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强南片区综合环境显著提升。
综合整治后的通天地通讯市场增设警务室。
作为亚洲最大的二手电子配件集散地,福田区华强南电子市场吸引着来自全球的供销商,每日行情对全球二手电子配件价格产生重大影响。
然而,近年来,华强南电子市场存在的手机销赃犯罪、安全隐患等日渐突出,严重制约了该片区的可持续发展。2017年7月,南园街道被市综治委实施挂牌整治。
根据区委区政府部署要求,该街道统筹组织公安、市监、安监、城管、执法、综治、出租屋综管及市场管理方等多方力量,对华强南片区20家电子通讯市场及周边区域开展全方位综合整治。
经过一年多的综合整治,共打掉手机类销赃窝点150个,查办制售假冒伪劣商品案件20宗,整改安全隐患6000余处;辖区“盗抢骗”销赃犯罪警情大幅下降,片区综合环境水平显著提升。
如今,华强南电子市场焕然一新,一个公平有序、安全稳定的电子市场重回市民身边,为福田“高质量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典范城区”注入强劲动力,也为全市综合整治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重拳出击
严厉打击“盗抢骗”手机犯罪
按照区委区政府的部署,结合华强南片区通讯市场实际,南园街道制定《华强南片区综合整治工作方案》,成立了由街道党工委书记挂帅,公安、市场监管、安监、城管、执法、综治等部门联动的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一场声势浩大的综合整治在华强南片区全面铺开。
“盗抢骗”手机犯罪是华强南通讯市场存在的“老大难”问题。南园街道敢于碰硬,重拳打击,严厉查处盗销犯罪和制假售假行为。截至目前,公安机关共打掉涉华强南片区电子市场销赃窝点150个。市场监管部门组织对2379家市场主体开展专项执法检查,共查办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案件20宗,没收假冒伪劣商品6万余件。
通过开展“半夜市场”专项打击行动,综合整治小组对市场周边常年形成的流动收售二手手机的摊贩进行清理,封堵“盗抢骗”手机通过散货途径进入市场的渠道,行动期间查处占道摆卖收购二手手机4宗,暂扣各类二手手机和平板产品211台,扣押涉嫌假冒伪劣手机配件6箱1181件。
整治行动还全面清理整顿手机维修业,对手机维修商户和从业人员进行重点纳管,实施手机维修业“三必六不”规定,清理、查封市场内存在“解码”“刷机”业务等涉嫌违法行为的维修商户213家,查封周边出租屋内从事手机维修的小作坊133间。
同时,加强市场周边物流业的管理,设立物流专管民警,每日对物流寄递网点进行轮流检查,严格落实物流寄递业“四个百分百”制度,即百分百实名、百分百开箱验视、百分百视频覆盖、百分百过X光机。
南园街道还加强管理,引导规范市场经营行为,二手手机入场登记、安全防范、联勤联动等各项制度规范逐步健全。该街道开发“二手手机市场入场手机信息采集及管理系统”,建立“二手手机入场登记制度”,通过接入公安机关涉赃手机数据库实时比对,从根本上堵住“盗抢骗”手机流入市场的通道;对发现商户将未贴标手机在市场销售的,一律按照《旧货流通管理办法》《广东省反销赃条例》等规定进行处理。该试点工作于2017年8月受到公安部检查组领导好评,中央电视台对此进行专题采访。
此外,南园街道还督促市场商户依法办理营业执照,落实一柜一照、一店一照,并亮照经营、公示从业人员信息制度,共疏导市场商户办照3131家,强化对市场经营行为的日常巡查,督导规范市场内的LED广告屏设置及商品标价行为。
“政府部门动真格,花大力气整治通讯市场,最受益的还是老百姓,现在明显感到华强南的市场秩序更加规范,维修手机时安全感提升了很多。”市民解先生感慨地说。
专项整治
综合环境水平全面升级
安全生产是第一生产力。华强南片区共有20家电子通讯市场,从业人员近万人,高峰人流量达10万余人,安全生产及消防安全整治工作被提上重要日程。
