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探索文化建设发展机制创新上,坪山做了许多尝试。图为坪山文化聚落。朱洪波刘锦城摄
让居民享受坪山发展的果实,用改革让居民有更多的“获得感”。
今年,坪山出台《坪山区2018年改革计划》,围绕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党的建设和纪律检查等领域,重点推出创新坪山高新区体制机制改革等19个改革项目,聚焦体制机制创新、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程质量标准建设等关键问题,汇总自选改革项目牵头单位的自选改革项目30项,力求形成具有创新性、示范性的改革效应。
不仅于此,坪山还出台了改革专项小组联络员工作制度,联络员基本由牵头单位副处级以上领导承担,落实好其作为改革宣传员、策划员、协调员、督导员的作用,确保各改革项目精准落地。
从政府的办事效率提升,到社会发展的创新机制,再到居民的“获得感”提升,坪山加快改革的步伐。
撰文:刘婷婷
A构建智慧信用监管体系坪山首次荣膺“中国法治政府奖”
10月28日,第五届“中国法治政府奖”终评评审暨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坪山区委政法委(司法局)申报的“构建公共信用信息应用新机制助推法治政府和诚信坪山建设”项目在85个项目中脱颖而出,获得“中国法治政府奖”。
这也是坪山区首次荣膺“中国法治政府奖”。坪山区通过几年探索,已经构建起以智慧信用监管体系为核心的服务监管、服务公众、服务决策的全方位深度用信体系。
构建公共信用信息应用新机制助推法治政府和诚信坪山建设坪山,坪山区自2014年以来,按照“以用促建,以建推用”的原则,积极探索公共信用信息在多领域的落地。
坪山按照“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公共信用平台的建设,建立了坪山区信用信息库、坪山信用网、信用信息管理系统及信用数据接口,并获国家信用中心授权对接关联企业查询接口,联合中国人民银行、银联钱包共同签署“诚信坪山”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合作框架协议,积极统筹推进信用体系建设。
坪山还对国家37个联合奖惩备忘录进行了梳理,结合坪山的信息化基础和实际业务需要,形成了《深圳市坪山区公共信用信息应用事项清单》,清单共制定了行政审批、招投标、分类评级、录用晋升等15个应用类别,共计154项具体应用。
当前,在政务领域应用方面,坪山的信用制度体系进一步助力了法治政府建设。坪山信用网目前已归集、入库2017年、2018年上半年执法处罚数据涉及单位16家,累计2802条。
在商务领域应用方面,通过联合奖惩措施的应用,坪山商事主体的合规度和守信度大大提升,有效地提高了坪山商事主体及其交易对象的交易效率,降低了交易成本。其中,在商事主体年报工作,年报率创2013年商事登记改革后新高。截至2018年6月底,全区应年报企业20036户,已年报16469户,年报率82.2%,比去年同期提高3.38%。
B推进科技创新扎根发展构建区域创新生态体系
11月18日,第二十届高交会圆满收官,坪山区以“东部核心领创未来”为主题,携手辖区17家高新技术企业,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高科技行业进行参展。
其中,坪山区获得本届高交会组委会颁发的优秀组织奖和优秀展示奖,坪山区参展企业展出的行者机器人、云迹机器人、芯片化动物精子质量分析仪、男性精子质量分析仪等高科技产品荣获优秀产品奖。
2018年上半年,坪山高新技术产业产值447.69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的66.2%,新认定科技型中小微企业279家,新申报高新技术企业264家。
推进科技创新的进一步扎根和发展,是坪山成为行政区后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当前,坪山结合区域位置、产业基础、生态环境等因素,加快全链条创新体系的发展,以构建区域创新生态体系。
围绕产业链创新链完善政策链,坪山对三大主导产业各环节、各阶段实施精准扶持。
2017年,坪山出台“科技创新20条”及其配套政策,搭建坪山科技创新政策的总纲领,2018年又先后出台《坪山区新型研发机构遴选和资助办法》《坪山区加快推进孵化器建设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健全坪山特色科技创新政策体系。
2017年,坪山发放专项资金2.15亿元,比2016年增长2.94倍,同时促进科技与金融融合,设立远致富海、仙瞳基金、合创基金等4只科技产业基金,基金资本总规模20亿元,已投资项目48个,落户坪山13个,投资金额累计16亿元。
不仅于此,坪山还主动引导产业空间向主导新兴产业配置。当前,坪山正在加速推进总面积约50万平方米的生物加速器二期等关键创新载体建设。同时编制出台《深圳市坪山区社区厂房改造升级指导意见》,指导各街道加快释放产业空间,预计2018年年底可释放56.46万平方米。
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围绕坪山区产业发展导向设置专业、开展研究活动,位于坪山的深圳技术大学(筹),已经围绕坪山主导产业开设特色专业课程,推动了中德智能制造学院、新材料与新能源学院、健康与环境工程学院等成立。另外,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已确定在坪山建设的国际技术转化中心,将为坪山的生物医药产业加快发展增添新的动力。
鼓励校企合作共建科研平台,坪山还推动了深圳市盛波尔生命科学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与深圳技术大学(筹)合作,打造深圳第一家校企合办的癌症早期筛查研究中心。
C聚焦平台机制创新推动优质文体资源快速集聚
11月19日,历经近3个月全国公开遴选,坪山图书馆馆长人选揭晓,中国当代著名哲学家、作家、学者周国平正式出任坪山图书馆馆长。
对于担任坪山图书馆首任馆长,周国平用“意外、惊喜”来形容自己的感受。谈到此番来到深圳坪山图书馆做馆长的初衷,他表示,深圳人对待阅读的热情感染了他。
“我对深圳是非常喜欢的,每次到深圳做读书活动,读者都非常热情,超过任何一个城市。深圳有爱书、喜欢读书的风气,读书的基础很好,地气很足。坪山是深圳年轻的城区,充满了很多未知的可能性,可以描绘阅读、图书最美的图画。”周国平说。
这是坪山区推进“两馆”法人治理结构改革,以建设新图书馆、美术馆为契机,探索建立“政事分开、管办分离,岗位聘任、弹性薪酬”的法人治理结构新格局的一个成果。
近年来,在探索文化建设发展机制创新上,坪山做了许多尝试。
突出对民间传统文化、文物活化利用、城市公共艺术创作及收藏等具有坪山发展特色的扶持重点,当前,坪山每年落实最高达5000万元的扶持保障资金,引导社会力量和各方优质资源集聚。
用怎样的创新推进坪山文化建设?坪山率先成立了高端化、国际化、专业化的坪山文化智库,聘请包括国务院参事在内的34名文化领域专家、学者作为顾问及专家委员。在文艺创作、文化设计、创新创意、文化运营等方面“借脑”“借力”,成功召开多次智库会议和专题咨询会,形成常态机制,高端引领文化事业实现跨越发展。
破解文物保护和活化利用难题,坪山还推广了“历史建筑利用+基层文化服务”模式,已完成了南中学堂和大万世居的活化修缮利用。
在丰富居民的文化活动中,坪山实施了“坪山文化菜单”定制配送。通过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方式,打通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将老百姓认可和喜欢的高品质文化活动直接送到家门口,满足群众对优质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
新闻推荐
本报讯(深圳侨报记者任翠翠通讯员苏社荣)昨日,坪山区六联小学传来喜讯,该校学生在刚结束的2018三圈霸道杯·第二十三届“驾驭...