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下午,“关爱老人 健康养生——关爱老人月”公益主题活动在深圳市福田区福利中心举办。
秋意渐浓,在季节变换之际,养生保健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尤为重要。为弘扬中华民族敬老养老的传统美德,10月18日下午,由深圳市宣传文化事业发展专项资金资助,深圳市文明办、关爱办、深圳报业集团主办,深圳晚报社、深圳市爱心与共幸福促进中心承办的“关爱老人 健康养生——关爱老人月”公益主题活动在深圳市福田区福利中心举办。活动邀请到著名中医专家陈尚书给老人们分享秋季养生知识,为各位老人送去温暖和关爱。
1
关注老年人秋季健康, 防病于未然
世界卫生组织曾指出:“人类并不是死于疾病,而是死于无知。”不知应该如何防范疾病的发生,也不知如何保养身体延长自己的寿命,对身体状况的无知往往引发无形的焦虑和担忧,从而更进一步地影响身体状况。著名中医专家陈尚书表示,关注老年人健康,首先要对自身的身体情况有一个清楚的了解,做到防患于未然。
那秋季老人该如何保健?俗语说“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进入秋季,气候较干燥,容易伤肺,因此秋天养阴,就是要养肺,要多喝水,饮食清淡。
秋季特别容易引起呼吸道疾病,比如咳嗽、支气管炎、哮喘、急性/慢性咽喉炎、支气管扩张等,这时候要注意养肺,对于免疫力低下的老年人更应该注意。例如,重阳节吃重阳糕的时候要注意,重阳糕黏性大、油腻,属于高脂肪、高蛋白食物,要少吃,而且不能空腹吃。
陈尚书特别提到,铁皮石斛等药材及食材是养阴佳品。“我们很多人都知道,石斛可以煲汤、泡茶,可以润肺养阴,咳嗽的时候也可以泡一点石斛茶。另外还有百合、莲子、银耳、马蹄等食品,都是利于养阴的食品。”陈教授讲解得仔细,老人们听得也很认真。
2
增强老人们的被关爱感、幸福感和获得感
现场参加活动的40多位老人平均年龄超过了84岁,其中很多老人受到各种慢性疾病的长期困扰,因此听得很认真、很专注,有的老人还拿出准备好的笔记本认真记录。由于是午休过后的时间,不少爷爷奶奶都是陆续到达会场参加活动,导致现场有些嘈杂,早到的王奶奶在现场自发维持秩序,对讲小话的老人,敲桌子示意他们不要讲话。现场的义工和工作人员,也全程在场为老人们做好服务,让他们在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内,既能舒适地安心听课,又确保各位老人不至于因为坐的时间过长而影响到身体健康。
88岁的陈奶奶虽然高龄,但身体硬朗,耳聪目明。她告诉记者:“我平时常常会翻看深圳晚报,特别高兴参加这次由深圳晚报主办的活动。这次的活动主题也很应景,陈教授讲授的很多秋季养生的保健知识都很实用,希望以后能多一些这样的关爱老人活动,让我们在福利院生活得开心幸福。”
福利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老年人最怕的就是孤独,此次活动增强了老人们的被关爱感、幸福感和获得感,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活动。
3
让老人们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养老是一个综合体系和复杂工程,需求多样化、投入多样化、要素多样化,需要政府、社会、家庭的共同努力。根据深圳市民政局起草的《深圳经济特区养老服务条例(送审稿)》文件显示,截至2017年底,深圳全市户籍老年人为28.87万人,占户籍总人口的6.6%;如果按照常住人口统计,则大约有90万老年人,再加上内地来深投靠子女和“候鸟”型老年人,实际上深圳有超过120万老年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户籍人口将不断增加,早期来深圳特区创业的“拓荒牛”成批退休、随迁老人也持续增多,深圳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值得高度重视。
据福田区福利中心行政院长徐疆南介绍:“该福利中心目前有127位老人入住,平均年龄84岁,入住的老人们素质都比较高且多才多艺。”福利中心最高寿的奶奶今年已经92岁了,精神矍铄的她在福利中心已经待了9年多,这9年间,她见证着福利中心的变化,也积极乐观地安享她的老年生活,当问到有什么养生秘诀时,她笑呵呵地说:“早睡早起,锻炼身体。”
福田区福利中心为辖区老人提供了颐养天年的理想场所。据了解,今年8月,该中心经过一系列改造升级,建成420张床位,启动养老服务新模式。与以往不同的是,作为公办性质的福利中心本次升级改造,大胆探索企业改造运营一体化的PPP试点模式,引进了万科独创的“3110”居家养老服务,提供24小时秘书服务。同时改造原有厨房设施设备,构建万科4D厨房管理模型,引入营养和个性化膳食服务理念。此外,引入万颐学院的“乐龄学堂”,开设个性化与多样化的长者课堂,实现长者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陈尚书认为本次活动很有意义,“关爱老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应该发扬,这次活动也响应了关爱全民健康的主题精神。”讲座持续1个小时左右,在场的老人们认真聆听陈尚书讲解如何进行有效的秋季养生保健,活动结束后,有不少老人留下与陈尚书进行互动。
(李丹 吴晓琪)
新闻推荐
10月12日,由中国外文局旗下中国图书贸易公司出版的中英文对照版《华强北40年影像记忆》一书在德国法兰克福书展首发。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