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会人员在福田区智慧城市指挥中心观摩智慧应急指挥系统应用。
福田体育公园室外应急避难场所设施完备。
四级联通应急指挥体系,在社区值班室与市、区总值班室实现实时连线。
应急处突工作,是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与社会稳定的重要防线,福田区委区政府一直高度重视。今年,福田区积极贯彻落实深圳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总体方案要求,并运用科技创新与大数据“智慧”,创新打造了“智慧应急”的福田样板。为进一步加强全市基层应急工作、促进各级应急管理能力提升,11月22日下午,深圳市应急办在福田智慧城市指挥中心召开全市基层应急工作现场会,参观了位于福田体育公园的室外应急避难场所、莲花街道率先探索建设的社区应急值班室,并观摩该街道举行的漏电火灾事故演练等。
市应急办党组书记、主任杨峰,福田区委常委、两办主任张悦华等出席会议并讲话。市民政局、市消防救援支队业务分管领导,市应急办有关处室负责人,各区应急办分管领导、科室负责人,福田区有关部门分管领导、各街道应急工作分管领导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市应急办副主任徐开军主持。
晶报记者 商笑野 刘宇斌
通讯员 李海朋 吴圣文/文、图
资源整合、信息互通
“智慧应急”推动工作新突破
当查知线路异常高温发热便可发出预警,引导有关力量提前处置;写字楼突发火灾,应急救援工作在市、区、街道、社区四级间实时联动联通……参会人员首先在福田智慧城市指挥中心观看智慧福田专题片,并听取福田区智慧应急指挥系统建设情况介绍。据了解,福田区基于“一中心五平台百系统”的新型智慧城区架构,在全市率先开发打造智慧应急指挥系统,并探索形成了“市-区-街道-社区”四级联动的应急指挥体系,将防灾减灾触角延伸到城市公共安全的神经末梢。同时,通过整合物业保安、网格员、安全员等力量,强化了全区基层应急救援能力并营造了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
为实现预警在先、提前处置的“负一秒”风险防控能力,智慧应急指挥系统充分适应平战工作需要,综合利用人流热力图、物联感知、视频监控等信息数据资源,保障指挥决策科学化。该系统还与OA系统、市应急资源系统、市气象局网站等互联互通,可获取多方位信息数据支持,促进了数据共享实时化。此外,通过多场景指令预设、多渠道指挥调度等功能,该系统有效实现了全区应急指挥的高效化及指挥流程的规范化。
“福田区应急工作亮点诸多,在提升基层应急工作效能上发挥了突出作用。”讲话中徐开军表示,福田区智慧应急建设整合好,作用大,可推广。
四级联通、贴近居民
社区应急值班室功能凸显
随后,与会人员前往福田体育公园参观一处中心级室外应急避难场所。该场所配备了应急供电、应急照明、应急供水、应急排污、应急厕所、应急广播等设施设备,一应满足应急避难时的各类需求,设施管理维护到位,随时可用。据介绍,目前福田区已建成39个室外应急避难场所,其中中心级场所15个、结合现有学校建设的紧急避难场所24个。此外尚有5个在建,建成后此类场所将达到44个,比市里下达的计划数量超额完成120%。
紧接着,与会人员来到莲花街道,在紫荆社区应急值班室现场观摩了“市-区-街道-社区”四级联通的智慧应急指挥系统和电气预警系统的操作演示。据介绍,莲花街道积极探索智慧化社区应急服务,主动对接“智慧福田”建设,在市、区应急部门大力支持下,在全市率先建设社区智慧微中心,并已在紫荆、福新等6个社区高标准配置应急值班室,落实24小时专人值班制度。记者采访了解到,紫荆社区值班室可通过公安“天网”监控社区公共安全秩序情况,利用物联网感知系统作为“侦察兵”及时监控线路老化、烟感异常、电器发热等隐患。此外,莲花街道还通过运用应急app、社区应急指挥群、融合通讯平台等,将网格员、安全员、消防民警、物业单位、应急分队等队伍纳入应急调度指挥,最大限度延伸了社区应急值班室的信息触角。
在莲花街道办会议室内,与会人员还视频观摩了紫荆社区漏电火灾事故演练,观看了社区应急工作宣传片《再靠近一点》。
勇担使命、扎根基层
福田应急工作获充分肯定
“建设智慧福田,归根结底要落地在基层、落实在基层,并且使之在应急管理工作上充分发挥效用。”现场会上张悦华表示,要高度重视、常抓不懈,把应急工作放在最前面,加强人员力量和设备配置;要上下联动,形成合力,很有必要成立社区智慧微中心并与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融合;要智慧应急,平战结合,给应急工作插上科技的翅膀。
“工作理念新、工作力度大、工作措施实、工作成效好。”福田区在基层应急管理工作方面的积极探索和实践成果,得到了杨峰的高度肯定,“福田区不仅将应急工作成果带到了最贴近老百姓的地方,还将市委市政府"用制度管安全、用技术防风险"的要求落到实处,赢得了人民群众的认可。”
使命呼唤担当,实践开创未来。杨峰指出,各区各有关部门要清醒认识全市基层应急管理工作面临的重大机遇和严峻挑战,探索符合深圳实际的应急管理体制,构建匹配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应急管理体系;要学习好、借鉴好福田区的经验做法,各区间要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共同推动全市应急管理工作不断创新发展、提升全市应急管理工作的整体水平。
最后,杨峰进一步提出,要紧扣城市安全风险特点,千方百计做好风险防控工作;要深入研究规律,大力做好应急管理规范化建设;要顺应机构改革大势,确保应急管理机构改革顺利推进。
链接
福田应急工作2018大数据
●今年选取10个社区及景龙小学、全海小区开展基层防震减灾示范创建活动,目前已全部完成应急物资装备验收。已有10个社区被认定为“省级地震安全示范社区”,其中6个社区荣获“国家地震安全示范社区”称号。辖内有12所学校荣获“深圳市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称号。
●今年建设了39个室外应急避难场所,灾时可为15.8万~22.91万人提供庇护。
●截至今年10月底,已竣工人防工程项目450个、人防医疗救护工程6个,总建筑面积约138.344万平方米,基本满足防空方案规定的留城人口使用需求。
●完成《防空方案》和《地震应急预案》;为20个社区、12所学校量身定制地震应急预案,建立了防震减灾工作机制。
●目前已完成15场进学校、进社区的安全宣导活动,受益人数达到4万余人次。
新闻推荐
深圳特区报讯(记者赵新明)昨日,历时4个月的福田区第四届全民健身节在福田区体育公园落下帷幕。据悉,本届健身节自8月开幕来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