“市场内明亮了很多,空气也变好了!”在飞扬时代广场做了近10年手机配件生意的陈汉南表示,以前柜台比较拥挤,很多通道被堵住了,裸露在外的电线串来串去,既不安全也不美观,现在市场内各个通道通畅了,综合环境明显提升了。
据了解,南园街道对华强南片区所有通讯市场安全生产及消防安全隐患问题进行全面检查和整改,共发现、整改问题6000余处,拆除违规占道商户24家,查封、整改商户20家;对全部市场消防设施建设、疏散通道建设进行整改、规范,规范应急照明标识、配电房配电柜安全标识;为通讯市场购置300枚投弹型应急灭火器逃生瓶,进一步增强市场的应急处置能力。组织各通讯市场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开展消防安全知识培训及消防安全演练,参训人员累计超过1.2万人次;建立柜台互助消防联动组,在发生火情时牵头组织周边商户进行应急处置。
针对华强南电子通讯市场周边人流量大,电动自行车屡屡违反交通规则、拉客现象猖獗,自行车乱停乱放等问题,采取措施强化交通安全整治。聘请交通辅助管理人员强化路面执勤力量,在各重点路段、路口持续进行设点管控;将华发南路、爱华路列为严管路,进行交通严管和车辆限行。街道办联合交警、公安部门先后开展“禁摩限电”专项行动59次。组织社区义工及各共享单车公司联合行动,每天对通讯市场周边路段乱摆放的电动车及共享单车进行清理整治。
南园街道还将华强南片区环境提升纳入常态管理,规范沿街商铺形象,推进展示橱窗、销售柜台形象设计整体化、规范化;拆除沿街建筑物广告招牌154宗、电子显示屏35块、不规范广告标识88宗。强化市容秩序整治执法,加大对占道摆摊售卖和超门线经营等违法行为查处力度,整治超线经营3389宗、占道经营915宗、占道堆放2097宗;加强对各类经营主体的执法检查,查封无证经营餐厅1家,取缔无照经营主体3家。针对各通讯市场内部的安全生产、消防安全和治安隐患,以及周边出租屋安全隐患展开地毯式排查,全面清查梳理隐患点和管理漏洞,累计排查市场内隐患点6000余处。
建章立制
健全长效管理责任体系
作为华强南片区规模最大的通讯市场,通天地通讯市场目前共有2880个铺租位。借助华强南综合整治的契机,焕然一新的该市场迎来了转型发展的春天。
“整体环境提升了,人流量和成交量在逐步提升,商户们的信心也更足了。”总经理李玉鹏表示,政府部门对华强南的整治不是流于表面,而是通过科学谋划、精准部署,瞄准了该片区的长远发展,建立健全了长效管理体系,为华强南片区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
南园街道办和派出所联合制定《华强南片区通讯市场安全防范工作规范》,从制度上明确各物业管理单位和商户的市场安全防范主体责任,针对商户违规行为、“盗抢销”犯罪行为、市场安全防范建设缺失等处罚措施作出具体规定。同时,要求各通讯市场签订《华强南片区通讯市场安全责任书》,落实《通讯市场应急处突预案》。制定统一的各通讯市场《依法依规经营责任书》《安全生产、消防安全、治安、反恐、公共安全工作责任书》《维修店经营责任书》等范本,由通讯市场与市场内商户,以签订经营责任书、租赁合同和补充条款等方式,建立起内部约束机制,督促商户切实履行好主体责任。
同时,建立巡查防控和应急演练机制,督促各通讯市场设置治安保卫机构,按标准落实专职安保人员配置、安保装备配置,在重点区域设置巡查签到点,强化市场营业期间的内部安保巡查防控;组织各市场安保人员参加轮值轮训,并督导各市场定期组织对抗训练、模拟演练,提升队伍实战能力。
此外,加强市场监控、预警系统建设,完成华强南联勤指挥部控制系统建设,实现区域应急指挥一体化。要求片区各通讯市场完善监控、自动预警等技防系统建设,并设置专门的监控值班室,安排专人24小时值守,以实现对各市场的全覆盖无死角监控。
(谭力 苏少萍 吴亚金 文/图)
新闻推荐
返回深港科技创新特别合作区升华现有规划 将探索医疗养老等社会福利跨境转移
徐庆东/制图晶报讯(记者陈雯莉)河套地区的深港科技合作如何更进一步?9月26日下午,深圳市政协举行六届四十三次主席会议,围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