的行政处罚合法有效。2018年5月4日,南园街道执法队启动强制执行程序。8月21日,依据有关规定,南园街道办事处组织对水畔紫云阁违法的建筑实施强制拆除,彻底消除安全隐患。
南园街道执法队队长陈向荣介绍,水畔紫云阁违建近年来备受关注。去年4月,经过行政复议、诉讼、催告等一系列法律程序,历时近4年,水畔紫云阁小区楼顶搭建房屋及小区南侧搭建的一栋两层楼房两处违法建筑被依法实施强制拆除。此次拆除的东南面、西北面架空层,不仅未取得相关合法审批手续,还被搭建分割成上下两层,供原物业管理人员使用,作为员工住房。其中东南面夹层总建筑面积163.90平方米,西北面夹层总建筑面积236.08平方米。
绷紧查违工作弦
实现违建“负增长”
此次行动,南园街道高度重视,水畔紫云阁拆除工作组现场办公。南园街道办事处党工委书记林志平作为组长指挥动员,详细查看周边环境,周密部署,确保拆违工作顺利进行。南园派出所、南园街道执法队、综治办、安监科、滨河社区工作站等部门一起,紧密配合,开展警戒、协调等工作。
林志平认真走访现场,逐一指出施工注意事项。他叮嘱施工单位,要做好居民沟通工作,文明施工。同时,违建拆除后,物业管理单位要利用好空间,切实为居民服务。鉴于该小区电单车较多,他多次强调,要严格管理杜绝电单车室内充电,违建拆除恢复原状后,要配备智能充电柜等消防设施,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他还查看了此前拆除的小区南侧违建后腾出的空地,如今已经通过民生微实事增设了健身器材,绿化小径也修葺一新,成为居民休闲好去处。他表示,“拆违不能一拆了之,要做好拆后修复等后续工作,确实维护广大人民利益”。
近年来,南园街道严格落实划分片区责任制以及办案人员负责制,定期组织召开研讨会,形成以专项治理与常态管理相结合的工作模式。首创利用高空远程监控开展查违工作,在辖区内选取制高点,安装高清监控点,对城中村及老旧住宅的楼顶进行实时监控,同时与日常路面在线巡查相结合以及区、街、站、股份公司签订查违共同目标责任书等措施,建立全方位查违监控体系;通过采取开展专项“飓风行动”、消除卫片图斑等措施,对辖区各类临时工棚、板房及伸缩雨棚进行全面拆除,确保违建“零增量”。
新闻推荐
晶报讯(记者柯季通讯员胡利潮陈默)8月21日,沙井街道共和社区党委组织社区“两委”班子成员、社区股份班子成员、居民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